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打的过程当中,胳膊的力量并不重要。
胳膊的力量只是在调整你拳的微调角度,你别打偏了。
胳膊的发力真的不太起作用。
重要的是胯和后背背阔肌发力。
拳头在初学和后面高级的时候,拳法握法就不一样。
初学的时候拳头在接触面的时候,应该是握紧的。为了避免戳手、戳手腕,建议小臂以下,保持紧张。
当你高级以后,你自然就会不太紧张了。一开始为了安全,保持紧张。
然后用胯和后背发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理解。
可以做这样一个训练。平时走路的方法,左右手前后大幅度摆动。
比如UFC里嘴炮喜欢走路这样走,和平时的训练有关系。这样走能够训练你的手,胳膊不发力,靠后背发力。
走路的时候,是靠后背把手甩起来的。
注意两脚朝前,用你的胯带动你的上背,随着这个结构,目的就是很简单,你自己放慢这个速度,然后保持上臂的放松。
整个胳膊的放松,来体会你力量是从胯能传导到手上的。
如果你能找到这个感觉的话,你很快就能学会很重的拳。
如果找不到的话,你可能需要练很壮,拳还是不够重,因为速度不够快。
注意扭胯的时候不要左右扭。也不要向前探身走,也不要向后仰身走。就需要保持垂直。
让你的手臂感觉到重量在下面。
然后这个动作你感觉很好做,可能两分钟就学会了。
做完了之后,你需要在一个点,这个点定住,突然定住。
定住的过程注意肩胛骨是发力的。手是发力的,胳膊不要发力。胯收紧。
也就是,胯、背阔肌、手发力,三个点发力,其他点不需要发力。
全发力就是错的,结构和姿势就不对了。
所以你感觉到的是胯向前传重的力量。
然后你就可以把这个动作向前,抬高,当抬高的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难度增加。
因为姿势和正常走路相比不自然了。
所以这样做就是初学入门的时候,拳的打法。
其他武道流派,比如说松涛馆流或其他的空手道流派,包括传统武术,包括我们现在学跆拳道,后手都是在腰间的。
我们这个流派,手在腋下,刚柔流和其他流派最大的一个区别。
从腋下打拳,从腋下收回来。
是为什么,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流派当时的发源地,它是在冲绳,冲绳的农民渔民经常练这个东西,他平常在什么地方练。
是在船上练,有很大的起伏的话会不好做,因为船上不稳定,所以这个流派很少有跳跃穿越这种动作。
当然现在空手道比赛发展之后,每个流派都有这些动作。
在当时传统的角度来说,比较忌讳跳起来,因为你在船上跳起来,你落地肯定不是落在船上,而是船容易翻。
所以我们会比较保持身体稳定,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脚上的站立方法。把手放在腰间,脚是与肩同宽会有些角度向外,而要是手放在腋下,脚的方向是朝前的。
当作刚才训练的时候,第一是走路。第二是走的过程中,定。
第三个是手抬起来。就是你觉得很困难的话,你可以先做单手。单手向前,收回来。
放松,用胯的劲和后背的劲,向前把手抖起来。
新入门的人练拳的基本训练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你更快的掌握你打拳的速度和打击效果。
这个其实是很重要的。那么很多受现代搏击影响,很多人喜欢把这个劲往上使,对于你拳头来说没什么太大好处,而且相当浪费体力。
只有运动员他经常天天训练,他才会在这方面不受影响,正常人有业余工作,上学的话,没有每天都八小时积极参加训练,学习训练知识,做各种理疗保护等的话,很难的。
那样的效果会很慢,但用上面的方法会很快。
演示一下这种出拳方法和普通出拳方法有什么不同。
注意训练时要打真人的话,不要打胸部、隔膜等地方,万一打成功了,可能会打得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打腹肌的话,一般不会有问题。所以普通人打法,就是正常出拳,速度慢,没什么效果,手会比较疼。
走路的方法,会造成相对比较强的效果。真人试的话,走路的方法要疼的多。
就是在你的内脏还有你的附近造成很疼的效果。
你要练武术或防身的话,不是要一拳把他打飞了,而是出拳一点,点完以后,他会觉得很疼,才有效果。
这个不是一个出拳的方法,而是你发力的感觉。
出拳不是推他,而是飞到他身上以后,把我的拳头像个铁球一样扔进去,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