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透低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健全业务系统、应用、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效率,驱动业务发展,促进业绩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和许多新技术一样,低代码(Low-code)开发被推上了“风口”。

一、低代码的定义与发展

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抽象和最小化手工编码的方式,为开发和部署定制化应用提速。作为最低标准,低代码平台必须具备低代码能力(如模型驱动、可编程的可视化开发方式等),能用于开发包含有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工作流和数据服务的完整应用程序。
2014年,Forrester提出了低代码的概念。低代码是一种软件开发技术,衍生于软件开发的高级语言,让使用者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以更少的编码,更快速地构建和交付应用软件,全方位降低软件的开发、配置、部署和培训的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低代码开发平台通常由4部分构成:

  1. 可视化设计器:具备可视化定义UI,工作流和数据模型的设计器,且在必要时可以支持手写代码。
  2. 服务器程序:承载可视化设计器构建的应用,供最终用户通过多终端访问,具体形式如私有化部署的服务程序、运行在云端的容器或服务等。
  3. 各种后端或服务的连接器:能够自动处理数据结构,存储和检索。有些低代码开发平台将其集成到了可视化设计器中。
  4.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器:用于测试、暂存、构建、调试、部署和维护应用程序的自动化工具。

二、低代码的特点

  1. 不能仅用于或主要应用构建特定行业的应用,不能仅限于在依赖其他解决方案或平台上运行。
  2. 需要能提供给IT技术人员使用,不能只给平民开发者使用。
  3. 全生命周期:覆盖应用和相关资源的开发、版本管理、测试、部署、执行、管制、监控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4. 内建数据存储:内建数据存储机制,不能依赖其他的数据库等存储服务。
  5. 数据与逻辑设计:支持用来设计数据结构和应用逻辑。
  6. 完整的界面设计:支持创建完整的应用界面,不能仅支持创建表单或管理界面。
  7. 第三方集成:支持引入第三方API或事件驱动机制。
  8. 自动运维:提供自动化的应用升级和版本管理机制。
  9. 多环境部署:支持针对多环境的一键部署,包括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验证环境和生产环境。
  10. 社区共享:提供可供访问的应用市场,用来共享组件、模块、连接器和模板。

三、低代码的技术路线

1、行业观点

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厂商专注于核心应用场景,采用模型驱动架构,支持混合云环境。厂商以降低开发者服务为目标设计产品功能,并赢得了开发者的信任。面向业务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厂商简化了开发工作,让用户通过数据表单和可定制的工作流完成开发。厂商尝试挖掘平民开发者带来的增量,将其产品宣传为无代码/零代码。
表单驱动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拖拽构建数据表方式展开业务分析设计。适合人事行政、资料归档、OA审批、客户管理等简单任务,对完全零基础的销售、管理人员友好,可以做到完全去IDE化,像搭积木一样按流程构建程序逻辑,更贴近无代码开发。模型驱动对软件所涉及到的功能进行建模,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核心,承载各种开发工具和复杂逻辑,并将其可视化,辅以少量代码。适合作为开发者技术中台核心,快速按照企业需求产出一整套系统。模型驱动与表单驱动面向不同人群与不同任务,二者并无优劣之分。

2、低代码的技术路线

  1. 将数据与业务逻辑合一的表单驱动低代码,衍生于ERP、OA中广泛使用的可配置化技术,使用体验类似于成品软件的实施;
  2. 数据与逻辑完全分离、各自独立的模型驱动低代码,是可视化开发技术发展的产物,体验上承袭了传统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国际主流研究机构将两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分开调研,Gartner将模型驱动视为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基础要求;Forrester将表单驱动的低代码平台视作“面向业务开发者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与模型驱动的“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进行了区分。

四、低代码开发者有哪些

低代码技术显著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技术门槛,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软件开发中,进一步扩大软件开发者的规模,加速信息化建设。都有谁适合使用低代码技术开发软件?

从事低代码开发人员可以分成两类:服务于企业IT部门或软件的公司的IT技术人员(包含但不限于程序员、项目经理、实施顾问等);以及来自业务部门,本职工作与IT无关但参与到软件开发中的业务开发者。

低代码赋能IT技术人员

这里的IT技术人员是与“业务开发者”相对的概念,包含但不限于程序员,特指在企业或信息化提供商中,本职工作为企业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人员。IT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部门和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如外包开发、系统集成等)的软件公司中,典型岗位有项目经理、架构师、程序员、测试人员、实施和运维人员、DevOps等。

整体而言,IT技术人员具备以下特征:

  • 具备技能:通常具有计算机相关的教育背景,或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一定的IT技能(如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配置管理、系统管理等)
  • 考核指标:能否保质保量地满足本单位或客户的信息化需求是核心指标
  • 学习意愿:需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跟随团队和企业技术决策,及时更新技术能力

五、低代码赋能业务人员

在低代码技术被命名之前,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们就提出了“业务开发者/平民开发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与专业开发者对应,专指那些向业务部门汇报但开发能力来辅助业务发展的员工。这些人和向IT部门报告的专业开发者不同,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业务发展,软件开发只是一个辅助性工作,通常不会有相关的考核指标,得到的资源也较为有限。在传统的编码开发时代,业务开发者较为少见,有能力从事辅助性软件开发的业务人员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师、软件公司的程序员(程序员的主要工作是开发软件产品或对外交付软件项目,而不是辅助性的软件工具)等具备编程能力的人群。而低代码技术的出现,让更多的业务人员可以成为业务开发者,比如构建订单管理应用的销售主管、人事档案系统的HR、库存盘点APP的库管人员等。

