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我是谁,我在哪,我(被)干了啥?

近日,某APP由于再次利用大数据“杀熟”被公众讨伐,“明明三千多的票,点进去就变成六千多,最后变成一万多。”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曾被APP大数据杀熟过,并建议把截图保留下来,诉诸法律。那么什么是大数据“杀熟”,它是如何产生的,在数据流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加工、计算?有什么防范的方法和工具吗?

什么是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指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费偏好、点击频率、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将相同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利润的行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数据“杀熟”行为愈演愈烈,甚至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为遏制此类乱象的发展与蔓延,2020年8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经统计,大数据“杀熟”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网购平台、在线旅游、网约车类移动客户端或网站用户,那么在这些“重灾区”,它是如何体现的呢?

大数据“杀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