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

目录

          Python的GIL(Global interpreterLock)

全局解释器锁GIL设计理念与限制

 GIL运行流程:

多线程使用


重点提前:

那python的多线程是不是不存在? :多线程是存在的。

那到底我们还能使用多线程不呢? :可以使用。

  • I/O操作比较密集时,可以适当的 使用多线程,充分利用CPU的性能。因为当执行 I/O 操作时,CPU会处于空闲的状态,这是就可以切换到其他线程,更好的利用 CPU 工作。

Python的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

  • 全局解释器锁致使python 多线程任务不能利用多核的 元凶,

全局解释器锁GIL设计理念与限制

  1. GIL的设计简化了CPython的实现,使得对象模型,包括关键的内建类型如字典,都是隐含可以并发访问的。锁住全局解释器使得比较容易的实现对多线程的支持,但也损失了多处理器主机的并行计算能力。
  2. 同一进程中假如有多个线程运行,一个线程在运行python程序的时候会霸占python解释器(加了一把锁即GIL),使该进程内的其他线程无法运行,等该线程运行完后其他线程才能运行。如果线程运行过程中遇到耗时操作,则解释器锁解开,使其他线程运行。所以在多线程中,线程的运行仍是有先后顺序的,并不是同时进行。
  3. 在做I/O操作时,GIL总是会被释放。对所有面向I/O 的(会调用内建的操作系统C 代码的)程序来说,GIL 会在这个I/O 调用之前被释放,以允许其它的线程在这个线程等待I/O 的时候运行。如果是纯计算的程序,没有 I/O 操作,解释器会每隔 100 次操作就释放这把锁,让别的线程有机会执行(这个次数可以通过 sys.setcheckinterval 来调整)如果某线程并未使用很多I/O 操作,它会在自己的时间片内一直占用处理器(和GIL)。也就是说,I/O 密集型的Python 程序比计算密集型的程序更能充分利用多线程环境的好处。

 

计算密集型任务(CPU-bound) 的特点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占据着主要的任务,消耗CPU资源,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比如复杂的加减乘除、计算圆周率、对视频进行高清解码等等,全靠CPU的运算能力。这种计算密集型任务虽然也可以用多任务完成,但是任务越多,花在任务切换的时间就越多,CPU执行任务的效率就越低,所以,要最高效地利用CPU,计算密集型任务同时进行的数量应当等于CPU的核心数。

计算密集型任务由于主要消耗CPU资源,因此,代码运行效率至关重要。Python这样的脚本语言运行效率很低,完全不适合计算密集型任务。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最好用C语言编写。

IO密集型任务(I/O bound)的特点是指磁盘IO、网络IO占主要的任务,CPU消耗很少,任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O操作完成(因为IO的速度远远低于CPU和内存的速度)。

IO密集型任务执行期间,99%的时间都花在IO上,花在CPU上的时间很少,因此,用运行速度极快的C语言替换用Python这样运行速度极低的脚本语言,完全无法提升运行效率。

对于IO密集型任务,任务越多,CPU效率越高,但也有一个限度。常见的大部分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比如请求网页、读写文件等。

对于IO密集型任务,最合适的语言就是开发效率最高(代码量最少)的语言,脚本语言是首选,C语言最差。

 

 GIL运行流程:

在多线程环境中,Python 虚拟机按以下方式执行:

  • 1. 设置GIL
  • 2. 切换到一个线程去运行
  • 3. 运行:
  •     a. 指定数量的字节码指令,或者
  •     b. 线程主动让出控制(可以调用time.sleep(0))
  • 4. 把线程设置为睡眠状态
  • 5. 解锁GIL
  • 6. 再次重复以上所有步骤


GIL解决方法

  • 使用多线程,多进程中因为每个进程都能被系统分配资源,相当于每个进程有了一个python解释器,所以多进程可以实现多个进程的同时运行,缺点是进程系统资源开销大


 

 

自己结合网上的资料,和自己所学总结,如有不对,望请指教。

参考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