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故事【20】

桌面出版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我们“奔腾”级的PC 机上,谁没有安装过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呢?然而,开发Photoshop 的阿杜比(Adobe)公司,不仅是闻名于世的图形软件供应商,而且用他们的PostScript 语言发动过一场桌面出版印刷革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计算机工业领域。
1982 年,41 岁的约翰·沃洛克(J.Warnock)和查尔斯·吉斯克(C.Geschke),在硅谷圣何塞创立了Adobe 系统公司。他们和3com 公司梅特卡尔夫、为微软开发出大量应用软件的西蒙尼、首创视窗和图形用户界面的阿伦·凯等技术大师一样,都出自于施乐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
沃洛克是美国犹它大学毕业的电子工程博士,到PARC 工作前,曾担任过数学教师,后来在阿莫斯研究中心任职,从事用超级电脑进行天气预报等工作。有趣的是,根据沃洛克自己的回忆,他直到读中学9 年级时,代数考试仍不及格。
有一次,学校组织智商测试,测试主持人询问他今后打算干什么工作?他想了想回答道:“或许,我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主持者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测试结果表明,在工程学领域,你成功的概率几乎是零。”
“成功概率为零”的沃洛克,恰恰在工程学领域获得伟大的成功。来到学术氛围极其浓厚的PARC,他首先承担了交互图形和打印系统设计,并编写出一个飞行模拟软件。他还与同伴吉斯克一起,发明了一种名叫Interpress 的“页面描述语言”(PDL),他们感到,这种语言有可能帮助解决PC 电脑打印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PC 电脑连接打印机需要加载打印驱动程序。问题在于,不同的打印机需要不同的驱动程序。此外,PC 与打印机之间的“语言障碍”不允许打印整个页面;能够一次打印的只有文本字符,不能同时打印图形,即无法打印出你在屏幕上看见的全部东西。沃洛克和吉斯克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设计专用PDL 语言,以便任何型号的打印机都能实现“所见即所得”。
令人费解的是,施乐公司并不支持他们的创意,拒绝引入Interpress。沃洛克和吉斯克只好下决心离开PARC 自行创业,从而建立了Adobe 公司。作为一个初创的小型软件公司,他们选择了苹果公司为合作伙伴,首先为该公司制造的麦金塔(Mac)电脑,而不是为IBMPC 兼容机发展打印处理软件。这是因为当时麦金塔电脑采用摩托罗拉68000 微处理器,内存达1M,比诞生不久的IBMPC 性能高出一个数量级。1985 年,苹果公司率先推出售价为7000 美元的激光打印机LaserWrite,沃洛克他们则为这种高质量打印机配置了一种新的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这种语言用编码来描述页面,以数学方式描述字形轮廓,而不需要海量储存全部字形字库,并且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可方便地实现阴影、镜像、拉伸和压缩等多种变形。同时,它只需要采用一种驱动程序就适用于多种打印机,PostScript 拥有与平台无关的优越性能。
由于正确选择麦金塔电脑为平台,1984 年,刚成立两年的Adobe 公司年收入即达到200 万美元,其中68%来自苹果公司。Mac 电脑配上PostScript 支持下的激光打印如虎添翼,很快就风靡商业领域和办公领域。人们突然发现,他们再也不必去印刷厂胶印产品说明书、广告和公文,在办公桌上就能自己印刷出美仑美奂的高质量出版物。当1986 年PostScript 语言在激光照排机上实现时,新闻媒体开始惊呼:Adobe 公司和苹果公司创建了一个全新的产业——桌面出版业。直到1987 年,Adobe 公司才同意把PostScript 授权给IBM、DEC、HP 等PC 兼容机厂商,这也是为什么到了PC 机已经发展到奔腾Ⅲ的今天,苹果电脑依然在印刷排版行业占据优势地位的缘由。难怪乔布斯在“回归”苹果公司时自豪地说,如果苹果公司不存在,《时代》周刊将不能印刷,70%的报纸将无法出版发行……
阿杜比公司目前已是仅次于微软和甲骨文(Oralce)的第三大软件公司。PostScript 被用于270 多种产品,不仅早已是事实上的标准,而且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定为标准页面描述语言。阿杜比公司还拥有一系列软件产品,包括人们熟悉的Illustrator、PageMaker、FrameMaker、Premier、Photoshop和Acrobat 等等。
沃洛克依然担任着阿杜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这位中学代数考试不及格的博士用PostScript 证明了他的数学天才。他曾恢谐地讲:“我想对孩子们说,除了我之外,爱因斯坦9 年级数学考试也不及格,牛顿也是几何考试不及格。所以,考试不能说明发明者或成功者今后的前途,学生们完全可以怀疑别人告诉他们的事情。”

