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介质性能对比

表格汇总了机械硬盘(HDD)、SATA SSD、SAS SSD 和 NVMe SSD 在典型配置性能

以下表格汇总了机械硬盘(HDD)、SATA SSD、SAS SSD 和 NVMe SSD 在典型配置下的平均随机访问延迟、4 KB 随机 IOPS 及顺序吞吐量对比:

表格中数值来源于公开文献与测试报告,实际表现会因具体型号、厂商、接口(如 PCIe 版本、SAS 通道速率)及测试条件有所差异。

存储类型平均随机访问延迟随机 4 KB IOPS顺序吞吐量(读/写)
HDD (7 200 RPM)≈ 4.17 ms (维基百科)≈ 72 IOPS (Reddit)200 MB/s 左右 (Louwrentius)
SATA SSD (AHCI)≈ 100 µs (Pure Storage)97 000 (读) / 32 000 (写) (Atlantic.Net)≈ 500 MB/s (tekie.com)
SAS SSD (12 Gb/s)100–200 µs (Massed Compute)200 000–400 000 (Informa TechTarget)≈ 1.2 GB/s (Informa TechTarget)
NVMe SSD (PCIe)20–50 µs (Massed Compute)500 000+ (读/写) (Enterprise Storage Forum)3.5 GB/s (PCIe 3.0×4)
7 GB/s (PCIe 4.0×4) (Enterprise Storage Forum)
  • HDD:以 7 200 RPM 机械盘为例,平均旋转延迟约 4.17 ms,4 KB 随机 IOPS 约 72 次/秒,顺序吞吐量在 200 MB/s 左右 (维基百科, Louwrentius)。
  • SATA SSD:由于采用 AHCI 协议,延迟约 100 µs,随机读写 IOPS 分别可达 97 000 与 32 000,顺序读写约 500 MB/s (Pure Storage, Atlantic.Net, tekie.com)。
  • SAS SSD:在 12 Gb/s 通道下,延迟落在 100–200 µs 区间,随机 IOPS 200 000–400 000,顺序吞吐约 1.2 GB/s (Massed Compute, Informa TechTarget)。
  • NVMe SSD:通过 PCIe 多通道与并行队列,延迟仅 20–50 µs,随机 IOPS 可破 500 000,顺序吞吐在 PCIe 3.0×4 下约 3.5 GB/s,PCIe 4.0×4 下可达 7 GB/s 以上 (Massed Compute, Enterprise Storage Forum)。

存储介质性能对比

概览

不同存储介质在延迟(Latency)、每秒I/O 操作数(IOPS)和吞吐量(Throughput)方面差异显著。传统机械硬盘(HDD)的随机访问延迟通常在2–12 ms 之间,IOPS 仅几十至数百级别,吞吐量约200 MB/s;而 SATA SSD 的随机访问延迟通常在100 µs 以上,可提供约4 KB 随机读写 50 K–100 K IOPS,顺序吞吐量接近 550 MB/s;SAS SSD 在协议与通道改进下,延迟可降至约80–100 µs,IOPS 平均200 K–400 K,最大吞吐量可达12 Gb/s(约1.2 GB/s);NVMe SSD 则利用 PCIe 通道与并行队列,延迟典型仅20–100 µs,4 KB 随机读写 IOPS 可达500 K–1 M 以上,顺序吞吐量在 PCIe 3.0×4 下可达3.5 GB/s 以上,PCIe 4.0×4 下可达7 GB/s 以上。下面将分项详细比较。


1. 机械硬盘(HDD)

延迟

  • 随机访问延迟通常在2 ms 到 12 ms 之间,取决于转速(7 200–15 000 RPM)。
  • 平均延迟可约为5 ms 左右,而高端企业级 15 000 RPM 硬盘约为2 ms。

IOPS

  • 随机 4 KB I/O 时,IOPS 通常只有几十到几百。例如,一台 15 000 RPM 硬盘随机读写在 100–200 IOPS 左右。

吞吐量

  • 顺序读写吞吐量约为150–200 MB/s,外层扇区略高,内层略低。

2. SATA SSD

延迟

  • 随机访问延迟通常在100 µs 以上(0.1 ms),部分新款可降至50 µs 左右。
  • 相比 HDD 可提升约20–50 倍的延迟性能。

IOPS

  • 随机 4 KB 读写 IOPS 峰值一般在50 K–100 K 区间;高端企业级 SATA SSD 可接近100 K IOPS。
  • 队列深度受限于 AHCI 单队列 32 深度,限制了并行 I/O 能力。

吞吐量

  • SATA III 理论带宽 6 Gb/s,实际顺序读写可达500–550 MB/s 左右。

3. SAS SSD

延迟

  • 采用全双工 SCSI 协议与双通道设计,随机访问延迟可降至80–100 µs 左右,比 SATA SSD 低约20%–50%。

IOPS

  • 随机 4 KB 读写 IOPS 平均在200 K–400 K;高端产品可突破300 K IOPS。
  • 单队列深度可达254,支持更高并行度。

吞吐量

  • SAS 12 Gb/s 通道下,单通道可达1.2 GB/s;随着 SAS 24 Gb/s 推出,理论可达2.4 GB/s。

4. NVMe SSD

延迟

  • 利用 PCIe 通道与 NVMe 协议,大幅减少协议开销,随机读延迟可低至20–30 µs,写延迟约30–50 µs。
  • NVMe 驱动命令在 CPU 周期中延迟仅约2.8 µs,相较 AHCI 的6 µs 近乎减半。

IOPS

  • 随机 4 KB 读写 IOPS 峰值可在500 K–1 M 之间;高端型号甚至超过1 M IOPS。

吞吐量

  • PCIe 3.0×4 配置下,顺序读写可达3.5 GB/s 左右;PCIe 4.0×4 下可达7 GB/s,部分旗舰型号甚至可超8 GB/s。
  • NVMe 支持多达64 000 队列,每队列可64 000 命令,极大提升并行 I/O 能力。

小结与选型建议

  1. 低成本大容量:HDD 仍具成本优势,适合冷数据归档与大容量顺序读写。
  2. 性价比平衡:SATA SSD 延迟与吞吐提升明显,适用于通用企业应用和客户端计算场景。
  3. 企业级高并发:SAS SSD 在协议与带宽上胜过 SATA,适合对延迟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存储阵列。
  4. 极致性能:NVMe SSD 具备最低延迟、最高 IOPS 与吞吐,可满足数据库、高性能计算与实时分析等苛刻场景。

根据具体业务需求、预算及硬件平台(是否支持 NVMe、SAS 控制器等)综合考量,选择最匹配的存储介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