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外国语学校 李春香
教学目标:
1、欣赏京剧《打龙袍》,通过分析剧中四个人物角色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及其特点,并能准确的进行辨别。
2、以京剧中孩子们喜欢的丑角“灯官”为载体,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念白”这一京剧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京剧的其他三种艺术表现形式“唱”、“做”、“打”也做初步了解。
3、结合《打龙袍》仁宗认母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做事要讲究方法,要学会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其特点。
2、京剧的四种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全方位把握京剧丑角的特点并亲身进行体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生问好!
2、教师演唱《唱脸谱》,并提出问题:脸谱是哪个艺术类别的重要特征之一呢?歌曲《唱脸谱》与一般的歌曲有何不同?
3、导入课题《初识京剧》
二、 新授
1、欣赏京剧故事《打龙袍》并思考:剧中有几个人物角色?他们各自有何特点?(学生欣赏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表格,学生看完后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完整,填好表格。)
人 物 特 点 ( 行当)
皇帝 年轻、帅气、男性 小生
李后 年龄大、女性 老旦
包拯 有正义感中年男性、画整个脸谱 正净
灯官 男性、画白粉,扮相讨人喜欢 文丑
2、思考:京剧中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和扮相的人物角色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呢?
生行 :扮演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旦行 :扮演女性的角色,包括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净行:扮演男性的角色,因脸上勾画整张脸谱,所以俗称花脸,有正净和副净之分。
丑行:扮演男性的角色,多数鼻梁上有一块粉块,俗称三花脸,
脸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包括文丑和武丑
3、思考:《打龙袍》中的四个人物角色分别属于哪个行当?(补充前面的表格)
4、思考:你最喜欢剧中的哪个人物角色?为什么?
5、以“灯官”为载体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念白”这一京剧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其他三种艺术表现形式,即“唱”、“做”、“打”。
京剧的四种艺术表现形式
歌 唱指唱功
京剧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综合性的艺术)
舞 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6、拓展实践一:请你也来当一回“小灯官”。
(1) 全班一起报灯名。
(2) 思考:你认为自己刚才的“小灯官”当得怎么样?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念”(语音语调要有音乐性,体现京腔味儿)和“做”(表情、动作要符合文丑的角色特点)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3) 教师和学生合作当“灯官”。
(4) 分组练习,教师提醒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并随堂进行指导。
(5) 小组大比拼,获胜组每人加2分。
7、拓展实践二:随乐齐唱《唱脸谱》,要求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 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收获(边回顾,边要求学生做笔记):
(1)京剧的行当及特点。
(2)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
(3)知道了京剧《打龙袍》的故事,懂得了要孝敬父母以及做事情要讲究方法,要学会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2、结束语
我们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得益于每一个小伙伴的认真参与,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其实京剧作为我们的国粹,他还有许多丰富有趣的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为什么各不相同?红、白、黄、绿、青、蓝、紫各代表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京剧人物的头饰和服饰都不一样?他们关系好的朋友之间能互换服装吗?这些我们会在今后的音乐课堂上逐一和大家分享,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就到这里,小灯官们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