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这东西,虽然理论上越多越好,但其实它也有个上限,不是你想交多少就能交多少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公积金有个保底限高的政策,就是缴纳公积金有个最低和最高的标准。最低不能低于本市的最低月工资标准,最高也不能超过本市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而且,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也有限制,一般是在5%到12%之间。所以,就算你的工资再高,公积金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涨上去。
不过,公积金多了,好处那可是实打实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数一数,公积金到底有什么作用?
首先,公积金可以用于贷款买房、建房或者大修房屋。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可比商业贷款低,现在公积金贷款首套只要2.85%的利率,而商业贷款得3.25%左右。公积金越多,你能贷到的款也就越高,当然,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有个总的限额。就拿深圳来说,公积金贷款的限额还是挺高的。如果夫妻双方都在深圳缴存公积金,那贷款最高额度能达到126万元;要是只有一方缴存,那最高也能贷70万元。这在大部分城市,基本上买房是够用的了。
其次,公积金还能用来还贷款的月供或者交租金。如果你已经贷款买房了,那用公积金来还月供可方便了,现在都可以直接对冲,都不用你自己操心。比如,你每月公积金进账只有2000元,而贷款月供每月需要3600元,那你还得从工资里拿出1600元来补足。如果你的公积金缴存基数比例过高,每月进账有4000多元,而贷款月供每月只需3600元,还完月供还400多余额,这能大大减轻生活压力。有些朋友可能还没买房,但别担心,公积金也能用来交房租。在深圳,符合租房提取条件的职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上服务大厅就能自主办理租住住房提取业务,非常方便。
再来说说,公积金其实也算是个人收入的一种,是可以提取出来使用的。当然,正常情况下公积金是有使用限制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离休、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或者出境定居等等,都是可以全部取出账户中的公积金。有些地方,甚至还可以用公积金来支付大病治’疗费用。
既然公积金这么多用途,那么,公积金缴存比例到底是缴存5%还是12%会对自己比较好呢?
咱们先聊聊这5%和12%的比例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公积金缴费比例就是看你每个月愿意从工资里拿出多少来存公积金。但这里说的工资,不一定是你全部的收入,可能只是基本工资。
那5%和12%有什么不一样?首先,它会影响你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因为公积金是你和单位各出一半的,所以缴得多,工资里扣得就多。比如说,你一个月赚两万,如果缴5%,那就得扣1000,到手就只有19000了;要是缴12%,那扣得更多,到手就只有17600了。
其次,缴得多,买房时能借到的公积金贷款也就更多。贷款额度一般跟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和你每个月缴的钱都有关。比如在深圳,贷款额度就是根据你每个月缴的钱、缴了多少年,还有账户里的余额来算的。缴得多,账户里的钱就多,能借到的贷款也就更多。
但是,缴得多就一定更划算吗?这可不一定。
如果你想把公积金当作一种储蓄方式,那缴得多当然好。因为公积金里的钱,不买房也能取出来用,始终是自己的。而且单位还会帮你缴一半,这不就是在帮你存钱。
但如果你更看重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那缴得多就不划算了。因为缴得多,扣得就多,到手的工资就少。
还有,如果你想用公积金贷款买房,那在一定范围内,缴得多也是好事。因为能借到的贷款多,而且每个月缴的钱还可以用来还贷,压力就小多了。
所以,公积金缴费比例这事儿,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和情况。想存钱就多缴点,想多拿工资就少缴点,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