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一、计算机组成

1.1 冯罗依曼计算机组成

主机、外设、总线

主机: CPU + 内存
外设: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 + 外存
总线: 地址总线 + 数据总线 + 控制总线

1.2 计算机层次结构

硬件逻辑层 —> 微代码层 —> 指令集架构层 —>操作系统 —> 汇编语言 ----> 高级语言 —> 应用程序

1.3 计算机性能指标

1.3.1 非时间指标

字长: 指机器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主存容量: 主存的大小
总线宽度: 指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处理的最大信息位数,一般指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总线的位数
存储带宽: 单位时间内与主存交换的二进制位数B/s

1.3.2 时间指标

主频f: 时钟震荡的频率 Hz;
时钟周期T: 时钟震荡一次的时间 t
外频: cpu与主板之间同步的时钟频率,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倍频: 主频与外频的倍数 =主频/外频
CPI: clock cycles per instruction,执行一条指令需要的周期数(平均)
MIPS: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执行的指令总条数 MIPS= f / CPI (忽略单位)

1.4 数据表示

真值
机器数
原码
反码
补码
移码

二、 存储系统

2.1 存储系统层次结构

2.1.1 主存问题

主存速度慢的原因: 主存增速与CPU不同步,执行指令期间多次访问主存

主存容量不足原因:

  • 存在制约主存容量的技术因素:如由CPU、主板等相关技术指标规定了主存容量
  • 应用对主存容量需求不断扩大: window98-8M, windows8 - 1G

2.1.2存储体系的结构化层次

CPU – Cache1 — Cache2(解决速度) — 主存 — 辅存(解决容量)
存储体系结构化层次理论基础:

  • 时间局部性: 程序体现为循环结构
  • 空间局部性:程序体现为顺序结构

2.2 主存中的数据组织

2.2.1 存储字长

主存的一个存储单元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主存按字节编址,主要由32为和64位

2.2.2 数据存储与边界的关系

  • 按边界对齐的数据存储,未按边界对齐的数据存储
  • 边界对齐与存储地址的关系:(32位为例)
    双字长边界对齐:起始地址最末三位为000(8字节整数倍)
    单字长边界对齐:起始地址最末二位为00(4字节整数倍)
    半字长边界对齐:起始地址最末一位为0(2字节整数倍)

2.2.3 大端与小端存储方式

  • 大端:最高字节地址是数据地址(0123存成0123)
  • 小端:最低字节地址是数据地址(0123存成3210)

2.3 存储器分类

  • SRAM存储器:存取速度快,但集成度低,功耗大,做缓存
  • RAM存储器:存取速度慢,但集成度高,功耗低,做主存
    DRAM刷新方式: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异步刷新

2.4 主存容量扩展

  • 位扩展法:8K * 8位 --> 8K * 32位
  • 字扩展法:8K * 8位 --> 32K * 8位
  • 字位同时扩展法:8K * 8位 --> 32K * 32位

2.5 Cache基本原理

2.5.1 cache的工作过程:

  • 数据:cpu与cache交换字,cache与内存交换块
  • 读:命中,不命中
  • 写:写穿策略,写回策略

2.5.2 写策略

  • 写穿策略(write through):同时写缓存和内存,好像穿过缓存一样。若不命中,先写到主存中,并选择性地同时分配到缓存中(写分配/非写分配)
  • 写回策略(write back):写到缓存后不管了,只有当缓存的内容替换回主存时再管,需有脏位。好像隔段时间后再写回到主存中一样

2.5.3 地址映射机制

  • 相联存储器:地址本身包含着位置啊可比较的信息啊等内容信息,可根据区分地址内容进行寻址
  • 主存地址 = 块地址 + 块内偏移地址 = (Tag + Index) + 块内偏移地址
  • cache结构
    • 好多行,每行与主存块大小相等
    • 每行 = tag + data + valid + dirty

三种映射方式

  • 全相联:cache行号 = random(内存块号)
  • 直接相联:cache行号 = 内存块号 % cache行数
  • 组相联:两者结合。8行1路组相联就是全相联,8行8路组相联就是直接相联

2.5.4 替换算法

  • 先进先出法-FIFO
  • 最近最不经常使用法-LFU
  • 近期最少使用法-LRU
  • 随机替换法

2.6 虚拟存储器

解决的问题:
主存容量不足,希望向程序员提高更大(比主存大)的编程空间

分类:

