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发水刊普刊,到底行不行?

学术界存在两类期刊,一类是追求高质量、严谨审稿的核心期刊,另一类是发表速度快、数量多、评价参差不齐的普刊和水刊。核心期刊经过多轮审稿,有助于提升作者学术水平,而普刊则可能因快速发表、质量不稳定而受到争议。尽管普刊并非非法,但在评奖评职称时可能不受认可。国内有多个核心期刊目录,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大学的评价体系。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作者需权衡时间和质量的平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虽说现在“破四唯”首要破除“唯论文”,但凡是搞科研的,无论导师还是学生,总归都想发点好论文。投叔听说不少课题组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会把论文稿件尽量往高分期刊投,然后一路被拒一路修改,最后得以发表。

一篇论文这样走下来,花的时间还是不少的,可好处也很明显。从学术角度看,几轮审稿拒稿会帮助论文作者把论文打磨得更好,长此以往学术水平肯定提高;从现实好处说,这样的操作能把一篇论文潜在的IF最大程度发挥出来,科研工作不浪费。

只是每篇论文若都走这样的流程,必然很花时间,读研几年怕是发不出几篇。于是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发表论文追求短平快,发点水刊普刊,以数量取胜。

第一部分 啥是水刊普刊?

先说说什么是水刊普刊。

首先明确一点,水刊普刊是正规学术出版物,都正常备案公开发行,有可检索到的国际国内刊号——绝对不是李鬼。

只是刊物众多,有不少刊物让业内读者细究起来,会给人很“水”的感觉。比如一年之中会发表很多论文,一千篇甚至几千篇;发表的论文有很多不严谨的内容,甚至有错误的内容;论文的原创性不够,新颖性不够;解决问题的思路比较直线,让你你也会这么想;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出版费等明目繁多的费用,通常还不是小数;在同行中风评比较差,同行评议也很松,基本交钱就能发……

单看国内刊物,有“普刊”的说法,总体来讲是指“核心期刊”之外的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与核心期刊相比,普刊论文篇幅较短,审稿较快,质量就不敢保证了。顺便,咱们国家目前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的体系,分别是: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我国官方至今还没有对“水刊”“普刊”进行定义,只是在操作层面,比如评奖评职称时,有些高校会对某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其实,咱们完全不必用有色眼镜看普刊,要知道,所有刊物最初都是普刊,一样是合法的公开出版的正规学术期刊,个别刊物日后混壮了,被某个权威机构认定,这才变成核心期刊。

文章剩余内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