整体而言,业务开发者具备以下特征:

  • 具备技能:通常没有计算机相关的教育背景,部分掌握Excel等办公软件的常用功能
  • 考核指标:能否完成业务目标是核心指标,通常不包含信息化建设相关内容
  • 学习意愿:不得不参与软件开发,通常没有主动学习IT相关技术的动力和投入

六、低代码对业务开发者的价值

与帮助IT技术人员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不同,低代码对于大多数业务开发者而言,是解决了“能不能开发软件”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业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场景,快速构建起对应的软件应用,减少了与IT部门协调确认的沟通成本,在IT部门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尽快扫清信息化死角。
业务开发者构建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类,除数据报表应用的业务逻辑复杂度较高而且通常需要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对业务开发者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要求外,其他应用场景相对简单,更适合业务开发者使用低代码构建。

七、低代码的应用价值

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显著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开发者可以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更简单、更快速地构建个性化应用,打造数字化平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八、低代码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资本的介入,中国的低代码产业于2019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近百家低代码厂商推出了不同类型的低代码平台产品,形成了4大商业模式,3种渠道模型。不论是企业信息化部门还是软件公司都能从中找到与自身诉求和状况相匹配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九、《低代码开发实战——基于低代码平台构建企业级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国内低代码领军者葡萄城公司专业技术团队力作。

涵盖16个大知识点,100多分钟视频讲解,赠送低代码企业级开发平台。

低代码开发平台是不写或者只写极少量代码即可实现业务功能的软件平台,可以助力企业快速完成数字化转型。

本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数据库设计、UI设计、业务逻辑处理、报表、权限等技术。本书共8章,以当下使用者*多的企业级低代码产品活字格为例,内容包括概述、数据库设计、客户端页面设计实战、服务端逻辑设计实战、报表设计实战、配置权限、编码扩展与系统集成实战、低代码应用的部署。

上一篇:Java学习路线总结,搬砖工逆袭Java架构师

下一篇:Java基础教程系列

  • 61
    点赞
  • 15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44
    评论
### 回答1: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是一种瞬时放电现象,通常是由人体或设备上积累的静电电荷引起的。一般来说,ESD会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或误操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避免ESD。 在设计中,ESD保护应该开始于PCB的物理设计。一个好的物理设计将使ESD泄放的能量尽可能地均匀地分散到整个电路板上。这种物理设计包括有效的接地,涂覆和排列PCB层。同时,这也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的电缆结构、机箱接地和隔离等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耐ESD能力。 此外,在设计电路时,还需要考虑到ESD保护措施。主要的保护措施包括使用可靠的ESD保护器件,如TVS器件、瞬变压抑器和热释电器件,以保护线路免受ESD的影响。此外,在设计输入、输出和供电接口时,还应该采用合适的线路过滤器和电容器,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ESD耐受性。 最后,测试是ESD保护设计的重要环节。ESD测试可以验证保护设计的有效性,并排除措施上的缺陷。通常,测试人员会使用标准ESD模拟器来模拟真实的ESD事件。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对设备进行预处理,如去静电和适当的人体模拟。此外,还应该制定合适的检验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总之,ESD保护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为了实现可靠的ESD保护,这需要考虑物理设计和电路设计,以及有效的测试工具。最后,只有将所有这些因素合理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ESD保护设计。 ### 回答2: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指的是在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或者靠近时,电荷之间发生放电的现象。这种放电可以对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造成损害,从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ESD的原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空气中的放电、直接接触和电感耦合。在实际应用中,ESD对硅芯片、存储器、晶体管等电子元件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这些元件的特性和结构容易受到ESD的影响。 为了防止ESD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的损坏,需要在设计中采用一些专门的技术,比如在元器件和电路板上增加ESD保护电路、在设备外壳上增加处理工艺等。对于集成电路芯片而言,可以采用对基底和指的进行控制,以及在芯片电路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元器件和适当布局等。 总之,ESD保护是电子元器件和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来减缓和防止ESD对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 回答3: ESD全程为静电放电,是由于静电在两者之间产生的高电压放电引起的电感和电容的相互作用。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由于设备的电路越来越小,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人们不得不在设计中考虑如何避免或降低这种静电干扰。本文将从ESD的原理出发,简要介绍如何在电路设计中考虑防止ESD干扰。 ESD的产生是由于静电的积累导致的高电压放电,因此防止ESD干扰的基本原则是减小静电的积累。在电路设计中,静电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干扰:一是直接放电干扰,即静电直接放电到电路中,导致电路损坏;二是间接放电干扰,即静电放电到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位,导致电磁场干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小这些干扰。 1.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元器件的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抗ESD干扰的元器件,如采用ESD保护二极管等,能够减小ESD对电路的影响。 2. 优化电路结构:在电路设计中,要优化电路结构,减少电路间的交叉干扰,避免电路产生高电位差,这样能够减少静电的积累和ESD的辐射。 3. 采用ESD保护电路:在设计电路时,引入一些ESD保护电路,能够有效地减小ESD对电路的影响。例如采用Zener二极管、TVS二极管等保护电路。 在总体设计中,需要综合以上措施,采用一些适合的方案来消除ESD对电路的干扰。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对电路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在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中,ESD防护的问题只会越来越重要,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评论 4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哪 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