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开发流程

本文介绍了华为的IPD流程,包括六个阶段、跨部门协作、风险管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强调了市场导向和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24-5-6记录于PR办公室
在上一家公司做硬件产品经理的时候,Richard Li曾花费“巨资”请了华为前战略专家给我们培训,讲授IPD这门课的模式都很IPD,当时完全没重视,光想着不可能靠这个能把产品做好,这样做产品必定是一批人先死在内耗里了。遇事先反驳这个习惯对我来说可能就是10年中层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到现在重拾这个知识盲区的原因是BOSS上对研发管理者或者产品线负责人的要求多多少少提到IPD,所以…先搞起来!我一直是实用主义,饿了吃包子,渴了喝汽水,有毒的我不吃,违法的我不做。搞钱需要啥,我就搞啥。
以下是网上汇总的一些知识点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即集成产品开发,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华为的IPD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市场需求,将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以确保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和效率。

华为IPD流程分为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输出,以及严格的评审和决策机制。华为IPD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团队的协作和管理,实现产品开发的高效化和成功率的提高。

华为IPD还注重流程的优化和风险管理,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IPD流程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产品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概念
1.1解释:接收产品开发任务 → 概念决策评审的过程。
1.2目标:客户需求规格说明书,方案选择,实现技术路径,生产,测 试,验证,安装,服务的需求。
1.3输出:
TR1评审明确需求 & 评估产品机会与公司战略保持是否一致
1.4注意:不要只关注技术,市场人员进入,从产品成本,价格,可交付,外观,界面,性能,可靠性,可维护,可安装的方面对技术提出需求。从公司现有产品或者竞品对手的产品选择标杆。

2计划
2.1解释:对概念阶段的假设进行验证,通过与气压或者产品线达成“合同式”协议,获得授权。
2.2目标:
客户需求→功能需求→技术需求→技术方案的映射关系;
系统的规格定义,硬件,软件,结构,ID,工艺概要设计;
每个模块的资源配置;
公司,模块,详细到个人的三级计划时钟同步并签订绩效承诺;
长货期物料及核心元器件定制早期采购计划并控制风险;
详细的商业计划决定公司是否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开发,后续工作不允许失败,否则是决策的巨大失误;
2.3输出:
技术评审TR2,需求分解分配;明确设计规格;
技术评审TR3,概要设计(软件,硬件,结构,工艺);

2.4注意:
不要只关注方案设计,还要考虑资源投入;
将方案分成总体方案和分模块方案;
计划与人员绩效衔接起来;

3开发阶段?这个阶段与验证阶段有些不明白的地方
3.1解释:详细设计和系统集成,新产品工艺制造相关。
3.2目标:
模块详细设计;
模块功能验证;
系统功能验证;
系统集成测试;
系统功能测试;
3.3输出:
目标文档
3.4注意:文档和设计输出要保持同步更新

4验证阶段
4.1解释:指市场上的验证,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并为制造做准备
4.2目标:修改或者优化符合需求,验证产品,发布产品规格书和文档
4.3输出:
技术评审TR4,对各模块详细设计进行评审;
系统设计验证,对各个系统功能进行验证;
工程机制作,工艺,系统制造测试;
技术评审TR5,对工程机制造工艺进行评审;
SVT测试,BETA测试,系统认证和标杆对照测试;
技术评审TR6,对产品规模生产进行评审;
4.4注意:
测试要覆盖所有产品功能和需求;
缺陷跟踪,确保它们得到妥善解决;
对影响产品质量和进度风险评估,并制定响应应对措施;
在BETA的测试活动中,积极手机客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规格;
及时更新最终的产品规格书及相关文档,确保其与实际产品一致;
将验证过的知识经验转移给其它团队,方便后续利用;
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5发布阶段
5.1解释:针对制造准备计划进行验证&评估市场发布计划进行修改
5.2目标:
完成产品早期客户的总结;
完成产品的定位,定价策略,商标及命名;
完成产品的宣传策略;
完成产品的推广策略;
发布产品制作足够数量的产品满足客户在数量,性能,功能,成本方面的需求;
5.3输出:
制造评估报告,计划,生产线设置,工艺,产能等;
市场发布计划评估,发布时间,地点,推广渠道;
产品定位和定价,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品牌推广,制定产品的商标,命名,宣传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形象;
客户反馈收集,改进和优化方向;
产品供应和配送,确保数量和及时制造并送达到客户手中。
5.4注意:
生产力和质量控制;
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分析;
客户培训和支持;
发布后的跟踪和评估;
供应链管理,协调供应商合作伙伴,物流配送;
法规和合规性,符合标准,避免法律风险。

