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测量仪的精度上限由 “信号链路的噪声水平” 决定 —— 若 PCB 的电源噪声超 1μV、接地噪声超 5nV、信号串扰超 - 60dB,会导致 μV 级传感器信号、nm 级位移信号被淹没,测量误差从 0.01% 飙升至 0.1% 以上。低噪声与高精度信号链路设计是这类 PCB 的 “技术核心”,需围绕 “信号采集、信号放大、信号转换” 三大环节,结合元件选型、布线优化、接地设计,将整体噪声控制在 10nV/√Hz 以内,确保测量精度达标。今天,我们解析核心技术,结合参数与案例,帮你实现计量级信号链路。

一、信号采集环节:捕捉微弱原始信号
信号采集是精度传递的 “第一关”,需通过低噪声元件、短路径布线、屏蔽防护,减少外界干扰对原始信号的影响,确保采集误差≤0.05%。
1. 低噪声传感器接口设计
-
元件选型:传感器接口电路需选用低噪声元件,如:
-
电压信号采集:高输入阻抗运放(如 ADI 的 AD8615,输入阻抗≥10¹⁵Ω,输入噪声≤1.8nV/√Hz),避免运放输入电流导致的信号衰减;
-
电流信号采集:低输入偏置电流运放(如 TI 的 OPA128,偏置电流≤10pA),配合高精度采样电阻(Vishay Z-Foil 电阻,精度 ±0.001%,温度系数≤0.05ppm/℃),确保 nA 级电流测量误差≤0.05%;
-
布线优化:传感器信号线需短而直(长度≤5mm)、宽而厚(线宽≥0.5mm,1oz 铜),寄生电阻≤1mΩ;例如气体检测仪的电化学传感器信号线,长度 3mm,线宽 0.6mm,寄生电阻 0.8mΩ,采集误差 0.03%。
2. 屏蔽防护设计
-
局部屏蔽槽:传感器信号线需用 “接地铜箔包裹” 形成屏蔽槽(信号线宽 0.5mm,两侧接地铜箔各 0.3mm),接地铜箔通过过孔(间距≤1mm)连接模拟地,外部干扰减少 80%;
-
连接器屏蔽:传感器连接器选用带金属屏蔽壳的型号(如 TE Connectivity 的 BNC 屏蔽接头),屏蔽壳与模拟地可靠连接(接地阻抗≤0.1Ω),避免干扰通过连接器耦合。
二、信号放大环节:无失真放大微弱信号
微弱信号(如 μV 级应变信号)需通过放大电路提升至 ADC 可识别范围(如 mV 级),放大环节需控制放大噪声≤5nV,避免放大噪声掩盖原始信号细节。
1. 低噪声放大电路设计
-
仪用放大器选型:多通道或共模信号放大优先选用仪用放大器(如 ADI 的 AD8221,共模抑制比 CMRR≥100dB,输入噪声≤3nV/√Hz),放大倍数 100-1000 倍,确保共模干扰被抑制;
-
放大链路优化:采用 “两级放大” 架构 —— 第一级用低噪声仪用放大器(放大倍数 100 倍),第二级用高线性运放(如 TI 的 OPA847,线性误差≤0.0001%),总放大倍数 1000 倍,放大噪声≤8nV;
-
案例:拉力试验机的应变信号(初始 0-10μV),通过 AD8221(100 倍)+OPA847(10 倍)放大后,输出 0-100mV,放大噪声 7nV,力值测量误差 0.04%。
2. 电源噪声隔离
-
独立供电:放大电路需用低噪声 LDO 单独供电(如 TI 的 TPS7A91,输出噪声≤0.8μVrms@1kHz),避免与数字电路共用电源;
-
多级滤波:LDO 输入输出端分别并联 100μF 钽电容 + 0.1μF MLCC+10pF 高频电容,形成三级滤波,电源噪声≤1μV,确保放大电路供电稳定。
三、信号转换环节:精准量化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需通过 ADC 转换为数字信号,ADC 的精度、线性度直接决定测量精度,需通过 ADC 选型、参考电压优化、布线时序控制,确保转换误差≤0.001%。
1. 高精度 ADC 选型与布局
-
选型标准:根据测量精度选择 16 位以上 ADC,如:
-
电压测量:ADI 的 AD7799(16 位分辨率,线性误差≤±0.0015%,采样率 1kHz);
-
电流测量:TI 的 ADS1278(24 位分辨率,线性误差≤±0.0005%,适合 nA 级电流);
-
布局要求:ADC 需靠近放大电路(间距≤3mm),避免长距离布线导致的信号衰减;ADC 的模拟地与数字地通过芯片内部单点连接,避免数字噪声耦合至模拟端。
2. 参考电压优化
-
基准芯片选型:选用高精度电压基准(如 ADI 的 ADR4550,输出电压 5.000V,精度 ±0.001%,温度系数≤1ppm/℃),为 ADC 提供稳定参考;
-
布线控制:基准电压布线长度≤2mm,线宽≥0.3mm,远离数字电路(间距≥5mm),避免参考电压受干扰,确保 ADC 转换精度。
17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