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给华为官方的任正非先生简历做个批注

作为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任正非先生尽管异常低调,刻意回避在公众面前露面(包括婉拒国、政府授予的许多荣誉),但是关于任正非先生的经历和故事仍然随处可见。

关于任正非先生和华为的传记、各种成功经验也被出版成各种各样的图书。华研荟也读过一些,发现这些图书有的是作者亲历,有的完全就是道听途说,一看就知道是瞎编乱造的。有的作者来自华为的高管写的内容比较真实,有价值。有的作者尽管在华为工作过,但是工作性质和职级决定了和任正非先生不会有直接接触,甚至间接接触、远远看见的都很少,这些人写的书基本上是华为一些资料的整理和自己在公司内部“听来的故事”,真实度和真实性有限。而有些作者压根就没在华为待过一天,就能发挥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想象能力,写出关于任正非先生和华为的图书,这种书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要了解华为、要了解任正非先生,必须基于真实的资料和数据,而且不但要了解华为和任正非做了什么,更要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时的背景和内外部环境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去有效对标,把我们带入到与我们环境一样时的华为去对标,才是有效地学习华为。

今天华研荟来带着大家了解一下任正非先生最看重的几段关键经历,因为这几段经历写在了华为官网的简历中。为什么这是任正非先生的关键经历?因为任正非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光是创办华为以后的故事没有个几天几夜,几十万字是讲不完的,而放在官网的正式介绍中,短短几百字浓缩的内容一定是任正非先生最看重的。

一、华为官网对任正非先生的简介(简历)

参看华为公司官网,“关于华为-管理层信息-董事会”的信息,华为董事会17人,任正非先生排在第11位(真够有格局和低调的):

任正非先生的官方简历文字如下:

任正非先生,董事、CEO。出生于1944年10月25日,父母是乡村中学教师,中、小学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1974年为建设从法国引进的辽阳化纤总厂,应征入伍加入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任务的基建工程兵,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无军衔。在此期间,因作出重大贡献,1978年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1982年出席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而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不顺利,转而在1987年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1988年任华为公司总裁,至今。

这段简历含标点符号共258个字。但是却把他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和创办华为的核心信息都列出来。

接下来华研荟就来划重点,把简历中的几个关键信息给大家补齐(做个批注),以便帮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任正非先生。

二、任正非先生的出生和求学经历

任正非先生祖籍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根据任正非先生回忆,他爷爷是浙江浦江县的一个做火腿的大师傅,他的一个儿子(也就是任正非的父亲任摩逊)由于自己坚持而获得了读书的机会,考上了大学,但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学没有读完就出来工作,然后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带着爱人来到了贵州筹建民族中学,从此一直扎根在此。

此后,1944年10月25日出生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六个弟弟妹妹。在任正非小的时候,尽管条件非常艰苦,收入很微薄,但是由于他父母的勤劳和智慧,把七个孩子都养活了,而且非常重视教育,创造条件、鼓励任正非好好读书。

任正非人很聪明,也很给力,19岁参加高考考入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这个学校也是大有来头,1952年10月,全国院系调整,由重庆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交通专科学校、贸易专科学校等7所大专院校的10个土木建筑系合并成立重庆土木建筑学院,1954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被重庆大学合并。所以有的文章中介绍任正非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的优秀校友也没错。

尽管上大学的时候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任正非也尝试着扒火车回家(因为担心家人),但终究被父母劝回学校。他父亲对他说: “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三、任正非先生的第一份工作

毫无疑问,作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任正非先生的就业一片看好,但是他没有选择到地方就业,而是直接入伍,当的是建筑兵(这和他的学校、专业很匹配)。

任正非当兵后参加的第一个工程就是法国公司的工程。那时法国德布尼斯·斯贝西姆公司向中国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设备,在中国的东北辽阳市。任正非在那里从这个工程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然后才离开。

之后一直在部队里面工作,根据任正非管理华为的经验,可以推测他在部队的时候表现也很好,后来一步一步获得晋升,提拔、最后升任副团级的副所长(应该是研究所),带队伍也带的得非常好。据任正非先生回忆“在我领导的集体中,战士们立三等功、二等功、集体二等功,几乎每年都大批涌出。”在这个期间,因为他自己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明了一个具有核心技术的设备),而获邀出席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1982年的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直到1983年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

华研荟注:正是任正非先生在部队十余年的工作经历,经常让西方国家借口说华为有jun方背景。实际上了解任正非的这段经历就知道,这根本就是莫须有的事情。

四、任正非先生的南油“工作不顺利”和创办华为的原因

任正非转业到南油集团后,应该工作的也是顺风顺水的,逐渐被提拔为中层领导(电子公司的副总经理)。但是在一次交易中被人骗了,导致公司损失200万(想想看,80年代的200万是多大的数额!)。任正非本来想申请自己偿还这个款项,保留职务,但是被公司拒绝转而把他开除了。

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是这么说的“ 转入地方后,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无驾驭它的能力,一开始我在一个电子公司当经理也栽过跟斗,被人骗过。后来也是无处可以就业,才被迫创建华为的。 ”

在华为官网的简历中,这段经历,用了“工作不顺利”五个字来概括。现在轻描淡写,实际上那个时候很多人肯定觉得任正非的天塌了,工作没了、家也没了(离婚了,大女儿孟晚舟随前妻)。

但是由于任正非的名声和技术实力,他决定创业的时候还是有“天使投资的”,他找了五个人筹集了21000元(每人出资3500元),正式创办了华为。由此可见,任正非那个时候对于华为也米有太大信心,一开始也不知道做什么,能不能做得好,如果知道华为能做成现在这样,肯定就不会筹资了,自己砸锅卖铁或者借款也要办(毕竟,他前妻家境很好,还是南油的高管)。

当然,创办华为后的前几年也在摸索,直到任正非决定自己做研发,把前期的所有收益投进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几个最开始的天使股东不同意,陆续退出了,退出的时候还有一些不愉快(在华为早期员工的回议中有提到,华研荟下次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当任正非决定不走销售代理,而走自主研发的路子开始,又正好因为原来的工作关系获得了来自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的牛人的支持,华为开始走上了创造历史的创业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牛人,许多的故事,现在读来仍然让人感觉“荡气回肠”。

好了,关于任正非先生的几个关键经历就给大家分分享到这里,希望任正非的经历对每一个身处“内卷”境地,不断“精神内耗”的只承认,都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华研荟,专注标杆企业研究,探寻对中国企业和创业者有益的经营管理之道,感谢您的阅读、关注和探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