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传 第三部分 机遇,人生的爆发点(2)

         盖茨那时候本来是完全可以到他的父母那里借钱的但他没有这么做。这小子自从离开大学起,就打算靠自己的力量了。不过,经历了那次差点破产的事件,他懂得了一直给公司保留大量的现金的重要性。【1】

  【1】智慧评析:每位成功人士都是按自己的独立意识选择生活方式。寄生在温暖的羽翼下永远也不能成长,不会飞翔。虽然在独立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依附于郁郁葱葱的绿荫下是不能体会到风雨后的清凉。这都要靠自己去发现,去解决。

  可是不得不承认,盖茨和艾伦的事业,或者微软,应该感谢MITS。是MITS确立了盖茨和艾伦作为程序员的地位,挤身于新兴行业。积累了微软发展的第一批资金,同时他们目睹并参与了MITS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锻炼了市场能力。

  借助风行一时的"牛朗星",BASIC语言也迅速推广开来;微软马上拿下了GEN和CE这两个大客户。

   六十年代的美国,电脑也是属于新鲜事物。一般的民众根本与电脑连不上关系。那时侯的微软拥护者都是一群穿牛仔裤、听摇滚乐、不满现实、怀着将"计算机还 给人民"的愿望,企图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他们依靠俱乐部和展销会,彼此交流,互购产品。他们拒绝赤裸裸的商业。他们与盖茨的理想有天壤之别。他们不像盖茨 野心勃勃,追求功成名就,喜欢以竞争的方式体现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们只是处于一种单纯的信仰,一种痴迷的爱好。当时最著名的俱乐部是家酿俱乐部。他们就主张向所有的人免费传播软件编码和内部运行情况。有趣的是,正是这 种开放的理想,促成了早期的PC(个人电脑)业。因为他们是早期最主要的消费者、发明者、革新者和制造者。

  早期爱好者的愿望,只能说 是浪漫的理想。但对于电脑业的长远发展明显是不利的。爱好者们起初只对硬件的兴趣浓厚,软件方面几乎不加注意。大家从来没有意识到软件对计算机的重要性。 他们编写软件也根本不考虑商业性,甚至不是为了使用计算机,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因此在他们眼中,软件根本不是工具,而是一种玩具,更不是什么商品。

  其实早期的盖茨和艾伦也是属于这种人。然而他们更属于商人。比尔.盖茨成为第一个抗议盗版软件的人。

  在盖茨与 MITS达成地一比交易以后,他经常参与MITS的行动商队,在全美各地巡回演出,向玩家展示阿尔它电脑。在加州帕罗奥托的自制电脑俱乐部的时候,某人意 外的把BASIC的打孔带遗落在地板上。而某俱乐部的成员把它捡了起来,交给会员戴夫o索寇拷贝。索寇复制后,在俱乐部下次集会时免费分发拷贝的软件。

  作为微软的拥有者--比尔.盖茨对此事突然很敏感,在发现各地电脑使用者都随意拷贝磁碟片,然后把BASIC转赠给他人。盖茨为此愤怒至极。

  1975年,盖茨终于写了信到《电脑通告》通讯。在他的《写在玩家的公开信》中,他指责道:"诚如大多数玩家应该了解的,你们大多数人用的软件都是偷来的。你们以为,硬件必须花钱买,但软件是可以分享的东西。谁在乎研发软件的人拿不拿得到钱?"

  他认为,软件工业只有给程式设计师们以创作的报酬,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聪明才智,从而开发出更好的软件。

  当时阿尔它的制造者,盖茨的上司,艾德o罗伯茨责备他不该将言辞写得如此激烈。可是盖茨在随后写的一封信,虽然语气稍有缓和,但他还是对盗版行为提出了严正的抗议。

  比尔.盖茨如此激烈的行为在全国激起了强烈的反映。讨论的结果是,软件是享有私人版权的产品。漫漫的,盗版别人的软件成为公认的不道德的行为。但是,盗版问题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这将是一个长久困扰人类的问题。

