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s和B/s的区别,暨各种主机接口的WIFI透传模块实际透传速度的评估姿势

文章解释了WIFI模块的实际透传速度远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包括波特率与实际传输速度的关系、串行口波特率的理论值与实际系统波特率的差异、UART和SPI接口的限制等。建议评估WIFI模块时考虑实测的“实际有效”速度,而非仅依赖理论值。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问题】 “我买的模块参数指标,明明标注为8MBPS,但是为何实际的速度还不到100K字节每秒?”

常常遇到有朋友向我们陈述这样的经历:有许多淘宝卖家依据其模块上主芯片的串口波特率的理论值可到Mbps而号称“高速”透传,或者有的SPI模块的SPI频率可以到8MHz而而号称有高速,并简单地除以8/9/10来声称其透传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字节每秒。但买回来后发现发现实际的透传速度只有小几十K甚至十几K字节每秒,远远满足不了自己做高速透传的期望要求。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因为(1)WIFI模块的主芯片波特率标称的理论最大值,不代表布线后所能达到的实际波特率;(2)所谓的“串口波特率” 或 “SPI频率”实际值,不代表数据的“有效”传输速度,不能简单地根据波特率除以8/9/10来得到实际有效的通信速度。

 

为什么主芯片所标称的理论最大值,不代表实际系统所能达到的波特率呢?

这是因为,当波特率提高后,走线(包括单片机主机上的和模块上的布线、连接器等)优劣对串行口(这里的串行口,包括UART串行口即常说的串口、SPI串行口等各种串行口)的高速通信会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串行口通信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虽然模块上的主芯片理论值可能支持数Mbps的波特率,也需要主机端单片机的配合,假设主机端单片机选型最大只能支持460800bps的UART串口波特率,那么即使模块本身可以支持更高到Mbps的串口波特率,系统的串口波特率也会上不去。同样的道理,对于SPI串行数据,主板上所能支持的实际的SPI频率,也不一定是该款单片机SPI的理论数值。

 

那又为什么,实际系统可以达到的串口波特率(单位bps)除以8/9/10,不代表实际的有效通信速率(单位Bytes/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