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波动识别算法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2019-09-23  糖儿p7tz6...  转自 挑燈看劍r7w...

修改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张若雪

金融市场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大部分时间市场波动都是正常的,但有一些波动,源于突然发生的外部冲击或者未被预期的其它因素,从而表现出不同于正常模式的异常状态。这些异常波动,有一部分市场可以很快消化,另一部分则可能引发正反馈放大效应,单靠市场无形之手难以自拔,实体经济也将为此付出重大代价。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都发生过类似情况。及时识别出异常波动,将其与正常波动区分开来,以在必要时迅速做出政策反应,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一步,在这方面机器学习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货币市场质押式回购交易为研究对象,利用IF(Isolation Forest)和LOD(Local OutlierFactor)两种算法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我们不主观地设定“正常”、“异常”的标准,而是由计算机按照算法,从历史数据中“学习”潜在的规律,判断什么是异常的波动。这样做优点主要有:一是大幅降低判断的主观性,由算法自动拟合潜在的决策函数,发现潜在的数据模式;二是适合处理大数据和多维数据,面对此类问题人脑受制于有限的记忆,以及难以理解多维空间;三是时效性强,随着时间的发展,数据分布很可能发生改变,判断标准也应随之调整,算法能够及时识别数据模式变化。

一、异常值识别的无监督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按照训练数据有无目标值,可以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是适用于没有目标值的训练数据的算法,目的是从训练集中学习“潜在”的决策函数,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潜在的规律性。用于识别异常值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One-Class SVM,Elliptic Envelope,Isolation Forest,Local Outlier Factor。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p维空间中有n个点,已知它们服从同一分布,如果现在观测到一个新的点,那么新的观测值与这n个点是来源于同一分布吗?针对此类问题,Schölkopf et al.(2001)提出了One-Class SVM算法,其思路是:对来源于同一分布的初始观测值,在p维空间中“画出”其“紧边界”(Close Frontier),如果新的点落在“紧边界”的子空间中,就认为新的观测值与初始值来自于同一分布,否则认为新的观测值是异常值。可以看出,这个算法的关键前提是训练集必须是“纯净的”,不能含有异常值,否则计算结果将是有偏的。

当训练集不纯净,或者不能确定训练集是否纯净时,一个常用方法是对训练集中正常值的分布做出合理假设,比如假设正常值服从高斯分布,从这个假设出发,一般可以确定正常值在p维空间中的分布“区域”,离这个“区域”比较远的观测值,即认为是异常值,这就是Elliptic Envelope算法的基本思路(Rousseeuw and Van Driessen, 1999)。具体来说,首先计算每一个观测值的鲁棒协方差,以确定一个“椭圆”区域,并忽略区域以外的点;然后假设“椭圆”区域内部的观测值服从高斯分布,计算区域内部所有点的位置及其鲁棒协方差,据此得到马氏距离并算出“孤立度”标准。Elliptic Envelope只适合正常值为“单峰”分布的情形,对“双峰”或“多峰”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差。

针对训练集不纯净的情形,Liu et al.(2008)根据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的基本思想,提出了Isolation Forest算法。IF算法首先随机选择训练集的一个特征,然后在这个特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随机选择分叉值,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将一个样本分离出来。上述递归分离过程能以“决策树”的形式表示,分离一个样本所需分叉的次数,即为从根节点到末节点的路径长度,对随机森林所有决策树的路径长度进行平均,就能得到正常值的决策函数。对异常值,根据决策函数计算的路径会短于正常值,因此,如果一个样本的路径偏短,那么就认为这个样本是异常值。IF算法适用性好,能够有效处理“双峰”和“多峰”问题。

另一个适用性比较好的异常值识别算法是Local Outlier Factor(Breunig and Sander, 2000)。LOF算法通过计算每一个观测值的“局部异常因子”,来衡量其异常程度。局部异常因子是给定观测值对其近邻值的“局部密度偏差”(Local Density Deviation),局部密度显著低于近邻的样本即为异常值。在计算时,一个观测值的局部异常因子,等于其k最近邻(K-NearestNeighbors)的平均局部密度与它的局部密度的比值:正常值的局部密度与其k最近邻均值接近,而异常值的局部密度会明显低于其k最近邻均值。局部密度是根据观测值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来的。LOF算法适用性最好,即使异常值来源于不同分布,也能有效进行处理。

二、算法选择和学习结果

质押式回购是银行间市场的主要交易。这一部分以质押式回购交易为例,使用LOF和IF两种算法,识别市场异常波动及其潜在规律。

(一)数据描述和算法选择

采用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日度数据,时间跨度从2004年7月13日至2018年7月9日,共3499个观测值;每个观测值包含三个维度:时间、加权平均利率和成交额。图1为加权平均利率(Rate)和成交额(Volume)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利率单位是百分数,成交额单位是亿元。从图1可以看出,观测期内加权平均利率和成交额均表现出非平稳性,也就是说,数据分布(包括正常值和异常值)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选择比较“安全”的LOF和IF算法训练机器学习模型。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图1: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成交额(日度)

(二)学习过程和识别结果

在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之前,还要把数据集切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算法从训练集中“学习”潜在的决策函数,用于测试集以观察“学习”效果。这里以2004年7月13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观测值为训练集,以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9日的观测值为测试集。

  1. LOF算法的学习结果



     

