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实施一课一得

第一章:引言

通信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电信、网络、无线通信等。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通信工程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通信工程实施的意义、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通信工程实施的意义

通信工程作为现代社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展示通信工程实施的意义。

首先,通信工程实施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沟通和交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各种方式与他人进行迅速的沟通。这不仅为人们打破地理距离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和社交活动的发展。通过通信工程实施的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信息、获取知识、开展合作,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通信工程实施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在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产生、传输和处理大量的数据。通信工程实施通过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和先进的通信设施,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这不仅使得信息的流动更加迅速和便捷,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例如,在医疗领域,通信工程实施可以使医生和患者能够远程交流和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通信工程实施也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安全性和紧急响应能力。通过建立智能化的通信系统和监控设施,人们可以更快速地接收紧急事件和灾害的信息,并进行及时响应。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损失,还可以提高抗灾能力和救援效率。同时,通信工程实施还可以支持公共安全领域的实践,如视频监控、紧急呼叫系统等,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通信工程实施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经济离不开高效的信息交流和流通。通信工程的实施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合作,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和扩大。同时,通信工程实施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创新和创业者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章:通信工程实施的步骤

通信工程实施是指在一个设备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阶段之后,将其实际建设和部署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步骤,下面是通信工程实施的一般步骤:

  1. 初步调研与需求分析:在开始实施通信工程之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通信设备和网络进行初步调研,了解其状态和性能。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或用户进行沟通,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

  2. 规划设计:根据调研和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出详细的通信工程规划和设计方案。这包括确定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设计通信网络结构和拓扑,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等。

  3. 采购设备和材料: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工作。这包括与供应商联系,选定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并进行采购合同的签订和付款。

  4. 设备安装:一旦设备和材料到达现场,需要进行设备的安装和布线工作。这包括设备的组装、接线和固定,以及线缆的敷设和连接等工作。

  5. 系统集成与调试: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和调试。这包括将各个设备和组件连接起来,进行系统设置和配置,以及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测试。

  6. 系统验收与交付:系统集成和调试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验收和测试。这包括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以及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和规划的要求。一旦验收通过,可以将系统交付给用户或客户使用。

  7. 培训与维护:通信工程实施完成后,还需要为用户或客户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这包括对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进行培训,以及提供故障排除和维护等相关支持。

第四章:通信工程实施的注意事项

  1. 了解需求:在开始实施通信工程之前,必须对项目的需求和目标有清晰的了解。这包括确定通信设备的类型和数量、所需的带宽和容量、技术标准等。通过了解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计划和执行项目。

  2. 预先规划:在实施通信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规划。这包括确定资源需求、制定实施计划、评估风险和制定解决方案等。预先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减少潜在的问题和延迟。

  3.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通信工程中存在多种技术方案和设备供选择,我们应该根据项目的需求和预算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考虑到技术的可靠性、性能、扩展性和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合项目的技术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4.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通信工程实施通常会涉及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测试等环节。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5. 注意安全和环保:通信工程实施中,安全和环保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们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此外,还应该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进行测试和调试:在通信工程实施完成后,必须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工作,以确保通信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这包括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检查设备的性能和配置是否符合要求等。只有在测试和调试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正式的运营。

  7. 做好记录和文档管理:通信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好详细的记录和文档管理工作。这包括项目计划、实施进度、问题和解决方案、测试结果等。良好的记录和文档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对工程进行跟踪和评估,以及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第五章通信工程实施课程的奥秘

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是现代通信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以实践为主,覆盖了通信系统的设计、安装、配置和维护等方方面面。本文将介绍通信工程实施课程的重要性、内容以及学习方法。

首先,通信工程实施课程对于通信工程师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通信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通信系统实施任务。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通信工程实施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课程涵盖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网络规划、设备安装和配置等。学生将学习到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通信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方法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然后,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在课程中,学生将亲自动手操作通信设备,配置网络参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可以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流程,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技术和经验,例如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这些都是通信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最后,通信工程实施课程的学习方法多样化。在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通信工程的实施过程。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实际项目或实习,与真实的工程师合作,亲身体验实施工程的全过程。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虚拟实验室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总之,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通信工程实施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为日后从事通信工程师的工作做好准备。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期望通过通信工程实施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成为优秀的通信工程师,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工程建设也与时俱进地向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交通工程建设管理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资料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问题,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或者设备进行交通工程建设还可以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交通工程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2.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为整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信息汇总、融合和中转的职责。其基本功能表现在:

