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低功耗应用开发的供电优化设计

Arduino 开发产品非常的方便迅速。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低功耗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根据笔者经验,在Arduino 低功耗开发中,能耗控制方便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 开发板选型:

        尽量选择mini 型的产品,也就是没有带串口上传芯片的。比如CC_PRO_MINI 开发板。这样免去了外围串口电路,功耗更低。另外还根据需要尽量选择主频低的产品。比如1M或者8M的产品。CC的1M产品静态工作电流甚至低至0.8mA,休眠电流低至0.3uA,是低功耗应用的首选。

  2、 外围传感器模块选型:

       尽量选择静态功耗低的产品,比如测量温度用的18B20功耗就很低,而且还可测量完毕就休眠。如果需要间歇性工作的模块,如无线发射模块,最好能进行休眠控制,空闲进入休眠状态省电。比如泽耀的433M串口模块就非常不错。

 3、 电池供电系统设计:

      供电系统设计是开发的难点。光伏板+锂电池供电是首选。
     首先要计算好完整电路的平均功耗。比如测得平均功耗大约为3mA,那么考虑到最长连续7天阴天的情况,电池应该配备3*24*7=504mAH的聚合物锂电池。体积允许的情况下,直接用个14500的1100mAH的3.7V锂电池加保护板就更好了。
     而光伏板配备则应按当地有效光照时间1天充满电来计算,如成都有效光照时间为平均每天4小时,则504/4=126,考虑到电路损耗和冗余,按实际安装位置的最强光照短路电流计算,需配备200-500mA左右的光伏板比较合适。光伏板电压最好选择6-12V之间的,个人比较喜欢用2块150*125尺寸300mA10V的光伏电池片并联,室外在早晚和阴天都能充电。
      方案一:适用于室外光照充分,光伏板面积较大的情况。充电模块直接用CCNL_M就可以了。这个专门为太阳能做的优化。模块本身的静态功耗极低。个人比较喜欢把其上的K1短接,这样充电效率更高。锂电池的输出电压范围通常在2.5V-4.2V,CCNL_M K1短接后,相当于启用了供电路径优化,当电池充满后,锂电池保护板会将电池输入输出关闭,这时候CCNL_M会输出5V给后端供电,电池处于休眠待机状态,这样做可用极大延长电池寿命。后端最好增加个自动升降压的稳压模块,建议使用超低静态功耗的 “CC_PW_UP2自动升降压微功耗双输出电源模块”,它在2-5V输入电压范围内,能同时实现5V和3.3V两路稳压输出,输出电流高达300mA, 且静态功耗低至7uA。此方案也存在一个缺点:实际应用中,如果光伏板面积受限,且只能安装于室内,因为没有设置迟滞电路设计,会导致在电池电量耗尽,电池保护板输出关闭时,光伏发的电又无法满足PW_UP2模块启动电流导致电路无法充电也无法工作的死区效应出现,这时候光伏输出会被拉到极低电压,既无法对后端供电也无法进行充电。


      方案二:把CCNL_M 和CC_PW_UP2两个模块拿掉,换成CC_NL_SP 模块即可。SP模块内部都带迟滞电路功能,当电池电放干后,模块控制光伏只给电池充电,待电池电压升高到一定数值后才启动输出。从而彻底避免了死区效应的出现。


          **如采用2800mAH的3.7V 18650锂电池,1M主频的开发板(功耗3.3V0.8mA),不计后端传感器功耗的情况下,充满后理论工作时间为达2800小时,近100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ihaMIM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