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类-Category
分类的作用:在不改变原来类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为类增加一些方法
格式:
--> 分类的声明
@interface 类名 (分类名称)
方法声明
@end
--> 分类的实现
@implementation 类名 (分类名称)
实现方法
@end
@interface Student(study)
- (void)study;
@end
@implementation Student(study)
- (void)study
{
NSLog(@"该学生正在学习");
}
@end
分类的好处:
--> 一个庞大的类可以分模块开发
--> 一个庞大的类可以由多个人来编写,更有利于团队合作
使用注意:
--> 分类只能增加方法,不可以增加成员变量
--> 分类方法实现中可以访问原来类中声明的成员变量
--> 分类可以重新实现原来类中的方法,但是会覆盖原来的方法,
会导致原来的方法没法使用
--> 方法调用的优先级:分类(最后参与编译的分类优先)—— >原来类——>父类
二、类的本质
其实类也是一个对象,是Class类型的对象,简称“类对象”
Class类型的定义 : typedef stuct objc_class *Class
类名就代表着类对象,每个类只有一个类对象
<span style="font-size:18px;">#import<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Person.h"
int main()
{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Class c = [p class];
Person *p2 = [[c new] init];
return 0;
}</span>
+load 和 +initialize
(1) +load
--> 当程序启动时,就会加载项目中所有的类和分类,而且加载后会调用每个分类和分类的+load方法,只会调用一次
--> 当第一次使用某个类时,就会调用当前类的+initialize方法
--> 先加载父类,再加载子类(先使用父类的+load方法,再调用子类的+load方法)
先初始化父类,再初始化子类(先调用父类的+initialize方法,再调用子类的+initialize方法)
(2) +initialize
--> 在第一次使用某个类时(比如创建对象等),就会调用一次+initialize方法
--> 一个类只会调用一次+initilize方法,先调用父类的,再调用子类的
获取类对象的2种方式:
Class c = [Person class];
或者
Person *p = [Person new];
Class C2 = [p class];
类对象调用类方法
Class c = [Person class];
Person *p2 = [c new];
三、description方法
-description方法使用NSLog和%@输出某个对象时,会调用对象的-description方法,并拿到返回值进行输出
+description方法使用NSLog和%@输出某个对象时,会调用类对象+description方法,并拿到返回值进行输出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Person.h"
void test9()
{
// 输出当前函数名
NSLog(@"%s\n", __func__);
}
int main()
{
// 输出行号
NSLog(@"%d", __LINE__);
// NSLog输出C语言字符串的时候,不能有中文
// NSLog(@"%s", __FILE__);
// 输出源文件的名称
printf("%s\n", __FILE__);
test9();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 指针变量的地址
NSLog(@"%p", &p);
// 对象的地址
NSLog(@"%p", p);
// <类名:对象地址>
NSLog(@"%@", p);
return 0;
}
void test2()
{
Class c = [Person class];
// 1.会调用类的+description方法
// 2.拿到+description方法的返回值(NSString *)显示到屏幕上
NSLog(@"%@", c);
}
void test1()
{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p.age = 20;
p.name = @"Jack";
// 默认情况下,利用NSLog和%@输出对象时,结果是:<类名:内存地址>
// 1.会调用对象p的-description方法
// 2.拿到-description方法的返回值(NSString *)显示到屏幕上
// 3.-description方法默认返回的是“类名+内存地址”
NSLog(@"%@", p);
//Person *p2 = [[Person alloc] init];
//NSLog(@"%@", p2);
//NSString *name = @"Rose";
//NSLog(@"我的名字是%@", name);
Person *p2 = [[Person alloc] init];
p2.age = 25;
p2.name = @"Jake";
NSLog(@"%@", p2);
}
在-description方法中使用NSLog打印self会导致程序死循环。
四、SEL
1. 方法的存储位置
--> 每个类的方法列表都存储在类对象中
--> 每个方法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SEL类型的对象
--> 根据一个SEL对象就可以找到方法的地址,进而调用方法
--> SEL类型的定义
typedefstruct objc_selector *SEL;
int main()
{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p test2];
//把test2包装为一个SEL类型的数据
//根据SEL数据找到对应的方法地址
//根据方法地址调用对应的方法
return 0;
}
这段代码其实等价于下面这段代码:
int main()
{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间接访问test2方法;
[p performSeltor:@selectr(test2)];
}
2. SEL对象的创建
SEL s = @selector(test);
3. SEL对象的其他用法
1)将SEL对象转为NSString对象
NSString *str = NSStringFromSelector(@selector(test));
Person *P = [Person new];
2) 调用对象p的test方法
[p performSelector:@selector(test)];
注意:利用@selector(test)查找方法储存地址的时候,要是有参数一定要加冒号“:”,因为冒号也是函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