2.1信息采集功能。这一功能通过数据层来实现。数据层从各子系统按规定的格式提取共享数据,完成对静态交通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的重组,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可读性,避免大量数据的冗余。

2.2信息融合功能。根据各个子系统间的功能要求和内在联系,对采集来的信息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分类、统计、关联,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以用于交通管理决策。

2.3信息提供与发布功能。这一功能通过客服端来实现。按各子系统的要求,以规定的格式向子系统传输所需信息;根据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提供给客户数据、图形或图像等信息。

3.交通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

3.1交通工程质量管理

交通工程的质量管理贯彻于建设的整个过程。一是工程质量用表的填报。施工单位相关人员根据施工的准则与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如实填写,然后由信息工程师对填报的施工数据进行审查核实。二是交通工程的质量安全保证员(监理工程师)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三是为了体现了现代信息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施工单位对某些施工项目采用GPS定位系统全程监控工程的施工进展。

3.2交通工程建设进度管理

一是采用PROJECT等先进的报表软件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施工计划报表进行审查;二是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到工程施工地点进行现场勘察,拍摄施工进度照片或者录像报给业主,以此来验证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表,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3.3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所以说对工程的安全管理要贯彻施工的始终。一是对潜在隐患或者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工程师应该及时的拍摄标注拍摄日期、地点、拍摄人员等重要信息的照片(录像片),并及时的将图片发送给各有关单位查找原因,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进展。二是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GPS定位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也可以起到预防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交通工程的财务管理

在审查各类支付报表时将对各报表中的所有编码(合同号、编码、项目号等)进行审查,对不符合业主颁布的有关编码规则的编码进行修正;上报财务支付月报表时,除提交纸质资料外,还应按要求同时提交用Excel制作的财务支付月报表。

3.5交通工程的文件管理

各单位必须按照业主颁布的编码方法与编码内容对每份文件进行文件编码,编制的各类工程文件,在工程文件首页的显著位置并以黑体字明确标识文件编码;所编制的文件中如引用其他记录在案的文件,均同时标注出所引用文件的编码;参照业主颁布的相关编码方法编制业主颁布的各类表格;各单位上报业主的所有往来文件,在提交纸质文件的同时,提交电子文件,工程文件中非文本文件、图片等,文件经电子化后一并提交给业主。

3.6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

首先是沟通风险,众所周知,作为项目经理,与客户保持紧密又良好的沟通是决定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缺乏良好的沟通客户既无法准确地获得项目目前的进度情况,也无法向领导汇报,最终可能导致客户不满。然后是范围蔓延和进度控制,一个项目计划制定之后,免不了因为前期某些需求不定或者领导的某些主观意愿需要修改或者增加某些功能,导致范围变更,从而需要在已有计划中插入或者修改部分活动的进度,导致进度滞后,影响关键路径上的进度,造成整体工期延后。由于项目工期的较长,就会有人员心理疲惫的风险,导致人员流动性增强,再加上如果没有合理的鼓励机制,就有可能造成项目成员尤其是核心成员的流失,对项目风险极大。

4.信息管理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4.1工程信息的发布平台

2003年11月开始建造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工程信息的发布上就形成了大桥指挥部、监理和承包单位三方面的信息传递平台。相关单位均可以通过此发布平台来发布工程新闻、会议、公告、天气预报、技术信息等,并且在权限允许的情况卜还可以通过手机短息的发生来通知有关人员,保证能使得消息在第一时间通知到个人。通过建立这样的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大大的节约了承包单位和业主的夠沟通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能极大的较少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4.2施工数据采集系统运用

