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体验及总结——微信

微信作为腾讯步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平台性赢家,坐拥QQ已经拥有的3亿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无疑是一个成功。张小龙所带领的微信团队在腾讯内部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在现在的产业变革中有赶超腾讯内部王牌产品的趋势。
一直关注微信的每一个动作,微信1.0,语音是基础,微信2.0,加入了群聊。微信3.0加入了陌生人交友。微信4.0,开放平台,微信4.3,引入了公共账号平台,微信4.5,实时对讲,语音助手等,彻底的从一个单纯的沟通工具转变为一个移动平台,这个平台上囊括了多种产品形态,从社交到购物,再到O2O,更多的时候,微信承担了一个渠道的角色。


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宣布微信在O2O方向的布局。紧接着,腾讯生活电商部的戴志康也在财付通沟通会上发表演讲,阐述了“二维码+账号体系+LBS+支付+关系链”给线下商家带了的改变:通过与财付通的绑定,微信将通过二维码识别,把商家和用户建立起联系,形成“熟人”形式的SNS设计平台。财付通通过与微信的合作,未来将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向好友转账;而二维码扫描与支付的结合将能够使用户实现“即拍即买”。从用户到价值,微信在不断探索着自己的方向。

在功能来说:
  • 4.5版本让微信有了群聊实时对讲的功能,这给三大运营商的身上又插了一刀,再加上微信固有的语音信息功能,微信在实时双向语音的最终追求上又迈进了一步。三大运营商在市场方面招架之力不多,但必定会在适当时候在工信部等监管层面寻求对微信的遏制,因此微信现在距离实时双向语音服务只差一步,但迟迟不敢越雷池一步。未来的虚拟运营商拍照如果给了腾讯直接提供实时语音通话的空隙的话,那将是三大运营商的业务灾难。
  • 微信从4.0版本发展朋友圈,新浪微博以密友应对,从4.2版本开始,微信公众平台隆重登场,去年8月份面向媒体、企业等第三方的公众平台的公众号开始红火。对于微信自媒体来说,发展用户需要更高质量的内容,不骚扰并聚集用户,难度比微博发展用户更大,但用户质量和影响力要更高。
  • 坐拥巨大资源的QQ,移动QQ本应该是移动互联网龙头,但张小龙团队以独立团起事,微信从导入QQ好友起步,再加上QQ离线信息,摇一摇,朋友圈等,一步步将QQ的腾讯内部各种平台论文CP和SP,再沦为管道。
  • 从4.5版本看来,微信开始了大规模平台扩展的阶段,除了一下子上线多个功能——如实时语音、音乐、语音提醒,微信还开放了语音、视频和位置三大接口。“少即是多”已经被“平台入口”的思路所取代,这些都能产生大量的社交和消费行为。

从推广来说:
要在微信上做推广,找草根大号资源,推送图文信息,发送自己活动页面是可以的,就算不做活动,开通公众账号,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一个新的信息发布,客户沟通渠道也是必须得,若是LBS和地理位置相关的客户,可以借助个人微信账号,集中对活动目的地周围的人进行打招呼推广。



亮点的功能:

  • 扫描登录网页版。
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入网页版,这样提供了移动与PC之间的衔接,这种做法相当的聪明,首先用户只需要在移动端找到“登录网页端”这样的接口,即可打开摄像头,扫描网页版的二维码,确认       之后即可进入网页版,而移动端的微信信息已经移入到网页端。

CSC模式为:web客户端—>服务端(腾讯)<—iphone客户端
认证步骤:
打开微信网页版,在浏览器生成一个web客户端,此客户端并未任务授权,但服务端给它生成了一个唯一标识码UUID,监听服务端登录请求;iphone客户端点击[登录网页版]时,实际上此时客户端是登录了且有访问授权码access_token,扫描网页二维码,获得UUID,将access_token与UUID编码后,传自腾讯服务端,服务端生成登录授权码,通知正在监听中的网页客户端;网页客户端通过侦听器获得授权码,往服务器请求用户信息,完成登录过程。

