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这不行啊,才喝了几杯脸上就挂不住了?”
“来来来,干了!酒量练练就出来了”
“感情深,一口闷”的豪爽劝酒声也会不时的响起
而喝酒上脸的人,往往被误认为是最能喝的一类,于是的鼓励声此起彼伏。
喝酒脸红的人,在酒局上总是显得格外特别,让人不禁好奇:他们究竟是真能喝,还是只是表面现象?为什么有些人一沾酒就脸红得像关公?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就从酒精入口的那一刻说起。大部分被喝下的酒精,都会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随后随着血液循环抵达酒精代谢的主要战场——肝脏。在肝脏里,酒精经历了一场从乙醇到乙醛,再到乙酸,最后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奇妙旅程,这才是酒精代谢的全过程。
而喝酒脸红不脸红,其实就反映了这个代谢过程顺畅不顺畅。
酒精代谢的第一步:乙醇转化为乙醛。
肝脏里有一种叫做乙醇脱氢酶(ADH)的酶,这种酶的数量越多,就代表将乙醇代谢为乙醛的能力越强。据统计,约70%的亚洲人身上都携带一种叫做“杜康基因”的东西,拥有这种基因的人肝脏里会有更多的乙醇脱氢酶(ADH)。研究显示,携带杜康基因的人,乙醇代谢速度是其他人的13倍左右。正因为这样,乙醛就会在他们体内大量产生。而那些没办法快速将乙醇代谢成乙醛的人,大量堆积的乙醇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兴奋、话多、行为失控等。
那么,是不是乙醇代谢速度越快越好呢?医生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酒精代谢的第二步:乙醛转化为乙酸。
这一步就涉及到了肝脏里的另一种酶——乙醛脱氢酶(ALDH)。这种酶的活性越高,就代表将乙醛代谢为乙酸的能力越强(乙酸对身体无害,真正有害的是乙醛)。医学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的活性(ALDH)与一对叫做ALDH2的基因有关。如果携带一对ALDH2基因,那么几乎完全代谢不了乙醛,这种人就是传说中的“一杯倒”。不过也好,他们倒了之后就喝不了了,这样受到酒精的伤害反而小。怕只怕那些只携带一个ALDH2基因的人,他们能代谢乙醛,但效率很低。
酒精代谢第三步:乙酸 →水和二氧化碳
代谢的最后一步就是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克雷布斯循环),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这个循环是细胞呼吸的一部分,负责将有机分子(如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能喝点,但心里又没个数,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到底是多少。这种对自己酒量缺乏认知的人是最危险的。因为“喝酒伤身”,这不仅仅是通俗的说法,准确来讲,最伤身体的不是酒精本身,而是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
乙醛是WHO明确指出的一类致癌物,它具有很强的肝毒性,会给细胞DNA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突变、癌变。
“脸红”其实是乙醛的“功劳”。这是一种遗传性酒精代谢障碍,其根本原因是乙醛脱氢酶(ALDH2)的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无法有效将乙醛转化为乙酸,从而引起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刺激血管扩张,出现脸红现象。这种基因突变在东亚人群中较为普遍,我们可以戏称之为“东亚特色”。
当我们再遇到喝酒脸红的情况时,千万不能说他的酒量好。实际上,这是因为体内有毒的乙醛已经严重超负荷了,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表示此刻不适宜饮酒了。只是这个警示信号常常被我们误解。
根据近年来的大量研究统计显示:长期少量喝酒的人,食道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8倍;长期大量喝酒的人,食道癌发病率飙升至正常人的114倍;每周喝超过4杯酒时,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看到这里,你还认为脸红的人酒量大吗?你还敢再劝酒吗?要知道,你劝的不是酒,是癌症。你还敢再练酒吗?从以前的一杯练到了现在的五杯,酒量是变大了,殊不知患癌的几率却增加了不知多少个五倍。
其实一个人能不能喝酒,从一出生就决定了。这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基因决定的。
除了喝酒脸红的人之外,还有几类人也不能喝酒:
吃了头孢的人不能喝酒
俗话说“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其危害的致命性。头孢类药物会和酒精互相作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导致看不清东西、脸红、胸闷、头疼、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仅是头孢还有很多药吃过之后都不该喝酒比如部分带“硝唑”二字的药物、氯霉素、酮康唑、华法林、胰岛素、格列本脲、氯磺丙脲、苯乙双胍、磺胺类药物等。
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喝酒
因为喝酒后血糖容易降低而有糖尿病的人本身血糖控制能力差喝酒尤其是空腹喝酒就可能造成严重低血糖甚至致命。对于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常见药名是格列XX)的糖尿病人而言会更加危险。
孕期、哺乳期女性和孩子不能喝酒
孕妇过量喝酒可能让肚子里的胎儿患上“酒精综合征”导致胎儿的身体缺陷、智力或认知障碍;而哺乳期女性喝酒酒精也会进入乳汁对孩子造成影响。孩子也别喝酒,因为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酒精会影响他们的大脑发育。酱酒亮哥yuteng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