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存储归档,并向业主提供查询,检索所需数据的手段,为将来可能的扩展应用(如桥梁健康管理系统,各种数据分析系统,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其涉及各个方而,包括质量、进度、安全、资金等,数据类型包括文档、图片和视频。参建单位可以通过此系统,将工程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及时上报给业主和监理。同时业主和监理对上报信息进行处理和汇总,以达到交互的目的,它是大桥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以后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施工数据采集系统还可将承包商,监理方产生的原始数据记录(包括电记录和扫描后的纸而记录)以附件形式连同结构化的施工数据一同汇总和保存。

5.未来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趋势展望

移动的数据采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4G的大面积推广和5G网络的推出,很多的工程信息采集将会在现场实时采集,信息的丰富程度会大大提高,文本、声音、图片、影响、重要指标将会通过智能设备进行移动采集。

无处不在的感知: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等信息将会依托大量的传感器,诸如温度、湿度、变形、位移、厚度、材料的识别、质量检测结果的数据,将会实现设备间的无干扰传输和共享,让信息造假无处存在,让科学管理的决策基础更加真实,更加完整,更加可靠。

零容忍的数据处理: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超宽带技术的发展,对于大容量数据,尤其是设计文件、影像数据的分析处理,将会是无感觉的处理完毕,让工程管理者等待结果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可视化的分析展现:随着空间GIS的普及、BIM技术、工程管理分析模型的成熟,未来对工程管理将会是更加信息化、智能化。

第六章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标准化

1研究背景描述

为了响应国家建立标准化体系的要求,我国很多标准化体系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市场不断对会计信息的标准化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做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任务势在必行。之前,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很多的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果,为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果想要全面落实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从多个角度着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对企业整体的会计信息化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还要求我们掌握如何在价值链信息化环境下展开会计信息标准化,并将其纳入到会计信息化的体系当中。以下文章将在如何将会计信息标准化与当代价值链条结合起来展开讨论。

2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2.1标准化理论标准化理论是指对标准化规律和过程进行的理论概括与科学总结,标准化理论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是通过抽象的方法对实践进行概括,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借助理论来获得发展。这里所说的标准化理论一般来说包括:标准化原理和概念、标准系统、标准分类、标准化的形式和过程等。2.2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标准化理论不断补充发展,就衍生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这套理论的基础是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对实践活动的经验、规则、规律的认识、抽象、概括和总结[1],进一步发展便形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理论,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很好地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创新与实践活动进行了指导。立足于会计信息化概念外延与内涵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化过程分为四部分,它们分别是:发展会计信息资源产业、共享会计信息资源、利用与开发会计信息资源以及构建会计信息系统。2.3信息论信息论于一九四八年香农开展,这个理论对通信运动规律的复杂性进行了解释,之后在通信及通信相关行业中受到广泛应用。2.4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工程是指利用工程的方法、技术、原理和概念对软件进行开发与维护的过程。在时间的考验与经验的积累软件工程里的许多相关技术和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它的技术综合性相对比较高,是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与软件维护的重要理论。在开发软件时,软件工程最常用的模型是生命周期模型,这个模型对软件开发进行了五阶段的划分,它们分别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维护以及系统评价。

3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关框架构建问题

我们进行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建设,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准确的框架结构。当前的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先对基本的要素进行提炼,进而再对构建的原则进行确立,在依据这些原则和要素建立框架结构。实现标准体系固有内在结构的形象表示和明细列示,制定具体标准并形成标准体系,对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的会计信息标准化的体系构建过程中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前导层、规范层、结果层和解析层,这四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1)定位会计信息标准化的标准,进而对目标进行构建,这是会计信息化的标准和前提条件,在定位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保证客观性,这个过程往往会决定我们在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与此同时这个过程梳理了它与其他信息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与会计信息化的特殊性关系密切,在信息标准化的体系中地位显著,众所周知会计的信息化涵盖了很多其他的信息,并且在众多的信息中它处于比较基础的地位,比如审计信息、税务信息、海关信息、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等,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信息的交往往往会涉及多方,我们常见的有供应商、客户、各方监管者等,因此科学的开展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对其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定位,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建设和努力的方向。(2)促进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效率和社会效益是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只有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合理的开展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设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就要对实践工作进行大量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开展工作时最有效最直接的获取经验和教训的手段就是对以往的会计管理案例和模型进行分析,在大量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对我们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形成科学规范的指导性文件。所以说,想要建立会计信息化必须要从具体的时间工作着手,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3)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要素和构建原则。通过以上两个过程中我们对会计信息管理建设进行了定位和与目标相关框架结构的构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相关的基础要素,并确立了相关的原则。比较来说,会计信息标准化与会计信息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建立需要考虑其基本的组成,而后者则要对基本元素就信息化标准进行具体的细化。通过信息化标准基本元素的确定从而使得信息化标准具体化。在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信息化的基本内涵衍生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①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环境;②会计信息化运行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方法和信息方法;③会计信息化综合支持与控制;④会计信息化评价。完成对这些基本元素的确立之后就要科学规范的对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进行构建,以确定相关理论体系。

