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周,团队来了个应届毕业生,满怀热情地提出一个电路优化方案。我看到好几位老工程师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摇头:"这方案不行"。
新人的表情从兴奋到困惑,最后只剩沉默。
其实我们都曾是那个被"否定"的新人。只是现在,轮到我们按下别人的"否定键"了。
"否定"背后的心理
为什么资深工程师容易否定新想法?
经验主义陷阱:我们见过太多失败案例,下意识用过去的经验判断新事物
认知舒适区:改变意味着重新学习,而这很累
工作压力大:在tape-out压力下,没人愿意冒险尝试未知方案
隐性的优越感:有时候,否定他人是证明自己专业的捷径
否定的代价比我们想象的大
我们以为只是简单地指出问题,但对新人来说:
- "这不行"实际翻译是:你的想法没价值
- "别想那么多"实际翻译是:你没资格思考
- "按老方法做"实际翻译是:创新不重要
一位同事曾告诉我:"刚来那会儿,我每次开会前都紧张得胃疼,生怕又被当众'教育'。后来我干脆不说话了。"
想想看,一个不敢发言的设计师,还能贡献出最好的设计吗?
如果你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不妨试试:
- 指出潜在问题的同时,保留尝试的可能
- 分享你走过的弯路,而不是直接否定结论
芯片设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接力。
- 被压抑创新思维的团队,早晚会被行业超越
- 缺乏安全感的环境,留不住最优秀的人才
芯片行业发展太快,没人能永远靠经验吃饭。今天的专家,明天可能就是需要学习的新人。
资深不等于正确,新人不等于幼稚。经验值得尊重,新想法同样珍贵。
下次当你面对一个"不靠谱"的想法时,不妨多给5分钟,问问"为什么",再决定是否按下那个熟悉的"否定键"。
或许,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写给每一位曾被否定过,也否定过别人的芯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