6生命周期管理
6.1解释:加强产品的运营管理,收回公司在新产品研发的投入,抢占市场份额,获取利润,实现项目业务目标。
6.2目标:
产品稳定生产→产品生命终结内对产品进行管理;
对产品进行分类,A,B,C类更改。
6.3输出:
团队交接并召开启动会,对产品开发进行总结,留下部分研发成员进入LMT小组进行产品优化或更改;
销售,服务;
产品经营分析,监控;
产品生命终止决策和评审;
产品总结,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总结。
6.4注意:
客户满意度;
市场需求,竞争,调整产品;
成本控制;
风险管理;
知识成果转化,专利落地;
法规;
资源规划。

以下为个人总结,不见得对:
1做事前先做好人,尊重团队信任团队。多做评审多总结,切记张嘴就来。
2跨部门协作最好前先获取授权,求人办事先说几句好听的,别装逼。
3供应商的风险很难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做好跟进,别憨憨的认为做了甲方就一定是爸爸,供应商撂挑子的例子太多了。
4开发团队进度,跟进到周,绩效锁定到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业务。绩效可以和奖金关联,绩效不好的可以直接辞退,但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上要始终保持融洽,尊重团队的每个成员。
5激励每个月一次比每年一次效果好太多。
6再小的公司,再小的团队,做事前,先把职能和目标定好。
7组织和产品两个圈要一起练,组织练成大号,才能支撑产品持续好。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IPD-Lite流程、IT项目管理、敏捷开发和方法论的查询。首先,用户提到了IPD流程变革,并引用了相关案例,说明他们对IPD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希望了解更轻量级的版本,即IPD-Lite。我需要先明确IPD-Lite的定义、核心要素以及与敏捷开发的结合方式。 接下来,用户可能希望了解IPD-Lite在IT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如何结合敏捷开发。这需要我整理IPD-Lite的关键步骤,比如需求管理、跨职能团队、迭代开发等,并说明它与传统IPD的不同之处,比如文档精简、决策流程简化。 然后,我需要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可能是在寻找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实施IPD-Lite,或者比较不同方法论的优劣。因此,生成的问题需要涵盖实施步骤、与传统方法的对比、适用场景以及常见挑战,这样用户能全面了解相关信息。 同时,用户提到的引用资料指出敏捷与IPD的融合存在争议,这可能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阻力或需要平衡不同方法。因此,在回答中需要提到这些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如文化转变和工具支持。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并引用相关文献。生成的示例问题要帮助用户深入探索IPD-Lite的各个方面,满足他们的潜在需求。</think># IPD-Lite流程解析与应用 IPD-Lite(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Lite)是IPD(集成产品开发)框架的轻量化版本,主要面向中小型IT项目或敏捷开发场景,强调快速响应需求变化与降低流程复杂度。其核心特点如下: ## 一、IPD-Lite核心要素 1. **轻量级需求管理** 通过用户故事地图(User Story Mapping)和MVP(最小可行产品)定义核心需求,减少文档冗余[^1]。 2. **跨职能协作机制** 组建产品经理+开发+测试的“铁三角”团队,每日站会同步进度,取代传统IPD的阶段性评审。 3. **迭代式开发流程** 采用$$T_{cycle} = \frac{需求池规模}{团队吞吐量}$$模型动态调整迭代周期,支持需求变更插入。 ## 二、IT项目管理中的实施步骤 ```mermaid graph TD A[需求结构化] --> B[优先级排序] B --> C[2周迭代开发] C --> D{用户验收} D -->|通过| E[版本发布] D -->|拒绝| F[缺陷修复池] ``` *注:相比传统IPD,省略TR(技术评审)环节,通过自动化测试保证质量* ## 三、与敏捷开发的融合实践 | 传统IPD | IPD-Lite | 敏捷开发 | |------------------|--------------------|------------------| | 6阶段门控评审 | 3阶段快速验证 | 持续交付 | | 详细需求文档 | 用户故事+验收标准 | 看板任务卡 | | 年度版本规划 | 季度路线图 | 迭代计划会议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老秦和梁思考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