  • 摇一摇(找人、找音乐)。
张小龙团队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所得出来,手势动作在人类肢体动作中是最经常用到的,本着“少即是多”的原则,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的摇晃动作作为入口,用户在摇晃后可以得到一个同时间摇晃手机的微信号,可以选择打招呼或是加为好友。这样的做法免除了地域的隔阂,只要误差在3s以内的同时摇晃手机的微信号都可以被捕捉到。这其实是QQ中找人的升级版,降低了准确性,但增加了偶然性、冒险性,这对于当今压力巨大的白领以及学生人群,无疑是正中下怀。4.5版本增加了摇一摇找音乐的功能。

  • 导入通讯录好友。
这个功能可谓是微信的第一刀,与导入QQ好友不同的是,通讯录里的是用户真正联系的人群,这样就拥有了固定的实名联系群体。

  • 朋友圈。
它提供给了用户一个展示盒分享自己生活的地方,虽然它仅仅是一个二级功能,但却很轻易的撬动了人们的这个习惯。因为有了朋友圈,我们想分享,所以我们更新自己的个人相册,朋友们就会来看我们的相册,而相册有让在“详细资料”四个字后面我们更加的活灵活现起来,也会有更多的朋友愿意来交流,一个完美的闭环就形成了。
谷歌最开始退出Google+的时候有一个功能很亮,圈子功能,这个功能的特点是,你可以为自己的朋友分圈子,如家庭圈子,工作圈子,朋友圈子。你自己的每个更新都可以决定在哪个圈子发布,这样就只有你发布圈子中的朋友能看见。这是一个很有需求的功能,但Google+却没有做好,因为这个功能很麻烦,作为用户必须思考哪个人是哪个圈子的,而且如果某天他可能不适合在这个圈子了,还得把他拿出来。所以这个功能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

而微信的朋友圈在这里借鉴了Google+的圈子功能,但做了改进,Google+是在人们分享前区分圈子,而朋友圈则是在分享完后区分圈子。首先默认下,你发布的照片你的所有朋友都是能看见的,甚至陌生人也能看到。你可以单独操作某个人不让他看见,或者批量不让某几个人看到,就是把某几个人踢出你的朋友圈,这里是“圈”的一个表现。另外你的朋友可以评论或攒你的照片,但是只你和评论你照片的朋友共同的好友能看到他的评论,也就是说你去看朋友的照片,你绝对不会看到一个你不认识的人的评论,你只会看到熟人的评论,并且和他们玩接楼游戏,这完全是符合熟人社区的设计的,也就是圈子的概念。

  • 公众微信号。
4.0版本开放公众微信号后,大部分主流媒体,网站,机构都纷纷注册,为得就是在微信圈中拔得头筹。与此而来的便是大众接收到的骚扰、甚至垃圾推送信息。微信在开放这一平台之前,并没有对此做过多的考虑导致开放初期用户的流失。
对于我来说,并非真的讨厌公众账号,只是讨厌他们被放错了地方。我非常欣赏公众账号这个产品的逻辑,在传播特性上它即实现了一对多的广播式传播,同时又具备双向反馈的能力,而且能够利用html5技术创造出丰富的交互方式,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全天候追踪到个体用户。同时具备这这四个特点的产品,公众账号应该是第一个。公众账号无法主动添加用户,都是用户自愿手动查找并添加到公众账号,这也是微信团队最初创立公众微信号的初衷,“微信是服务,不是骚扰”。

我其实更希望商业类的公众账号能够放在一个独立的app里,而不是搅合在微信app里面,理由如下:
1.商业类公众账号会影响微信app的客户体验。
2.在微信app里,商业类公众账号会受到微信本身产品形式的限制,难以突破“对话框”这个形式。这个限制使得要么委屈求全,利用“回复xx就可以xxx”的原始方法来做一些原始的产品,要么就是跳转到一个wap或者html5的页面去,在那里完成服务,但是这样微信这个产品的优势就没法被发挥出来了,微信成了一个移动端浏览器,体验也不如原生app来得流畅。
3.在微信里用户没有办法统一管理商业类公众账号。比如假设我有10个餐饮类公众账号、5个品牌类公众账号、8个零售类公众账号,在微信里我怎么对他们进行管理?我能否把我所有的消费记录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记录?我能不能把我所有的会员卡、优惠券、积分放在一起进行管理?我想这样的功能是用户非常需要的,也是O2O产品的一个最基本价值所在。以张小龙的简单就是美的哲学,他不会容忍这样的功能出现在微信里。而我作为一个用户,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功能在一个聊天软件里。
4.独立app有利于理顺微信的运营。最近行业里传说腾讯内部关于微信的商业化发生了比较激烈的部门间利益冲突,我无法判断真假,但从逻辑上判断,利益冲突迟早会发生。如果把商业化的产品做成独立app,独立进行运营,那么在管理上可以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大家自己的孩子自己抱,该合作的地方就合作,挺好。


