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长江详细全面介绍
- 长江详细全面介绍
- **一、基本概况**
- **二、地理特征**
- **三、流经区域与主要城市**
- **四、主要支流与水系**
- **五、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
- **六、文化与历史**
- **七、数据对比与意义**
- 长江途径地方的代表性图片
- 总结
长江详细全面介绍
长江详细全面介绍
一、基本概况
- 地位: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18.8%,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 发源地与终点: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在上海市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 流经区域: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 水文特征:年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占中国河流总径流量35%),汛期(6-9月)径流量占全年70%以上,中下游航运价值极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二、地理特征
-
分段与区域:
- 上游:河源至湖北宜昌,长4510千米,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多峡谷(如虎跳峡、三峡),落差达5360米,占全江总落差98.9%。
- 中游:宜昌至江西湖口,长940千米,流经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河道蜿蜒曲折(如荆江“九曲回肠”),湖泊星罗棋布(洞庭湖、鄱阳湖)。
- 下游:湖口至入海口,长850千米,流经长江三角洲,河道宽阔平缓,支流较少,形成河网密布的冲积平原。
-
地形与气候:
- 跨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 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上游高寒区冬季积雪深厚。
-
分界范围:
- 北以秦岭、大别山与黄河流域为界;
- 南以南岭与珠江流域为界;
- 东抵东海,西至青藏高原。
三、流经区域与主要城市
-
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自西向东):
- 青海省(玉树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四川省(宜宾、泸州)、云南省(丽江、昭通)、重庆市(主城区)、湖北省(宜昌、武汉)、湖南省(岳阳)、江西省(九江)、安徽省(安庆、芜湖)、江苏省(南京、苏州)、上海市。
-
沿线主要城市(按省份列举):
- 青海:玉树(长江源区)、玛多(黄河与长江分水岭);
- 四川:宜宾(长江起点)、泸州(酒城);
- 重庆:朝天门(两江交汇)、万州(三峡库区);
- 湖北:宜昌(三峡枢纽)、武汉(黄鹤楼、东湖);
- 湖南:岳阳(岳阳楼、洞庭湖);
- 江西:九江(庐山、鄱阳湖);
- 安徽:安庆(天柱山)、芜湖(方特乐园);
- 江苏:南京(中山陵、秦淮河)、苏州(园林、太湖);
- 上海:外滩、浦东(长江入海口)。
四、主要支流与水系
- 北岸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长江最长支流,1577千米);
- 南岸支流:乌江、湘江、沅江、赣江(长江流域面积最大支流,8.35万平方千米);
- 重要湖泊: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巢湖、太湖。
五、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
-
重大工程:
- 三峡水利枢纽:世界最大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兼具防洪、发电、航运功能。2025年一季度累计发电148亿千瓦时,过闸货运量突破22亿吨。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至华北,2025年累计调水超6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0多座城市。
- 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年发电量180亿千瓦时。
-
生态保护:
- 水土流失治理:长江上游实施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年入江泥沙量从16亿吨降至6.4亿吨(2023年数据)。
- 湿地保护: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地。
- 水质提升:2023年长江干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94.1%,较2019年提升11.2%。
六、文化与历史
- 文明摇篮:孕育了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楚文化等,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均为历史名城。
- 历史遗迹:
- 自然景观: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虎跳峡(云南丽江)、张家界(湖南)。
- 人文景观:都江堰(四川)、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苏州园林(江苏)。
- 文学意象: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赤壁赋》、毛泽东“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七、数据对比与意义
- 长度:世界第三(尼罗河6650千米,亚马逊河6400千米)。
- 流域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18.8%,养活全国35%的人口,贡献全国40%的GDP。
- 生态价值:长江流域有371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5种,鱼类424种(含特有种183种)。
长江途径地方的代表性图片
-
长江三峡(重庆/湖北):
- 图片描述:瞿塘峡“夔门天下雄”、巫峡“十二峰”、西陵峡“三峡人家”,展现长江峡谷的险峻与秀丽。
- 推荐搜索:长江三峡高清图片。
-
武汉黄鹤楼(湖北武汉):
- 图片描述:“天下江山第一楼”,唐代诗人崔颢、李白在此留下名篇,夜景与长江灯光相映。
- 推荐搜索:黄鹤楼与长江全景。
-
都江堰(四川成都):
- 图片描述:世界文化遗产,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的无坝引水工程,岷江分流与宝瓶口奇观。
- 推荐搜索:都江堰水利工程图片。
-
上海外滩(上海):
- 图片描述:陆家嘴摩天大楼与黄浦江夜景,体现长江入海口的现代都市风貌。
- 推荐搜索:上海外滩与长江图片。
总结
长江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其流经的广袤区域承载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历史传承的多重使命。通过水利工程与生态治理,长江正从“黄金水道”向“生态廊道”转变,成为连接中国东西部的绿色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