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级提示工程技巧的重要性
随着大模型技术在2024年的快速发展,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技术学科。高级提示工程技巧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大模型输出的质量,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模型行为,实现更复杂的任务。本文将系统地介绍18种先进的提示工程技巧,帮助读者掌握与大模型更有效的交互方式。
本文介绍的9种技巧的应用场景
核心提示技巧详解
1. Zero-shot Prompting
Zero-shot Prompting是最基础的提示技巧,它不需要给出具体示例就能让模型完成任务。这种技巧依赖模型的基础能力,通过清晰的指令来引导模型输出。
应用示例:文本分类场景
简单指令方式:
这段话的情感是积极还是消极:"今天真是糟糕的一天,什么都不顺心。"
Zero-shot提示方式:
请分析以下文本的情感倾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的形容词
2. 整体语气
3. 具体描述的事件
然后给出情感分类结果(积极/消极)
文本:"今天真是糟糕的一天,什么都不顺心。"
技巧总结:
Zero-shot Prompting的优势在于使用简单直接,不需要准备示例。但相比Few-shot Prompting,其准确性可能较低。这种技巧最适合用于简单、明确的任务,或者当我们无法提供合适的示例时。
2. Few-shot Prompting
Few-shot Prompting通过提供少量示例来指导模型理解任务需求,帮助模型更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需要特定格式输出或需要遵循特定模式的场景。
应用示例:自定义格式的文本生成
简单指令方式:
把"头疼、发烧、咳嗽"这些症状转换成医疗报告格式
Few-shot提示方式:
请按照以下格式转换医疗症状:
示例1:
症状:恶心、呕吐
报告:
1. 主诉:患者出现消化道不适
2. 症状描述:
- 恶心感持续存在
- 伴有呕吐现象
3. 建议:需进一步检查
示例2:
症状:胸闷、气短
报告:
1. 主诉:患者出现呼吸系统不适
2. 症状描述:
- 胸部压迫感
- 呼吸短促现象
3. 建议:建议心肺功能检查
现在请转换以下症状:
症状:头疼、发烧、咳嗽
技巧总结:
Few-shot Prompting比Zero-shot更容易获得符合预期的输出,特别适合需要特定格式或风格的任务。但它需要精心设计示例,示例质量直接影响输出效果。与Zero-shot相比,它的提示词更长,但准确性更高。
3. 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Chain-of-Thought (CoT) Prompting是一种引导模型展示推理过程的技术,通过让模型一步步思考,提高复杂问题的解决准确性。
应用示例:数学应用题解答
简单指令方式:
一个商店有350个苹果,第一天卖出40%,第二天卖出剩余的30%,还剩多少个苹果?
CoT提示方式:
让我们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
请按照以下步骤思考并解答这道题:
1. 首先计算第一天卖出的数量
2. 然后计算第一天结束后剩余的数量
3. 接着计算第二天卖出的数量
4. 最后计算最终剩余的数量
问题:一个商店有350个苹果,第一天卖出40%,第二天卖出剩余的30%,还剩多少个苹果?
技巧总结:
Chain-of-Thought Prompting特别适合解决需要多步推理的复杂问题。与直接提问相比,它能显著提高准确性,并且让解答过程更容易理解和验证。这种技巧可以与Few-shot结合使用,通过展示带有推理过程的示例来进一步提高效果。
4. Meta Prompting
Meta Prompting是一种高级技巧,它通过让模型首先生成并优化提示词,然后再用优化后的提示词来完成实际任务,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
应用示例:文章写作
简单指令方式:
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文章。
Meta提示方式:
让我们分两个阶段完成这个任务:
第一阶段:提示词优化
请为这个写作任务生成一个优化的提示词模板,考虑:
1. 文章结构要求
2. 内容深度要求
3. 论证方式要求
4. 语言风格要求
5. 目标读者定位
第二阶段:根据优化后的提示词完成写作
使用第一阶段生成的提示词模板来写作文章。
主题: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优化后的提示词示例:
请撰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深度分析文章,要求:
1. 结构安排:
- 开篇:提出问题,说明影响的双面性
- 主体:分别论述积极和消极影响
- 结尾: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展望和建议
2. 内容要点:
- 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
- 新兴就业机会分析
- 技能需求转变趋势
- 具体案例支持
3. 写作要求:
- 使用数据和研究支持论点
- 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 面向普通读者的专业表达
- 提供实用的应对建议
请按照以上要求完成文章。
技巧总结:
Meta Prompting的优势在于:
-
提高输出质量:通过优化提示词提升最终输出的质量
-
更好的任务理解:帮助模型更全面地理解任务需求
-
结构化输出:产生更有条理和层次的内容
-
可迭代优化:提示词可以根据初步结果继续优化
这种技巧特别适合:
-
复杂的写作任务
-
需要精确控制输出的场景
-
需要多个维度考虑的分析工作
-
要求高质量输出的专业内容生成
Meta Prompting虽然前期需要更多工作来设计和优化提示词,但能显著提高最终输出的质量,适合需要高质量输出的重要任务。
5. Self-Consistency Prompting
Self-Consistency技巧通过多次生成答案并比较一致性,提高输出的可靠性。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需要高准确度的任务。
应用示例:数学问题求解
简单指令方式:
求解方程:2x² + 5x - 12 = 0
Self-Consistency提示方式:
请使用不同方法求解这个方程,并验证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1:因式分解法
方法2:求根公式法
方法3:配方法
每种方法都需要:
1. 详细的解题步骤
2. 最终结果
3. 结果验证
方程:2x² + 5x - 12 = 0
最后比较三种方法的结果,确认答案的一致性。
技巧总结:
Self-Consistency Prompting通过多角度验证提高结果可靠性,特别适合数学计算、逻辑推理等需要高准确度的任务。
6. Generate Knowledge Prompting
Generate Knowledge Prompting是一种让模型首先生成相关知识,然后基于这些知识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技巧。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输出的准确性和深度。
应用示例:专业文章写作
简单指令方式:
写一篇关于量子计算的文章
Generate Knowledge提示方式:
任务:写一篇关于量子计算的文章。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列出量子计算的关键知识点:
- 量子比特的基本概念
- 量子叠加原理
- 量子纠缠现象
- 主要的量子计算算法
- 当前的技术挑战
2. 对于每个知识点,生成具体的细节和解释。
3. 基于以上生成的知识,撰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
请现在开始执行这个过程。
技巧总结:
