20231023|骑行路上听到的一本书|星期一

20231023|骑行路上听到的一本书|星期一

🤔️ 骑行路上听到的一本书

在上班路上打开了许久没有光顾的app《十点读书》,听了今天的推荐书籍《我的母亲》作者老舍

在听书的过程中曾多次被书中内容打动,泪水湿了眼眶,可能因为路上擦泪不方便,便忍住了落泪。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点小事就会感慨许久。

周末了想去老舍故居看看,趁着还在北京,多转一转

📖听书分享(摘抄)

1929年,老舍终于学成归国,回国后不久,他先后到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很少有机会回北京探望母亲。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老舍又跟随学校来到了大西南。战火纷飞,母子二人相隔大半个中国,母亲如何想念自己的儿子,老舍完全想象得到,只是老舍回不去。

每次收到家里的来信,老舍都十分害怕会得到什么不好的消息,他在《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

“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1941年到1942年整整一年间,老舍在家信中都找不到关于母亲的只言片语,这使老舍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他知道如果母亲去世了,家里人念他在外流亡,会不忍心告诉他。虽然老舍已经有了预感,却始终不敢在信中问到这件事。

直到1942年八月中旬,老舍写信回家给母亲祝寿,并叮嘱家人一定要在回信中写明母亲过寿的细节,使他不再疑虑。

12月26日这天,老舍从文化大会上回来,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信。老舍不敢拆开这封信,他忙碌了一整天,想要麻醉自己,却还是放心不下。

临睡前,老舍终于拆开了信,却得知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成了老舍心中永远的痛,老舍早年出国,回国后又为抗日救亡运动四处奔波,无暇回家侍奉老母亲。为此,老舍一直心怀愧疚,而在母亲去世一年后才得知噩耗,使他的愧疚和悔恨之情达到了顶峰。

母亲带着遗憾而去,留给儿子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自责,这复杂的心情又岂是言语所能表达?

在《我的母亲》的结尾,老舍只能以“心痛”二字结束全文:“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本文由 mdnice 多平台发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