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需求FAQ(2)——需求分析的基本要素

rel="File-List" href="file:///C:%5CDOCUME%7E1%5CADMINI%7E1%5CLOCALS%7E1%5CTemp%5Cmsohtml1%5C01%5Cclip_filelist.xml"> rel="File-List" href="file:///C:%5CDOCUME%7E1%5CADMINI%7E1%5CLOCALS%7E1%5CTemp%5Cmsohtml1%5C01%5Cclip_filelist.xml">

对于通常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来说,至少要关注3方面要素:资源(数据)、操作者(人)和系统(流程)。

目前,MIS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实现资源的共享,将各类纸质信息电子化、结构化,从而更好的利用资源。所以进行需求分析时,必须弄清需要对哪些资源进行管理,资源间的关系,包含的信息、以及如何展现等。

另一个影响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就是系统的使用者。需求分析时关注的不是有多少个使用者,而是分多少类,例如:信息的创建人和查看人,一般工作人员和领导等。通常情况下,分类越多系统越复杂,因为必须考虑每类操作者需要的视图,功能的边界在哪里,协作的方式是什么。所以只有将哪些类型的用户识别清楚,才能对系统功能进行合理的定义。

需求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说明要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只停留在业务层面的分析是不够的。需要在用户、开发、测试、实施等相关者之间形成一致意见的不是用户的业务,而是系统的功能,也就是系统处理用户业务的方式。所以需求文档中一定要描述操作者做什么、系统做什么(人机交互的过程),这样才能形成系统功能的边界。

将上述3方面内容描述清楚,就可以形成系统的轮廓和结构,就解决了需求分析的核心问题,达到了初步的能用,因为至少已经可以让“人”通过“系统”利用“资源”。

除了上面的核心要素外,还要考虑大量的细节问题才能使系统适用。所谓适用是指系统行为和用户预期的匹配程度。只有尽量减少用户不必要的思考和决策,才能使用户感觉系统是为其量身定做的,从而形成较高的满意度。用户通常的决策主要来源于规章制度和工作习惯,也就是通常的业务规则。所以当系统达到“能用”的程度后,后续的需求分析工作主要就是不断的细化业务规则,提供系统的“适用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