Generate Knowledge Prompting通过先生成知识再组织内容的方式,能够产生更有深度和准确性的输出。与直接写作相比,这种方法能够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但需要注意控制生成知识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7. Prompt Chaining
Prompt Chaining是一种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然后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提示来逐步完成的技巧。
应用示例:文章翻译和总结
简单指令方式:
将这篇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并写出要点总结
Prompt Chaining提示方式:
让我们将任务分解为以下步骤:
步骤1 - 初步翻译:
请将文章逐段翻译成中文,注意保持专业术语的准确性。
步骤2 - 翻译优化:
检查上述翻译结果,确保语言通顺,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步骤3 - 要点提取:
从优化后的中文译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点。
步骤4 - 总结生成:
基于提取的要点,生成结构化的内容总结。
请现在从步骤1开始,完成整个流程。
技巧总结:
Prompt Chaining适合处理需要多个步骤的复杂任务。与单一提示相比,它能够提供更好的质量控制和更精细的输出调整。这种技巧可以与其他技巧(如CoT)结合使用,但需要注意控制每个步骤的输出质量。
8. Tree of Thoughts
Tree of Thoughts是Chain-of-Thought的进阶版本,它通过构建思维树,探索多个可能的解决路径,从而找到最优解。
应用示例:复杂问题解决
简单指令方式:
设计一个新的社交媒体功能来提高用户参与度
Tree of Thoughts提示方式:
让我们用树状思维方式来设计这个功能:
1. 确定主要目标(探索多个方向):
A. 提高用户互动
B. 增加内容创作
C. 强化社交连接
2. 对每个目标,展开可能的解决方案:
A. 提高用户互动
- 游戏化元素
- 互动式投票
- 实时反馈机制
B. 增加内容创作
- 创作工具优化
- 激励机制
- 协作功能
C. 强化社交连接
- 兴趣匹配
- 群组活动
- 社交挑战
3. 评估每个分支的可行性和影响:
[请为每个方案进行分析]
4. 选择最优路径并详细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技巧总结:
Tree of Thoughts比普通的Chain-of-Thought提供了更系统的思维框架,特别适合处理开放性问题和创意任务。它能够帮助探索多个解决方案,但需要更多的提示空间和处理时间。
9. 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 (RAG)
RAG是一种将外部知识检索与语言生成相结合的技巧,能够显著提升模型回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用示例:专业问题解答
简单指令方式:
解释2024年最新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RAG提示方式:
让我们基于以下步骤来分析AI发展趋势:
1. 知识检索:
请检索以下领域的最新进展:
- 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
- AI基础设施的变革
- AI应用场景的扩展
- AI监管政策的更新
2. 数据整合:
将检索到的信息按时间顺序和重要性组织。
3. 趋势分析:
基于整合的数据,分析:
- 技术发展方向
- 市场需求变化
- 行业痛点
- 解决方案演进
4. 报告生成:
综合以上分析,生成完整的趋势报告。
技巧总结:
RAG技巧通过结合外部知识,能够生成更准确、更新、更全面的内容。与纯生成式方法相比,它能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支持。但需要注意知识检索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本篇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9种基础且重要的提示工程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基础提示技巧(Zero-shot、Few-shot):适合简单直接的任务
-
推理增强技巧(Chain-of-Thought、Tree of Thoughts):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知识增强技巧(Generate Knowledge、RAG):提升输出的准确性和深度
-
任务优化技巧(Meta Prompting、Prompt Chaining):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
可靠性提升技巧(Self-Consistency):确保输出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更多高级的提示工程技巧,包括自动化提示工程、多模态提示等创新方法。这些技巧将帮助你在更专业和复杂的场景中更好地应用大模型。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保证100%免费】🆓
CSDN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CSDN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
对于0基础小白入门:
如果你是零基础小白,想快速入门大模型是可以考虑的。
一方面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内容更全面更集中。
二方面是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规划好学习计划和方向。
👉1.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
要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作为新手一定要先学习成长路线图,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I大模型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2.AGI大模型配套视频👈
很多朋友都不喜欢晦涩的文字,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视频教程,每个章节都是当前板块的精华浓缩。
👉3.大模型实际应用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4.大模型落地应用案例PPT👈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做,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5.大模型经典学习电子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6.大模型面试题&答案👈
截至目前大模型已经超过200个,在大模型纵横的时代,不仅大模型技术越来越卷,就连大模型相关的岗位和面试也开始越来越卷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上车大模型算法赛道,我总结了大模型常考的面试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
CSDN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CSDN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