商业价值:
  • 它给了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ID——微信号,我们利用它来记录我们的行为,商业机构利用它来找到我们(以前最重要的ID是手机号,再以前是email地址和通信地址)。微信让UV、手机号、email等“数据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人。做过精准营销的都知道,你从数据库的那一堆手机号、email地址里,是根本看不成一点个性来的,那又谈何精准呢?不过是借用一个概念罢了。而微信账号,则让ID有了人性,你知道他是男是女,哪里的人。更重要的是,未来它会成为一个像手机号一样的通用ID,这就具备了建立用户数据库的可行性。
  • 它创造了公众账号,这既解决了线下商家的数字身份问题,又解决了传播模式的问题(一对多、互动反馈、富媒体、移动化),微信商业模式的探索基本是基于此而出发的。
  • 它为信息的流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自由度,我们可以迅速而方便的与好友进行联络,这为信息流、现金流的流动创造了条件。
  • 微信可以用微信号来定位个人,用公众账号来定位商家,全面记录个人和商家之间的交易就,从而形成一个“消费云”。利用这个云,微信可以为个人提供消费信息管理、积分等服务,为企业累计交易数据、客户数据、提供CRM服务。


营销:
自微信推出公共平台后,微信营销一直是业界的一个焦点话题。微信4.5公众平台的接口中,增加了一个“事件推送”,即用户进入微信会话时,微信会向相关的第三方系统推送”用户进入“的消息,告诉第三方系统谁来和你会话了。这在技术上只是增加了一个接口,但在营销方面来看确实前进了一大步。利用这个接口有望突破以往公众平台的两个致命限制:手工准备内容和被动回复。因为有了这个接口,可以不用事先在公众平台上准备内容,而是在客户进入微信会话时,收到微信平台发来的”用户进入“时,根据进入会话的用户是谁来确定向用户推送的内容。

比如:在这个前提下,让我们来办一份《北京日报》的微信。72岁的北京老人李大爷打开微信,点击《北京日报》的微信号,微信平台告诉《北京日报》消息:李大爷进入。于是,李大爷收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北京日报》,时事版上没有一、二号首长的行踪报道,只有他关心的台湾见闻;社会版上没有各种乱象,只有他曾奉献青春的新疆喀纳斯的社会新闻;天气也不是统一的北京天气,而是他小孙子所在的波士顿小镇子的天气……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北京日报与李大爷在长期的微信往来的逐渐理解李大爷、以李大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服务,它根本上区别于传统媒体。
实际上,微信真正使得精准影响从可能性变成了可行性。

补丁:
当”骚扰“和”信息过载“有了出现的苗头之后,微信团队除了继续做线下推广和线上营销之外,产品上也做了点事情:把公众号的信息全部做成”不提醒“,接收不接受你可以选,但接收到了也不弹出提醒,你自己进去了才能看到。事实上,这个处理是有效的,用户的反感度降低了不少。当然公众好的效应就弱了一些,但弱的并不多,或者说弱的只是实时性。
不过我觉着这是最初设计的失误,产品设计在最初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而不是问题出了才想补救措施。
好友信息是及时的通信需求,需要及时的Push,朋友圈的相册更新是状态同步的需求,无需及时的Push,同样的公众号是关注需求,及时Push的需求不高不普遍。
不管怎样,把好友信息和公众号信息混在一起可能造成”骚扰“的这个问题,优化方案还真得是在信息是否提示,是否接收上想办法,目前这个补丁显然打的有点浅,需要在这个方向上拿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结语:

最后不管怎么说,微信的发展之快之迅猛让人瞋目。只不过,不管是人还是产品,当你什么都还没有的时候,选择是最简单的,当你有了一些东西之后,选择将越来越困难,而那个时候你不得不做很多很多的选择。微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框架,但一样避免不了得选择一些东西而放弃一些东西,做一些更大胆的改变。

”虽然微信已经3亿用户了,但是你和你的微信始终是独一无二的“。这句话是微信在2013年的问候语,也是今后微信营销的精髓。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