下棋的机器

电脑下棋,或者称为计算机博奕,历来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说来你也许不信,早期人工智能的研究实践,正是从电脑下棋发端;人工智能的第一大应用成就,就是发展了能够求解难题的下棋程序。先驱者们曾认真地表明过他们的信念:如果能够掌握下棋的本质,也许就掌握了人类智能行为的核心。
我们曾介绍过英国科学家阿兰·图林,不仅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理论的奠基人,在电脑下棋方面,他也进行过开创性的尝试。
与爱因斯坦的业余爱好相同,图林对下象棋情有独钟,他认为国际象棋是少数几种他未能精通的智力活动之一,因此他毕生热爱这项活动。1950 年,图林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被指定为该大学自动计算机项目负责人。在这里,他继续对电脑下棋进行理论探究,在一篇论文《数字计算机用于竞赛:象棋》中,图林初步论述如何编制计算机下棋程序,详细讲解了机器同一名中等水平棋手实际对局的走法。然而,那时的电脑还不足以用来支持图林的理论,于是,“愚笨”的图林竟然想到去发明“一台”纸上下棋机,以验证自己的设想。“纸机器”实际是一种程序算法,即每一步棋都用人工手算后决定实际着法。比如,你把“兵”向前移动一步后,图林就按事先拟定的算法费力地在纸上计算大约半小时,然后才决定是走他的“马”还是走“车”来对付你的“兵”。用他的“纸机器”,图林津津有味地向曼彻斯特大学的同事们挑战。
就在这一年的10 月,他的另一篇划时代论文发表。论文题名为《计算机与智能》,被重新汇编入书时更名为《机器能思维吗?》(Can a Machine Think?)。论文首次从行为主义角度给出了人工智能的定义,他写道:“我的论点是,与人脑活动方式极为相似的机器是可以制出来的。这些机器有时会出现错误,但有时它们也会提出非常新颖的语句,而且总的来说,它们输出的东西将与人脑输出的东西同样值得注意。”这篇论文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宣言书”,它引来的惊雷,今天还在震撼着电脑的世纪。从此,人们更愿意把阿兰·图林称作“人工智能之父”。
更有趣的是,图林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图林试验”,试图让机器模仿人来回答某些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判断机器是否具备智能。他设想了一种“问”与“答”的模式:观察者通过控制打字机向两个试验对象通话,其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观察者和试验者之间相互隔离,不能看见对方。试验要求观察者不断提出各种问题,根据回答来辨别哪一个是人,哪一个是机器。图林还为这项试验亲自拟定了几个示范性问题,其中就有人机对话下象棋的段落:
问:请给我写出有关“第四号桥”主题的十四行诗。
答:不要问我这道题,我从来不会写诗。
问:34957 加70764 等于多少?
答:(停30 秒后)105721.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我在我的K1 处有棋子K;你仅在K6 处有棋子K,在R1 处有棋子R。现
在轮到你走,你应该下那步棋?
答:(停15 秒钟后)棋子R 走到R8 处,将军!
图林指出:“如果机器在某些现实的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至提问者在相当长时间里误认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被认为是能够思维的。”他预言说,随着机器智能的发展,本世纪末将会出现这样的机器。
然而,半个世纪过去后,仍然没有一台电脑真正通过了“图林试验”。1993年11 月,美国波士顿电脑博物馆聘请了10 位没有受过电脑训练的市民充当裁判,再次冲击“图林试验”。历经3 小时对话,居然有4 个软件骗过了至少1 位裁判,它们侃谈的话题分别是人际关系和大学生活等。程序编制者解释说:参赛软件都是围绕特定的话题先存入了许多问题和答案,机器根据裁判提问中的关键词对号入座,摹仿人作答时的语气来“欺骗”裁判。科学家一致认为,若完全不规定话题,智能电脑还要走很长的路程。
图林开创了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人工智能,虽然他当时并没有明确使用这个术语。把以他名字命名的“图林奖”获奖者作一统计后就会发现,许多电脑科学家恰好是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例如,明斯基、麦卡锡、纽厄尔和西蒙都获得过“图林奖”,正是这些人,在达特默斯会议上正式催生了人工智能(AI)这门新兴学科。

后面将要讲到AI,所以这篇就不水那么多章节了

  • 20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