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习惯的力量》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会学到很多新知识。不过,要想让其落地,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最终还是要靠日复一日的行为习惯上。

习惯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起来看看吧。


01

习惯回路

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关于老鼠走迷宫的实验。老鼠放置在被隔板拦着的入口处,随着隔板打开的咔嚓声,老鼠开始探索迷宫,最终找到放在终点处的巧克力。

一开始的时候,老鼠总是兜兜转转,走走停停。它们的大脑工作得非常卖力,像是在分析接收到的每一种味道、画面以及声音。

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多,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老鼠开始学会如何穿越迷宫,它们的思维活动也开始减弱了,先是停止了抓挠和嗅闻的脑部活动,而后是停止了记忆有关的脑部活动,最后几乎只剩基底核在工作了。

换言之,老鼠穿越迷宫成为了一种习惯,从隔板打开的咔嚓声开始,到找到终点的巧克力结束,期间大脑没有什么活动。

作者还介绍了一个大脑受损但基底核健康的病人,他无法记起手术之前10年的事情,手术后也无法拥有超过20秒的记忆,但仍能通过习惯生活(例如他无法记住家外面的路,但却能出门并回到家),还能培养新的习惯。

简而言之,大脑总是会寻找省力的方式,如果任其自由发挥,它会让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从而得到更多的休息。

这就是习惯回路,它包括暗示、惯常行为、奖励。在上面的实验中,身处迷宫入口时的咔嚓声是暗示,通过迷宫是惯常行为,巧克力是奖励。

关于习惯回路,还有几个通过实验得到的特点:

  • 不会消失:即便已经很长时间未触发回路,在下次得到暗示时,还是会触发回路,而不需要重新建立。

  • 死板:需要较为固定的暗示,稍微调整一下变量(如时间、地点、人物、情绪、视觉等),大脑就会认为是“另一道题”了,无法触发回路。

  • 可覆盖:可人为覆盖惯常行为,但关键是需要分析清楚暗示和奖励是什么。

到今天,习惯回路早已应用到很多领域,如广告、销售、游戏设计等。在读书笔记-《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为什么“重复”会成为设计原则之一?现在看来,同样的暗示自然会形成或触发习惯回路,最终获得产品辨识度与用户忠诚度,达到设计的目的。


02

渴求

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实验,让猴子盯着显示器,一旦出现特定图像,再拉动拉杆,旁边的导管就会流出果汁。

当形成习惯回路后,研究人员开始调整规则,使得操作正确仍然有可能得不到果汁,或是要延迟一会儿,或是被掺了水。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当猴子没能按预期得到果汁时,大脑会出现与欲望和失望有关的神经模式。此时即便打开实验的门,猴子还是紧盯着屏幕,一次次拉动拉杆,而对于那些没有形成习惯回路的猴子,则会头也不回的离开。

也就是说,当触发习惯回路且没能得到奖励时,将会产生神经渴求

带入到人类中,有太多例子了,神经渴求也是那些东西为什么这么难戒的原因,如烟、酒、暴饮暴食、赌博、游戏。


03

其他

作者还讨论了一些话题,我倒觉得有点强行用习惯来解读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 核心习惯:一些更核心更重要的习惯,往往会派生其他习惯。例如养成了健身的习惯,自然会养成健康饮食和作息、关注身体状况的习惯。

  • 好的领导者通过危机制定新习惯。

  • 人的行为习惯通常会在遭遇人生重大事件时发生改变,例如工作、感情、家庭。

  • 社会运动与习惯的关系。

  • 我们是否需要为自己的习惯负责?


原文链接:读书笔记-《习惯的力量》

原创不易,点个关注不迷路哟,谢谢!

文章推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