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基础

一、TCP/IP原理简介

TCP/IP的演化历史

  •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简称ARPA)建立了一个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广域网——ARPANET,它是公认的互联网前身.
  • 1 9 8 2 A R PA N E T采纳T C P和I P作为其主要的协议
  • 1 9 9 0 A R PA N E T被Internet 取代,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 1986年,CISCO发明第一台多协议路由器 ,简称路由器,这个方案一直沿用至今.
  • 1987年9月,CANET(中国学术网 )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 1993年12月2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表示,美国政府有关“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已初步成型,不久将以法律草案形式提交国会讨论。Internet开始在全球爆发性增长.
  • IPv6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IETF从1994年开始着手研究开发下一代的IP协议即IPv6,1995年IPv6核心协议草案的形成,1998年IPv6核心协议相对成熟,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成为主流.
  • 互联网TCP/IP的技术仍然在不停演化当中,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 IPV6,P2P等新技术也不断在实用化.

TCP/IP原理简介

  • 互联网在近10年来在全球有极迅猛的发展.它的基石就是IP协议.
  • TCP/IP协议,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 .同时在局域网中,IP协议也占用重要作用.
  • TCP/IP协议成功原因
    开放协议标准。与具体的硬件或操作系统无关。各种操作系统平台和硬件广泛的支持,是网络设备 的事实标准
    在各种链路层设备上形成一个统一逻辑网络,从而实现各种网络的互联互通.
    用的是分组交换模型.通讯可以多个线路来完成,不同用户也能共享同一线路.(对比电话网络)
    通过统一编码,分级域名解析和路由协议查找形成一个分布式Internet网络

TCP/IP 定义

  • IP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因特网协议。是所有互联网应用层承载的基础
    IP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时的基本单元和格式。(集装箱)
    所有上层协议包最终是封装在IP包中在网络中传输
    IP协议还定义了数据包的递交办法和路由选择。
  • TCP协议
    全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该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间建立一个虚拟连接,以实现高可靠性的数据包交换
    IP协议可以进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但是通过IP协议并不能清楚地了解到数据包是否顺利地发送给目标计算机。而使用TCP协议就不同了,在该协议传输模式中在将数据包成功发送给目标计算机后,TCP会要求发送一个确认;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没有收到确认,那么TCP将重新发送数据包。另外,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无序、丢失以及被破坏的数据包,TCP还可以负责恢复
  • TCP/IP协议 簇
    TCP/IP协议其实就是TCP以及IP等协议组合,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该协议在互联网上使用的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在安装了不同的硬件和不同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实现可靠的网络通信。其中,TC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I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包能被传到目标计算机。除了TCP、IP协议外,TCP/IP协议组合还包括有FTP、Telnet、SMTP等协议。
    T C P / I P协议族是一组不同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族。尽管通常称该协议族为T C P / I P,但T C P和I P只是其中的两种协议而已(该协议族的另一个名字是I n t e r n e t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

跟TCP/IP相关术语

  •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创于1986年,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目前,IETF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界最具权威的大型技术研究组织
  • RFC是request for comment的缩写,是由IETF管理,所有关于Internet的正式标准都以文档出版,但不是所有的RFC都是正式的标准,很多RFC的目的只是为了提供信息
  • 所有有影响的协议都会在RFC发布的
  • W3C组织 :是对网络标准制定的一个非赢利组织,W3C是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的缩写,像HTML、XHTML、CSS、XML的标准就是由W3C来定制。 W3C的官方网站网址为 http://www.w3c.org

TCP/IP分层

网络协议通常分不同层次进行开发,每一层分别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一个协议族,比如T C P / I P,是一组不同层次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T C P / I 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应用实例:FTP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模型

TCP/IP是一个实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一个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应的数据单位如下

  • 物 理 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 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比特

  • 数 据 链 路 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 网 络 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 传 输 层(Transport Layer)
    该层的任务时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为两个端系统(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

  • 会 话 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 表 示 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拥护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 应 用 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OSI封装

  • 所谓封装是指在发送方发生的自上而下的过程
  • 在每一层为应用数据添加上特定的头部/尾部信息(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
  • Application(应用程序)→segment(数据段, 报文)→packet(数据包)→frame(数据帧)→bit(比特,二进制位)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avascript_good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