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复合
用不同角度的声束来探查目标,将不同声束反射回来的回声整合成一幅图像。也就是说,图像上的每一个像素的信号是多条不同角度声束的回声信号合成的。
复合成像技术能够更清晰显示那些与探头表面不平行的界面,同时减少噪音及斑点伪像,可以一定程度上显示被声影遮挡或声衰减区的结构。
但另一方面,使用复合成像技术使得侧边声影等具有诊断意义的征象减弱甚至消失,因此实际工作中要不时在常规成像和复合成像技术间来回切换。多角度偏转扫描,采集不同偏转角度多幅图象实时复合成一幅图像。
超声空间复合成像能够提高对比分辨率、细微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增强组织及病变界面回声连续性,减少各种伪像 (镜面反射、斑点、散射、衰减、对比度差)。
动态范围(DR)
工程上往往转成分贝数dB来表示:DR(dB)=10log10(Powmax/Powmin)
动态范围DR能体现一台超声仪对回波信号的处理能力,理论上超声仪DR越高,说明它能动态采集和压缩处理的回波信号范围越广,品质越优异。但是,实际运用中,DR并不是越高越好。
大多数的超声仪是采用灰阶来显示二维声像图的,灰阶共有256个色阶,由纯黑(0)至纯白(255)。无论超声仪采集和处理的回波信号范围多广(动态范围),始终是要以这256个色阶显示成声像图的。
也就是说,动态范围大时,每个色阶包涵的相邻强度的回波信号范围越广,而我们实际工作中运用到的回波信号范围(即低回声—强回声)往往只是动态范围的中间部分,以致于声像图中显示的色阶主要集中在中间部分,即表示低回声—强回声的色阶灰度相差无几,整体声像图呈现“灰蒙蒙”的雾样感觉,组织间的层次感反而下降。
从另一个方向看,动态范围设置过低,超声仪很可能略过很多有用的疾病诊断信息,声像图中偏强回声与强回声、偏低回声与低回声变得无法细致分辨,而呈现出一片明亮的强回声或深邃的低回声,而其中有用的信息则损失殆尽。
过高的动态范围,除采集了大量的回波信息外,背景噪声也在无形中放大,此外旁瓣等原因造成的干扰性伪像,也由此加强不少,甚至掩盖真相(比如胆囊底部旁瓣伪像“披纱征”,严重时干扰胆囊底部的观察)或制造假象(如腹部正中的血管由于腹直肌与浅方的脂肪层间产生折射伪像加重,而表现出“双血管”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