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专栏
作者:Edison_G
期待已久的检测经典又来来了一波强袭——yolov5。其实yolov5没有完整的文件,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把yolov4弄清楚,在目标检测领域中受益匪浅,可以在某些场景得到较高的提升。今天我们还是给大家分享yolov4,下一期我们将实践得将yolov5部署到苹果手机或者在终端通过摄像头实时检测!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知识回顾:Yolo 系列详细干货分析
一、技术回顾
有大量的特征被认为可以提高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精度。需要在大型数据集上对这些特征的组合进行实际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理论验证。某些功能只对某些模型进行操作,某些问题只对某些模型进行操作,或只对小规模数据集进行操作;而某些功能(如批处理规范化和剩余连接)则适用于大多数模型、任务和数据集。本文假设这些通用特征包括加权剩余连接(WRC)、跨阶段部分连接(CSP)、跨小批量规范化(CmBN)、自对抗训练(SAT)和Mish激活。本文使用了新功能:WRC、CSP、CmBN、SAT、误激活、马赛克数据增强、CmBN、DropBlock正则化和CIoU丢失,并将其中一些功能结合起来,以达到以下效果:43.5%的AP(65.7%的AP50)用于MS COCO数据集,在Tesla V100上以65 FPS的实时速度。
二、创新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