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命令使用

dd命令使用

测试写
过缓存
dd if=/dev/zero of=/infokist/test/data1 bs=1M count=50000 &(&表示后台进行)

不过缓存
dd if=/dev/zero of=/infokist/test/data2 bs=1M count=100000 oflag=direct

测试读
测试磁盘读能力
time dd if=/dev/sdb of=/dev/null bs=4k

dd命令详解

dd 是 Linux/UNIX 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名称: dd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dd 这个指令在 manual 里的定义是 convert and copy a file
使用方式:
dd [option]
如果你想要在线看 manual, 可以试试:
dd –help
或是
info dd
如果你想要看看这个版本如何:
dd –version
输入或输出
dd if=[STDIN] of=[STDOUT]
强迫输入或输出的Size为多少Bytes
bs: dd -ibs=[BYTE] -obs=[SIZE]
强迫一次只做多少个 Bytes
cbs=BYTES
跳过一段以后才输出
seek=BLOCKS
跳过一段以后才输入
skip=BLOCKS
当然你可以拿这个来方便的拷贝光碟(注意,你的光碟是标准的 iso9660格式才可以这么做唷!)
dd if=/dev/cdrom of=cdrom.iso
其中 if 后面以及 of 后面的内容依你的需求调整。

然后给系统这个指令就可以烧了:
cdrecord -v cdrom.iso
这篇不是在讲 cdrecord 的,所以上面的指令是最为简单但是不一定能符合您的硬件环境…
功能:把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中,并且在拷贝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可以用该命令实现DOS下的diskcopy命令的作用。先用dd命令把软盘上的数据写成硬盘的一个寄存文件,再把这个寄存文件写入第二张软盘上,完成diskcopy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硬盘上的寄存文件用rm命令删除掉。系统默认使用标准输入文件和标准输出文件。

语法:dd [选项]

if =输入文件(或设备名称)。
of =输出文件(或设备名称)。
ibs = bytes 一次读取bytes字节,即读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skip = blocks 跳过读入缓冲区开头的ibs*blocks块。
obs = bytes 一次写入bytes字节,即写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bs = bytes 同时设置读/写缓冲区的字节数(等于设置ibs和obs)。
cbs = byte 一次转换bytes字节。
count=blocks 只拷贝输入的blocks块。
conv = ASCII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Il码。
conv = ebcdic 把ASCIl码转换为EBCDIC码。
conv = ibm 把ASCIl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
conv = blo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位转换成变动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转换为大写。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转换为小写。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
conv =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处理。
conv =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用NUL填充)。
例1:要把一张软盘的内容拷贝到另一张软盘上,利用/tmp作为临时存储区。把源盘插入驱动器中,输入下述命令:
$ dd if =/dev/fd0 of = /tmp/tmpfile
拷贝完成后,将源盘从驱动器中取出,把目标盘插入,输入命令:
$ dd if = /tmp/tmpfile of =/dev/fd0
软盘拷贝完成后,应该将临时文件删除:
$ rm /tmp/tmpfile
例2:把net.i这个文件写入软盘中,并设定读/写缓冲区的数目。
(注意:软盘中的内容会被完全覆盖掉)
$ dd if = net.i of = /dev/fd0 bs = 16384
例3:将文件sfile拷贝到文件 dfile中。
$dd if=sfile of=dfile
例4:创建一个100M的空文件
dd if=/dev/zero of=hello.txt bs=100M count=1

/dev/null,外号叫无底洞,你可以向它输出任何数据,它通吃,并且不会撑着!
/dev/zero,是一个输入设备,你可你用它来初始化文件。
/dev/null——它是空设备,也称为位桶(bit bucket)。任何写入它的输出都会被抛弃。如果不想让消息以标准输出显示或写入文件,那么可以将消息重定向到位桶。
/dev/zero——该设备无穷尽地提供0,可以使用任何你需要的数目——设备提供的要多的多。他可以用于向设备或文件写入字符串0。
$ dd if=/dev/zero of=./test.txt bs=1k count=1
$ ls -l
total 4
-rw-r–r– 1 oracle dba 1024 Jul 15 16:56 test.txt
eg:
$ find / -name access_log 2>/dev/null
创建特定大小文件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dd 命令。
dd if=“inputFileName” of=”outFileName” bs=”块大小” count=“块个数”
块大小可以使用各种计量单位
字节(1B) – c 字(2B) – w
块(512B) – b 千字节(1024B) – k
兆字节(1024K) – M 吉字节(1024M) – G

例:
dd if=/dev/zero of=test.file bs=1M count=10
在当前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大小为10M的文件test.file 内容全为0
/dev/zero 是一个字符设备,它会不断返回0值字节(/0).
如果不指定输入参数(if),默认情况会从stdin读取输入。如果不指定输出参数(of),默认情况会将stdout作为输出。
也可用 dd 命令来传输大量数据来测试内存的操作速度。

