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本文探讨了人类行为如何受到社会情境、群体压力和内心认知的影响。从从众行为、服从权威、归因理论到社会认知和助人行为,揭示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可能展现出的不同行为模式,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同时,分析了媒体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在群体中个体行为的变化,如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现象。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情境:你并没有那么自由

  • 密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差异性
  • 在密闭空间中,紧盯着广告屏幕或手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避免人际尴尬的自我保护,一种构建自我独立空间的方式。
  • 人的很多行为是由所处的社会情境决定的,比如身处教堂、图书馆等场所时,不自觉地会轻声说话。
  • 从众:人的个人行为会受群体行为的影响
    • 信息性从众
    • 规范性从众

服从:唤醒内心的“邪恶”

  • 普遍存在的从众现象,表明人们心里都有一种希望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强烈愿望。
  • 群体规范往往与群体的约束力和吸引力有很大的关系,其影响因素有:
    • 群体的规模:越小的群体,约束力越大于那些较大的群体
    • 群体成员间的熟悉度和联系性:成员间越熟悉,接触越频繁,就越有约束力
    • 群体文化:提倡服从和集体主义的群体,比提倡民主和各抒己见的群体更有约束力
    • 群体内部的差异性:群体内部只要有一个人持有不同的意见,并且被公开地表达出来,那么他的存在,就会极大地增强群体其他成员做出不从众行为的勇气
  • 从众和个体特质也有很大的关系:独立性越强的人,越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
  •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有时为了服从权威,甚至会不惜对他人进行残忍的伤害。
  • 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即使是一个理智而善良的普通人,也有可能做出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

归因:保护自己的尊严

  • 归因理论: 主导性问题是发现行为的原因在人(内在或倾向性原因),还是在情境(外在或者情境原因),以及谁最终应该对结果负责。
  • 人们通常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事情进行归因的。
  • 协变理论: 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可以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
  • 真正在执行归因时,会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
    • 区别性:这个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
    • 一贯性:这个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
    • 一致性:其他人是否在同样情境下也会产生同样的行为
  • 行动者-观察者错误,常见的归因维度:
    • 内因: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品性或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付出的努力等。
    • 外因: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条件、他人的影响等。
    • 稳定因素:导致行为表现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条件、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能力人格、品质、活动的难易程度等
    • 不稳定因素:容易发生变化较不稳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及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情绪、心境、努力程度、机遇及环境的影响等。
  • 自利性偏向: 当行为是成功的、获取了良好的结果时,如果是自己的行为常常会被归因于内(能力或其他人格品质使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常常会被归因于外(环境或外在条件使然)。
  • 自我中心偏差: 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也会期望其他人以同样的方式行动。
  • 过度的泛化和错误的归因,导致人们无法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

社会认知:情人眼里出西施

  • 社会认知: 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
  • 社会认知的四种认知途径:面部表情、言语活动、体态表现及行为方式。
  • 社会印象: 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认知对象的形象,并将这个形象留在心里,这就构成了社会印象。社会印象具有间接性、综合性、固执性等特点,对人的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改变。
  • 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会对人的认知有重要的影响。
  • 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时,首因效应更加显著;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时,近因效应作用更加明显。
  • 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
  • 晕轮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 刻板效应: 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况而固定的看法。

助人行为:不能相信的媒体

  • 责任分散理论: 在一个寻求他人帮助的情境中,旁观者越多,助人的责任就被越多的人分担,即单一个体实施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 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的,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认知失调:求助的女神最美

  • 认知失调理论 的三个假设
    • 人一般都是非常想维护自己稳定的、正面的、积极的自我概念
    • 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的认知产生分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不舒适的感觉或者不愉快的情绪
    • 人会想尽办法减少这种不舒服或不愉快的感觉,常用的方法有:
      • 改变态度
      • 增加认知
      •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 减少选择感
      • 改变行为
  • 个体、行为、认知三者之间应该是相互平衡的,一旦出现不平衡,人们更倾向于改变自我认知
  • 通过惩罚的方式禁止人们做出某些行为,既要强到让他不会做这件事,同时又不能强到让他产生不该有的认知失调
  • 助人行为中的认知失调:有时我们是因为喜欢别人,所以才帮Ta;有时是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后才喜欢Ta,这是因为我们在帮了别人之后,常常会产生一种认知失调,为了平衡这种失调,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信念:我是因为喜欢Ta,所以才帮Ta。

态度:谁能改变你的行为

  • 态度:一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而且是持久性的反应倾向。
  • 态度通常包含三个成分:
    • 认知成分:人们对一定的态度对象所持有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等
    • 情感成分:对态度对象的一种体验
    • 行为成分:当你对这个态度对象有了认知,有了情感,自然会对Ta采取某些行为
  • 广告的本质作用:改变态度
    • 中心路径方法
    • 边缘路径方法

群体行为:被别人“惯”坏的你

  • 社会助长: 个人对别人的意识,比如说别人是否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改变
  • 社会助长究竟会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还是降低,跟人对该行为的掌握程度有关:
    • 熟练、水平高 - 效率提高
    • 不熟练、水平低 - 效率降低
  • 社会惰化(社会懈怠): 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一个活动的时候,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时要少,不如单干时出力要多,个人的活动性与效率也在普遍下降。
  • 去个性化(个性消失): 个人在群体压力或者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体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 身份的隐匿性
    • 责任的模糊性
  • 当人处于群体中时,会表现出很多不同于个体表现的行为,多姿多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