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单片机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小到智能小玩具,大到工业或高端机器。
单片机: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时钟电路及系统总线的,用于测控领域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体积小、成本低、可广泛的嵌入产品中。
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两大类:通用型、专用型
通用型:内部可开发的资源(存储器、I/O等外设)全部提供给客户自行开发
专用型:专门针对产品的特定用途制作的,用于特定用途
单片机发展史四阶段:
第一阶段(1974-1976):单片机初级阶段。因工艺限制,采用双片的形式,功能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1976-1978):低性能单片机阶段。1976年,Intel公司推出MCS-48(8位);1977年,GI公司推出PLC1650
第三阶段(1978-1983):高性能单片机阶段。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I/O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OM、RAM容量增大,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还带有A/D转换器;典型代表作: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Mortorola公司的6801单片机
第四阶段(1983至今):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单片机应用广泛的主要原因:
1、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和普及
2、功能齐全,应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3、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4、嵌入容易,用途广泛
单片机今后的发展趋势大致如下:
一、CPU改进
- 增加数据总线的宽度(CPU的位数)
- 采用双CPU结构,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二、存储器的发展
- 片内程序存储器普遍采用闪烁(Flash)存储器
- 加大片内数据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三、片内I/O的改进
- 增加并行口的驱动能力,从而减少外部驱动芯片
- 设置一些特殊串行I/O口功能
- 引入数字交叉开关,改变片内外设与外部I/O引脚的固定对应关系
四、低功耗
五、外围电路内装化
六、编程及仿真简单化
七、实时操作系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