4结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高效准确,还要求高质量高标准。而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面,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应用信息标准化理论、信息论和软件工程理论,建立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并推动其在企业中得以有效的实施,其结果必然是会大大提升会计行业的商业价值。根据时展的需要,在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中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将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会计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是我国会计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我国会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七章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直接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专业领域。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专业素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自2001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新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开始,信息安全专业已经发展了十年。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信息安全专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和课程建设等,尚在研究、摸索阶段。而且,由于各个高校的特色专业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主要从学科设置、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信息安全专业特点

    信息安全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领域,而且其内涵在随着信息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归纳起来,信息安全专业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多学科交叉。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生物、法律、管理等多个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熟练、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专业素养高。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养。这样才可能到一些很重要的部门承担信息安全工作;系统工程。鉴于“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木桶原则,绝不可忽视法律、管理、教育的作用;整体性和底层性的特点。从整体、底层硬件方面系统采取措施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二、教学体系建设

    1.学科设置。信息安全的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仅对信息进行保密(保密性)发展到防止信息被篡改(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从而涉及到攻、防、测、控、管、评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所以,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科设置也随着其研究重点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在学科设置方面,信息安全仅仅是高校自设的二级学科。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信息安全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者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二级学科。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之下的,以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重点;而设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之下的,一般是以通信和密码学作为教学的重点。也有一些高校将信息安全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为其侧重点;有的高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安全工程系,以安全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信息安全专业设在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充分利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发展信息安全专业,培养通信保密方面的专业人才。

    2.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考虑信息安全专业的交叉学科特点,提出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求覆盖的领域知识面宽。美英等国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有层次性。有的院校将课程分为两类课程,即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基础课程开设了密码学、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管理与评估、数据库安全、网络攻防技术;特色课程开设了安全编程技术、信息犯罪、网络协议安全性分析、计算机/网络取证、无线网络安全等。而有些院校将课程分为技术、管理、安全三大核心或者是技术、策略、健康和管理四大核心。而在国内,由于信息安全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开设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之间,因此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如“数字信号处理”“编码理论基础”“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信息网络基础”等科目则使得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更倾向于密码学和通信安全;而“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嵌入式系统”“Windows分析与应用”等科目使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定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上。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专业。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保持了如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等通信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专业课程设置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技术,同时还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设立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   课程。这种三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了学生可以从事信息安全、通信、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规避就业风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由于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算法分析基础,因此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包括了“算法设计与分析”“组合数学”“网络计算和高效算法”“计算数论”和“计算机数学”等基