$ dd if=/dev/zero of=./testmm.file bs=10M count=10

记录了10+0 的读入
记录了10+0 的写出
104857600字节(105 MB)已复制,0.577581 秒,182 MB/秒

$ ll -h |grep ‘testmm.file’
-rw-rw-r–. 1 itudu itudu 100M 7月 16 18:14 testmm.file

文件类型:
一般文件: –
目录文件: d
字符设备: c
块设备: b
链接文件: l
套接字文件: s
管道文件: p

目录的读、写、执行权限意义:
读权限:允许读取目录中文件和子目录的列表
写权限:允许在目录中新建和删除文件或子目录
执行权限:可以访问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注意:dd 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测试结果,而且是连续 I/O 而不是随机 I/O,理论上文件规模越大,测试结果越准确。 同时,iflag/oflag 提供 direct 模式,direct 模式是把写入请求直接封装成 I/O 指令发到磁盘,非 direct 模式只是把数据写入到系统缓存就认为 I/O 成功,并由操作系统决定缓存中的数据什么时候被写入磁盘。

linux下dd命令详解

名称: dd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manpage 定义: convert and copy a file
使用方式:
dd [option]
dd –help
info dd
dd –version
输入或输出
dd if=[STDIN] of=[STDOUT]
强迫输入或输出的Size为多少Bytes
bs: dd -ibs=[BYTE] -obs=[SIZE]
语法:dd [选项]
if =输入文件(或设备名称)。
of =输出文件(或设备名称)。
ibs = bytes 一次读取bytes字节,即读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skip = blocks 跳过读入缓冲区开头的ibs*blocks块。
obs = bytes 一次写入bytes字节,即写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bs = bytes 同时设置读/写缓冲区的字节数(等于设置ibs和obs)。
cbs = byte 一次转换bytes字节。
count=blocks 只拷贝输入的blocks块。
conv = ASCII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Il码。
conv = ebcdic 把ASCIl码转换为EBCDIC码。
conv = ibm 把ASCIl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
conv = blo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位转换成变动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转换为大写。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转换为小写。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
conv =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处理。
conv =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用NUL填充)。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sync 把每个输入块填充到ibs个字节,不足部分用空(NUL)字符补齐。
—————————————————————-
认识下两个”伪文件”
/dev/null
位桶文件(bit bucket),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文件。是一个输出设备。
任何写入它的输出都会被抛弃。如果不想让消息以标准输出显示或写入文件,那么可以将消息重定向到位桶。把/dev/null看作”黑洞”. 它非常等价于一个只写文件. 所有写入它的内容都会永远丢失. 而尝试从它那儿读取内容则什么也读不到. 然而, /dev/null对命令行和脚本都非常的有用.
/dev/zero
是一个输入设备,你可你用它来初始化文件。
该设备无穷尽地提供0(是ASCII 0 就是NULL),可以使用任何你需要的数目——设备提供的要多的多。他可以用于向设备或文件写入NULL。
像/dev/null一样, /dev/zero也是一个伪文件, 但它实际上产生连续不断的null的流(二进制的零流,而不是ASCII型的). 写入它的输出会丢失不见, 而从/dev/zero读出一连串的null也比较困难, 虽然这也能通过od或一个十六进制编辑器来做到. /dev/zero主要的用处是用来创建一个指定长度用于初始化的空文件,就像临时交换文件.
————————————————————–
使用dd来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dd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测试结果,而且是连续IO 而不是随机IO ,理论上文件规模越大,测试结果越准确。

读性能测试

#time dd iflag=direct,nonblock if=/dev/sda2 of=/dev/null bs=8k count=8388608
因为/dev/sda2是一个物理分区,对它的读取会产生IO,/dev/null是伪设备,相当于黑洞,of到该设备不会产生IO,所以,这个命令的IO只发生在/dev/sdb1上,也相当于测试磁盘的读能力。
写测试
#time dd oflag=direct,nonblock if=/dev/zero of=/opt/iotest bs=8k count=8388608
因为/dev/zero是一个伪设备,它只产生空字符流,对它不会产生IO,所以,IO都会集中在of文件中,of文件只用于写,所以这个命令相当于测试磁盘的写能力。
读写测试
#time dd iflag=direct,nonblock oflag=direct,nonblock if=/dev/sda2 of=/opt/iotest bs=8k count=8388608

注:bs是一次io读的规模,理论上bs越大,所测得性能越高
count是读多少个”bs”,也可以写成count=16G
规避掉文件系统cache,直接读写,不使用buffer cache
iflag=direct,nonblock
oflag=direct,nonblock
iflag=cio
oflag=cio
direct 模式就是把写入请求直接封装成io 指令发到磁盘
非direct 模式,就把数据写入系统缓存,然后就认为io 成功,并由操作系统决定缓存中的数据什么时候被写入磁盘

  • 2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京天不下雨

thanks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