LOF算法中需要设定的参数是K最近邻的个数n,一般取默认值n=20,如果异常值比例过高(超过10%),也可以把K最近邻的个数向上调整。我们将K最近邻个数设为默认值,以下为学习结果:

训练集有3121个观测值,即2004年7月13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3121个交易日,LOF算法识别出异常波动交易日313天,占比10.02%。测试集有378个观测值,即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9日的378个交易日,LOF算法识别出异常波动交易日38天(表1),占比10.05%。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现在分析LOF算法自动识别出的异常波动是不是合理。我们把2018年年初至7月9日的19个异常值列出来(表2),其中异常值标识为-1。可以看出,异常交易日要么表现为成交额大幅变化(如1月2日),要么利率大幅变化(如4月25日),要么成交额和利率均大幅变化(如7月2日)。其次,从时间上看,异常交易日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月初月末、假期前后。特别是2月份和4月份的异常值相对集中,2月15日至21日是春节放假,4月5日-7日是清明节放假,4月29日是劳动节放假。这些特点与我们的经验观察相符,LOF算法对异常波动的判断合乎逻辑。此外,我们还发现,异常交易日倾向于连续出现,有一定的趋势性或者说是“惯性”。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结合LOF算法对正常波动的判断,进一步分析其合理性。这里以2018年4月份的15个正常波动交易日为例(表3)。可以发现,LOF算法自动识别出的正常交易日,成交额以及利率的波动幅度普遍较小,与异常波动对比差异比较明显。需要注意的是4月19日,这是一个算法标识为正常波动的交易日,与异常波动的4月25日相比,利率变化幅度相同,而成交额变化幅度更大。这就产生一个疑问:要么对4月19日的判断有误,要么对4月25日的判断有误?其实这是由LOF算法的特点决定的,在下文中可以看到,采用不同的算法学习结果会有差异,如IF算法将4月19日和4月25日均归为异常波动。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根据LOF算法学习结果,还能发现异常值的其它一些运行规律(图2)。第一, 2008年到2016年,异常波动出现的次数呈下降趋势,2011年(36个)、2013年(21个)有所上升,2016年仅录得14个异常值;此后异常波动有所增加,2017年出现19个异常波动交易日,2018年上半年就有19个异常波动交易日。第二,异常值出现的频率与货币政策松紧存在负相关关系,货币政策放松的阶段异常值出现的次数明显下降,比如2009年、2013年、2015年;2017年以来去杠杆、强监管的大背景下,异常波动交易日明显增加,但仍低于2013年之前。第三,异常波动交易日大部分出现在上半年,尤其集中在2月份和4月份。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图2:LOF算法识别出的异常值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2. IF算法的学习结果

IF算法需要设定决策树的数量n,以及训练每棵决策树所需的样本数量b。这里设定n=200、b=200,以下为学习结果:

IF算法从3121个观测值中识别出异常波动交易日313天,占比10.02%;测试集中378个观测值,IF算法识别出异常波动交易日39天,占比10.32%。就识别出的异常值的个数看,IF算法与LOF算法高度一致。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现在分析IF算法的判断是否合理,并与LOF算法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我们把2018年年初至7月9日的异常值列出来(表5),IF算法识别出19个异常波动交易日,数量与LOF算法相等。异常波动交易日成交额或利率的变化幅度普遍较大,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趋势性,这些特点与LOF一致。在IF算法识别出的异常值中,有14个与LOF相同,占大部分;有5个交易日IF算法认为是异常的,而LOF算法认为是正常的,用灰色底纹突出显示。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分析IF算法与LOF算法判断不一致的结果,可以看出两种算法的差异。IF算法随机选取特征以及特征阀值,从根节点到末节点“垂直”递归分类,它对不同维度给予相同权重。而LOF算法通过计算多维空间中的局部密度进行分类,对于方差较大的维度,它赋予更多的权重。本文研究的例子中,成交额变动幅度更大,因此LOF算法更“重视”成交额,而IF算法对成交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一视同仁。此外,IF算法的学习结果显示,异常值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LOF算法一致(图3)。

张若雪:自动识别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机器学习的一个应用

图3:IF算法识别出的异常值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三、结论

利用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摒除主观标准,让计算机通过“学习”历史数据,获取对数据潜在模式的“认知”,以识别货币市场异常波动,得到的结果相当合理。算法自动识别出的异常波动有以下特点:成交额或利率的变化普遍较大(LOF算法更偏重成交额的变化,IF算法平等对待成交额和利率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趋势性;与货币环境的松紧存在负相关关系。那么,就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而言,应该以哪一种算法的结果为准呢?这也可以用机器学习的思路解决,比如借助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的理念,把LOF和IF分别作为独立的学习模块,组装进一个集成学习器,最终判断以集成学习器的结果为准。

金融领域不断产生着海量数据,机器学习特别适合处理大数据和高维数据,用无监督算法自动识别货币市场异常波动,只是它在金融市场的一个初步应用。我们碰到的金融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类:分类和预测。本文研究的就是一个分类问题:把正常波动归为一类,剩下的就是异常波动;而预测出未来的异常波动,更是市场以及监管各方汲汲以求的梦想。目前,机器学习在分类方面的算法相对成熟,应用非常广泛,预测由于更困难提升空间更大,但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思路。如果将机器学习算法和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集合起来,很可能大大提高预测准确度。

  • 0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