    础性的课程。这些课程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密码学、入侵检测、信息论等专业课程,而且对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上海电力学院结合自己特色明显的电力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同时兼顾电力信息技术、电子、通信、数学、物理、电力信息网等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在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不仅要有合理完备的理论课程体系,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信息安全技能。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由于信息安全实验大多比较复杂,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也较多,而目前的教学条件通常很难满足大量学生并发进行实验。因此,有的高校采用虚拟实验。虚拟实验可以有效减少实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一点对于要频繁进行恶意代码实验的信息安全实验来说至关重要;而有的高效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训项目和毕业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采取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有的高校将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人文社会科学实践、自然科学实践、工程技术实践及综合实践四类规划;有的研究针对信息安全的专业实验设置了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基础验证实验约占总学时的40%,内容与理论课内容相衔接,且相对固定;综合性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知识,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4.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研究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知识更新快、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等特点,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提出“参与式”的教学手段。首先提出具体问题,然后推荐一系列参考资料,教师从研究思路和关键问题上给予引导,最后请学生将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阐述。这种互动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如果按通常的注入式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还是不能建立网络攻防的完整体系。但是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到更多他感兴趣的攻防内容,从而在理解和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知识和技术后自主搭建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扫描攻击实验,查看和分析“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而针对密码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是结合实际应用来进行阐述。例如RSA算法在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等方面的应用。还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研究者还提出将工程化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教师给出一个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和知识点进行联系;然后结合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最后要求学生选用一种仿真工具进行实现。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软件工程中的一些系统开发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一些研究者比较强调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互动。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开展信息安全专业工程硕士教育,因为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的本科生工作之后从事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具备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专业技能,但是对信息安全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进一步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5.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安全专业虽然与传统计算机、通信、电子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所以,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师要涉及到信息学科的多个领域及物理等基础学科,同时还要了解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关注最新安全动态,当然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必备的。因此,信息安全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出国研修是很好的进修途径。另外,可以考虑以区域为纽带,建立信息安全交流平台,实现共享机制,请信息安全方面的大家、名家做一些讲座,培养优秀的信息安全教师。

    6.教材建设。目前信息安全方面的教材很多,但是参差不齐。有的教材写的过于专业,重理论、轻实践。和实际结合紧密的典型案例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信息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学生无法运用现有知识完整解释安全现象;有的教材操作性很强,但是理论性不够通俗,这样学生还是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信息安全领域   教材,课程标准之间、教材内容之间重叠现象非常严重。不但与传统课程内容有重叠现象,而且专业课程之间也有明显的重叠现象。例如,网络安全课程中涉及到了入侵检测和病毒方面的介绍,与入侵检测和病毒原理课程相互重叠。又比如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评估中有关于标准的介绍,而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中又涵盖了相关内容等。因此,迫切需要有

第八章通信工程管理

效果主要体现在:第一, 降低了成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科研成果管理的质量。信息系统试运行以后,科技处人员对试点院系科研成果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最终结果的审核上,抓住了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关键点,有效降低了错漏率,提高了科研成果管理的质量。第二, 通过用户自服务,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率。现在教师在家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输入、提交自己成果信息,不用专门到科技处进行提交。通过用户自主服务,提高了教师对于成果管理工作的满意率。第三,统计决策功能加强,支持学校领导决策。信息系统支持根据各种自定义的标准进行信息系统的统计、查询与汇总。可以很方便地满足学校领导决策层对于科研成果统计结果的信息需求。信息系统有效支持了学校领导的决策。3 相关应用经验高校作为智力资源的集中地,应该成为信息化应用的先行者。但应用虽多,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却并不多。科研成果管理平台应用虽小,但其中折射出来的高校信息化中的经验仍然具有相当价值。(1)领导带头,积极应用信息化工程一直被称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的作用对于信息系统成功实施和运行作用非常关键。在成果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科技处领导一直非常重视推动系统的应用。此外,在教师中的推广,主要抓好具有一定影响的重量级教授的应用,通过他们的积极应用推动系统推广应用。(2)以优化的流程为基础信息化并不是传统手工工作的“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实施必须以优化后的流程为基础。科研成果管理平台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面向信息系统应用的流程优化工作。通过减少、合并和共享一些流程,达到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科研管理流程优化。(3)做简单、实用的系统在系统规划和开发过程中,科技处和软件公司项目组将“做简单、实用的信息系统”放在首位,在界面、稳健性方面做足功夫,保证系统的简单、实用。

4 进一步应用的展望信息化应用在科研成果管理职能应用的成功也带动了其他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工作,同时,只有相关的工作领域进行信息化联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贡献。在新的规划中,对于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拓展。第一,与科研项目管理、学科建设进行整合,形成对科研工作全过程的管理。在成果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信息需要来自项目管理、学科建设等职能的配合,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科研工作信息化的价值实现。第二,向外拓展,推动科研成果的宣传与转化。由于科研成果管理采用B / S 架构,因此很容易将相关成果发布到互联网上,形成学校层面的“科研成果交流平台”。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宣传学校的科研成果,促进相关成果的转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