  但有趣的是,后来的微软,包括所有软件业界,在有新产品上市时,都把非法盗版当作自己拓展市场的手段。因为只有先让用户们尝到甜头,他们才会买你的产品。即要有一定的市场开放性(也就是非法复制传播),才能获得市场动力。
如:使用者广泛的分享BASIC语言,竟使它成为微电脑的标准语言。这为微软后来的辉煌腾达打下了基础。

  借助MITS之力起步的微软终于待到了独立门户的时候。在1976年末,盖茨终于决定离开MITS,闯自己的天下。他们把公司从坎部里奇般到了西雅图。两个月后,4年级已念了一半的盖茨也永远离开了坎部里奇。

   早期的微软,管理非常松散自由。盖茨和艾伦几乎要览下公司大大小小的所有的事情。但慢慢的,分工就按他们不同的个性开始了。盖茨集中精力开发新业务、谈 判和签合约。而艾伦则主要推动新科技和产品。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就为苹果公司(Apple Computer lnc.)和海军准将公司(Commodore)写程式,为他们的新公司赚进好几十万美元。

  在微软,盖茨招聘的那些湖滨中学的电脑痴 子们,不知疲倦地挑战他们最热衷的游戏。跟本不计较盖茨给他们的薪水是多少。微软能够让他们整天与这些可爱的机器在一起,已经很让他们满足了。【1】他们 继续着湖滨中学时期不落俗套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他们一起蹲在一间灰尘弥漫的滚草汽车旅馆,每天除了摆弄那些机器,不知其他为何物。累了就吃比萨饼,赶 去看一台刺激的电影,或坐上盖茨的保时捷(Porsche)跑车,疾驰过沙漠。

  【1】智慧评析:知人善用是一位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盖茨就深谙此理,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员工的强项,这成为微软帝国的坚强基石。

  "是啊,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就是工作,或许就是去看一台电影然后再工作。有时候客户来访而我们累得要命,当着他们的面就睡着了。"

   说来有趣,由于这位企业家如此年轻,比这更尴尬的时候多得是。首先是他太年轻了,以致他竟然不能租车,因为他还未满二十一岁。所以事情经常变得很复杂。 有次他去拜访纽约州一家豪伯巨市(Commodore)的应用数位资料系统公司(Qpplied),由于没车,他居然只好请他的客户开车到机场来载他。

   这个长着娃娃脸的长不大的老总,身材清瘦、头发蓬乱、带着满头的头皮屑,看起来就是一个大男孩。然而正是这张脸,让许多竞争对手迷惑。就连自己公司的员 工也经常被自己的老总弄得苦笑不得。其中有一名员工叫Miriam Lubow,她在受雇为微软的办公室管理员后的一个星期,她注意到有个小伙子闯进盖茨的办公室,她马上通报通报同事Steve wood,说有一个家伙未经允许闯进了老板的房间。可令她突然大吃一惊的是那家伙竟然是老板。于是,微软在一家电子专业杂志上刊登广告时,将公司的主角设 计成一个小而精悍的卡通人物,叫"小小子"(Micro kid )。

  当时微软的员工,除了盖茨和艾伦外,微软最早的职员还有:史蒂 夫伍德、鲍伯华勒斯(Bob Greenburg)、吉姆兰恩(Jim Lane)、鲍伯奥瑞尔(Bob ORear)、鲍伯葛林堡(Bob greenburg)、马克麦唐纳(Marc McDonald)、葛登雷特文(Gordon Letein)、安德莉雅(Andrea Lewis),以及玛拉伍德(Marla Wood)。这些人是微软的元老级人物。他们的生命最初由对电脑新科技的热爱开始,如今已和微软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在一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的所有 面孔。是在一九七九年,微软迁往柏卫城的前几日时,刚好其中位获得了一张免费照相优待券,大家聚在一起照的。每个人都很朴素,很年轻,但每个人的眼神都透 露出一种坚定。当时谁都不能保证跟着那个精瘦的盖茨会有什么好处。只知道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对电脑抱有热爱,都想褓有一分执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