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书籍分享]<AI时代,学什么,怎么学 - 和渊>

本文由Markdown语法编辑器编辑完成。

1, 背景:

本书是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生物学博士,和渊老师,现就职于人大附中, 是一名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 她之前已经写过几本关于教育类的书籍,而这本书,则是她针对当前, AI时代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她一线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文中提到了AI时代,我们需要具备的八大能力,很值得我们思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摘录,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启发。

2, 重点章节&摘录:

2.1 章节

前言 放下孩子的成绩单,一起迎接未来

谈到教育,不知道你脑子里蹦出的是什么词?以下是我收到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问题。
(1)焦虑
(2)内卷
(3)升学压力大
(4)作业写不完
(5)学习没动力

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我先从生物界的观察中举个例子,说说我在担心什么。

鹌鹑在蛋壳里的时候是接收不到光的,只有从蛋壳里出来,光线刺激进入眼睛,它的视觉才开始发育。
有一些研究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小鹌鹑出生的两天前,他们把它的壳剥掉,然后用强弱交替变化的光驱照射鹌鹑,结果,鹌鹑的视觉提前发育了。但是由于这个时候正好是鹌鹑听觉的发育时期,提前出现的光刺激损伤了它的听觉的正常发育,使得鹌鹑再也无法识别妈妈的声音了。可见,动物的成长是有顺序的,从触觉到空间平衡感,再到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如果打破这一顺序,则会导致发育紊乱。
鹌鹑尚且如此,那么学生呢?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在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儿童的发展(包括智力、情绪和社会适应)也是有顺序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学习与该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内容,如果过早学习不符合认知范围的内容,则只会事倍功半。

AI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的时代,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变得尤为重要。 这也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

第1章 人工智能重塑教育

第1节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第2节 为什么人工智能一定会重塑教育

第2章 AI时代,我们需要具备的八大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人与AI进行对比,详细展示AI时代,我们需要具备的八大能力
将人与AI进行对比,详细展示AI时代,我们需要具备的八大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1节 未来属于那些会提问的孩子

什么是好问题?
那怎么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好问题呢?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他的书《必然》中提出了7个标准。
(1)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100万种好答案。
(2)一个好问题能开启一个学科,比如爱因斯坦的问题就开启了相对论。
(3)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4)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但在日后的时间可以一直被回答。
(5)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别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
(6)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
(7)一个好问题将代表受教育的头脑。

如果必须用1小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我会花55分钟考虑是否问对了问题。——艾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

好问题代表了学生思维层层递进的深度。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大概意思是,孔子说:​“对于很多事情,我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觉得我什么都懂呢?当别人问我一个问题时,我哪怕一开始不知道,最后也可以回答他。我的办法是询问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头、正反两面进行追问,问来问去,他自己可能就明白了。​”
通过不断提问,学生才能把所遇到的问题的前因后果全部搞清楚,最终,一套问题追问下来,学生不只是知道了答案,更重要的是懂得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提问的时代,有多少好答案,在“苦等”一个好问题。
这是一个提问的时代,不会提问,我们一定会被淘汰出局。
这是一个提问的时代,只有会提问的学生才能赢得当下和未来。

第2节 具备创造力,挖掘新的可能性

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一,为什么AI暂时还不具备真正的创造力
认知科学认为,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和有价值的想法、解决方案或作品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二,什么是真正的创造力
真正的创造力就是这个“可约化的口袋”​。
通过科学创新和发明,我们可以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性,在复杂和不可预测的世界中寻找一些规律,在绝对的无序中寻找相对的秩序,把人类知识的边界不断地拓展,这是从0到1的探索,是发现未知的过程,是总结规律为我所用的智慧——这一切AI都无法做到。

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期间施一公教授面试我时提的第一个问题:你觉得本科阶段和读博阶段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
虽然我已经想不起来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是对他给出的答案印象深刻:本科阶段是在学习知识,读博阶段是在创造知识

如果把人类的知识比作一个大的圆形,那么读博士期间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个圆形的边界往外拓展(push theboundary),哪怕是一点点,当无数人的工作积累在一起时,这个圆就会逐渐变大,也就意味着人类的认知边界在不断地扩展,如图2-9所示。人类能有现在的文明,靠的就是这种不断向前发展的创造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如何发展创造力

  1. 永远保持好奇心
    为什么要做科研?他在回答我时借用了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的一段话: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2. 大量积累+休息放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想发挥出创造力,不仅需要勤奋学习和工作,还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

我自己做科研的时候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的想法不是一下子迸发出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以及不断的思考和琢磨中逐渐形成的。

在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之后,潜意识会将自己的发现呈现在思维之中,创造力其实就是潜意识和意识的组合,是一个人长期专注于某个问题而渐渐获得启发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扎根于科学认识之中、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迅速综合,是对某一问题进行长期思考后、短暂的放松时受到生活中某些原型或话语启发得到的瞬间灵感。

当大脑处于闲置状态的时候,就会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建立连接,而这种遥远的连接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1. 跨学科学习

创造力往往来自不同知识和思想之间的连接。

《地质学原理》​《人口学原理》​《国富论》​,这些书中没有一本与生物学直接相关,但它们是进化论核心思想的来源: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以及自然选择。

---------------------
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创造力呢?那就是要永远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勤奋工作、大量积累、适度休息放松以及跨学科学习,这些方式都是我们拥有持续不断的创造力的源泉。

第3节 敢于质疑,有批判性思维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那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对此,学术上给出的定义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从而得到具有说服力的、有创造性答案的反思性思维。

二,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三,如何正确地质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让思考慢下来,条分缕析地一步步提问,找到问题所在,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力量。它也许不会让你活得轻松,但会让你变得客观、理性,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4节 发展个性,成为你自己

一,站在当下,与众不同
教育有以下两种属性。
一是价值属性,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对应的是理想主义。
二是工具属性,教我们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能——对应的是实用主义。

AI“倒逼”我们要更加关注教育的价值属性,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第5节 拥有高感性力

未完待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inter_pe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