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内核

微内核(英语:Microkernel,μ-kernel),又称为微核心,是一种内核的设计架构,由一群尽可能将数量最小化的软件程序组成,它们负责提供、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机制与功能。这些最基础的机制,包括了底层地址空间管理,线程管理,与行程间通信(IPC)。

微核心的设计理念,是将系统服务的实现,与系统的基本操作规则区分开来。它实现的方式,是将核心功能模块化,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行程,各自运行,这些行程被称为服务(service)。所有的服务行程,都运行在不同的地址空间。只有需要绝对特权的行程,才能在具特权的运行模式下运行,其余的行程则在用户空间运行。

这样的设计,使内核中最核心的功能,设计上变的更简单。需要特权的行程,只有基本的线程管理,内存管理和进程通信等,这个部分,由一个简单的硬件抽象层与关键的系统调用组成。其余的服务行程,则移至用户空间。

让服务各自独立,可以减少系统之间的耦合度,易于实现与调试,也可增进可移植性。它可以避免单一组件失效,而造成整个系统崩溃,内核只需要重启这个组件,不致于影响其他服务器的功能,使系统稳定度增加。同时,操作系统也可以视需要,抽换或新增某些服务行程,使功能更有弹性。

因为所有服务行程都各自在不同地址空间运行,因此在微核心架构下,不能像宏内核一样直接进行函数调用。在微核心架构下,要创建一个行程间通信机制,通过消息传递的机制来让服务行程间相互交换消息,调用彼此的服务,以及完成同步。采用主从式架构,使得它在分布式系统中有特别的优势,因为远程系统与本地行程间,可以采用同一套行程间通信机制。

但是因为行程间通信耗费的资源与时间,比简单的函数调用还多;通常又会涉及到核心空间到用户空间的环境切换(context switch)。这使得消息传递有延迟,以及传输量(throughput)受限的问题,因此微核心可能出现性能不佳的问题。

就代码数量来看,一般来说,因为功能简化,微核心使用的代码比集成式核心更少,其源代码通常小于10,000行。例如,minix 3的源代码少于6,000行。更少的代码,也代表更少的潜藏程序bug。

  • 10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aoxin96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