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系统中有两种标准合同类型:MK和WK(并不是说只有这两种,而是本文只探讨这两种)。合同里的行项目有两个:M和W(同样,本文只探讨这两个)。按标准定义,MK和WK表示数量合同和价值合同,M和K分别表示物料未知和物料组。
经测试,其实际效果是这样的(标准系统):
1. MK+M:数量必输,价格必输
2. WK+M:数量非必输,价格必输
以上结果证明:M表示“物料未知”,隐含的意义是价格确定。即“均价商品”。有点类似于两元店里买东西。
3. WK+W:只需要输入物料组。甚至单位都不必输。
以上结果证明:W表示“物料组”,其数量、价格等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物料组和总金额。
4. 无论是W还是M,如果订单上输入的物料的物料组与合同不同,系统都会给出警告消息(应该是默认的)。说明物料组这个东西也啥都不是。
5. 在项目类别为空的时候(常规对库存采购),MK需要输入数量和价格,而WK只需要输入价格。
6. 在做采购订单的时候,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超出合同范围,系统都给出警告消息(不区分合同类型)。
7. 按价值区分批准策略或者计算订单总金额是否超出的时候,如果合同抬头上输入了总金额,系统会以此金额为准;如果没有输入总金额,系统会使用项目金额的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