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屏蔽测试方案助力5G毫米波通信

108 篇文章 8 订阅
25 篇文章 0 订阅
背景

5G技术的发展在近几年是极为迅速的,它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目前的5G方案分为毫米波和Sub-6GHz,除了Sub-6GHz现在正在飞速发展外,毫米波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的。毫米波,顾名思义,是指波长在1-10mm之间的电磁波,现在它不再仅仅停留在研究层面,而是正快速进入商业层面并逐渐覆盖生活周边。

随着5G手机的普及,我们会发现Sub6拥挤的信道环境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高数据量高速率的需求,因此各大手机厂商也逐渐将目光投向毫米波。可以说,毫米波是下一代手机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普罗大众在流媒体时代对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的要求。

然而快速发展的新5G标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毫米波相对于Sub6来讲过于“脆弱”,所以很容易被身体,墙壁,衣服甚至是手机外壳挡住。

现在的手机壳随着大众的需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材质和样式,金属手机壳外观靓丽、手感和散热好、抗摔,但容易出现信号屏蔽的问题,而随着5G、无线充电等新型无线传输方式的广泛应用,这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硅胶,塑料,皮革等材料的应用也逐渐火热起来。那么这些不同材质的手机壳会对手机的毫米波天线造成怎样的影响?

当需要为5G毫米波手机配备一个手机外壳时,如何评估和选取一款合适的材料成为手机设计厂家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在前期快速便捷的实现材料的阻隔分析,并在产线中高效经济的进行抽检与验证?又有什么手段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毫米波遮挡性能分析?

手持式毫米波阻隔测试方案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完成对阻隔材料的测试,并且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大缩短前期材料测试所需的时间,结合设备本身的存储能力,只需要一次测试、一次导出,就能够直接实现对多重材料的分析与对比,在保证结果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省工程师的时间。另外在产线测试中,提供了基于模块化的毫米波阻隔测量方案,能够高效经济的完成多个样品的测试,并与设计情况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产品的生产质量并及时产生报告反馈。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采用了“一收一发”的形式,可以使用手持式信号发生器或迷你信号发生器来发射一束特定频率、特定功率的信号,通过定向天线的约束向某一方向发射,穿过待测物后在另一侧由实时频谱仪或虹科手持式频谱仪接收信号,并反馈接受到的该频率上的信号功率大小,从而通过测量得到的衰减效果来反应材料的阻隔和遮挡能力。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