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ID-3:Deeply learned face representations are spars, selective, and robust 笔记

此篇论文同样由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教授团队于2014年发表
论文链接: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3A%28107f066157bf469540490ec52b0e65cd%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arxiv.org%2Fabs%2F1412.1265&ie=utf-8&sc_us=5787535078988981639

1.研究问题

在DeepID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网络和结果,并分析网络神经元的特性。

2.此文工作

2.1 网络结构及改进

这里写图片描述
相比于DeepID2的改进:
 四个卷积层都增加到128个特征图
 特征输出增加到512维
 验证信号作用于每一个max-pooling 层特征
 训练数据增加到1.2万个身份29万张图
 DeepID 为所有max-pooling 层特征相连
 有非常多的patch, 仍然选取25个patch

2.2 实验与讨论

2.2.1 实验结果(LFW 99.47%)

这里写图片描述这里写图片描述

2.2.2 适度稀疏与二值性

DeepID2+ 对每个人的人脸,最后的DeepID 层都大概只有半数的单元是激活的,半数为不激活的。不同的人,激活的单元不同。基于此性质,使用阈值将输出的512维向量进行二值化处理,发现进度降低有限。二值化的好处:通过计算汉明距离就可以进行检索,计算加快。
这里写图片描述

2.2.3 特征区分性

存在某个神经元,只使用普通的阈值法,就能针对某个人得到97%的正确率。不同的神经元针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性别、年龄都具有很强的区分性。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2.2.4 遮挡鲁棒性

在训练数据没有被遮挡的情况下,DeepID2+ 具备对遮挡的鲁棒性,两种遮挡方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3.总结

进一步改进了DeepID 系列,精度进一步提高。并且探讨验证了输出神经元的适度稀疏性、特征区分性和遮挡鲁棒性。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