  • 页式
  • 段式
  • 段页式

页式实现方式: 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 + 页表 + TLB(Transaction Lookaside Buffer:地址转换后备缓冲器)

页式转换过程: 虚拟地址 = 虚拟页号 + 页内偏移 ==> 物理页号 + 页内偏移

2.7 RAID

2.7.1 概念

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Redundant Arrays Independent Disks)

2.7.2 核心技术

使用异或运算恢复数据 (x⊕y = z --> x = y⊕z)
分类:

  • RAID0:条带均匀分布
  • RAID1:以镜像为冗余方式
  • RAID3/4:有校验盘
  • RAID5:校验信息分布式
  • RAID10/01:10是先镜像再条带化,01是先条带化再镜像
  • RAID50:先RAID5,再条带化

三、指令系统

3.1 指令系统基本概念

指令集: 一台机器所有指令的集合。系列机(同一公司不同时期生产);兼容机(不同公司生产)
指令字长: 指令中包含的二进制位数,有等长指令、变长指令。
指令分类:

  • 根据层次结构:高级、汇编、机器、微指令

  • 根据地址码字段个数:零、一、二、三地址指令

  • 根据操作数物理位置

    • 存储器-存储器(SS)
    • 寄存器-寄存器(RR)
    • 寄存器-存储器(RS)
  • 根据指令功能:传送、算术运算、位运算、控制转移
    指令格式: 操作码+数据源+寻址方式

3.2 寻址方式

3.2.1指令寻址方式:

  • 顺序寻址
  • 跳跃寻址

3.2.2 操作数寻址方式

  • 立即数寻址:地址码字段是操作数本身 MOV AX, 200H
  • 寄存器寻址:地址码字段是寄存器地址 MOV AX, BX
  • 直接寻址:地址码字段是内存地址 MOV AX, [200H]
  • 间接寻址:地址码字段是内存地址的地址 MOV AX, I[200H]
  • 寄存器间接寻址:地址码字段是存内存地址的寄存器地址 MOV AX, [BX]
  • 相对寻址:操作数地址 + 当前PC的值
  • 基址寻址:操作数地址 + 基址寄存器的值(一段程序中不变) MOV AX, 32[B]
  • 变址寻址:操作数地址 + 变址寄存器的值(随程序不断变化) MOV AX, 32[SI]

3.2.3 MIPS

3种指令格式:

  • R型指令
  • I型指令
  • J型指令

四、中央处理器

4.1 CPU的组成与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数据通路

4.2.1 概念

执行部件间传送信息的路径,

  • 分共享通路(总线)
  • 专用通路

抽象模型: 时钟驱动下,A --> 组合逻辑 --> B

4.3 指令周期

执行指令一般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1 基本概念

  • 时钟周期 = 节拍脉冲 = 震荡周期
  • 机器周期 = CPU周期 = 从主存读取一条指令的最短时间
  • 指令周期 = 从主存读指令并执行指令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总线

5.1 系统总线的特性及应用

总线概念:将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连接起来

总线分类:(外部/内部,系统/非系统,串行/并行,同步/异步…)

①. 按用途分类:

存储总线:cpu与存储器
系统总线:连接存储总线和IO总线的中间总线
IO总线:连接外部设备

②. 按位置分类:

外部总线: USB,火线(IEEE1394)
内部总线: PCI(连网卡),AGB(连显卡)
(芯)片内总线:AMBA(ARM处理器)

③. 按组成分类

数据总线:传数据,双向三态
地址总线:传地址,单向三态
控制总线: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
电源线和地线:略

5.2 总线性能和总线事物

总线的性能参数
总线频率: 总线工作速率f,单位是MHz
总线宽度: 数据总线的宽度w,单位是bit
总线传输速率: 总线传输数据量BW,单位是MB/s。BW = w / 8 * f

总线事务

  • 概念:从请求总线到完成使用的操作序列(请求 - 裁决 - 地址传输 - 数据传输 - 总线释放)
  • 角色:主设备(CPU,DMA)和从设备
  • 四个阶段:请求与仲裁 - 传输 - 寻址 - 结束
  • 常见总线操作:读,写,读修改写,写后读,块操作

5.3 总线连接方式

  • 单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双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多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467d50c0fc504ff59fb53fb3f35c2f3e.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HJvaWRzYW5zZmFsbGJhY2s,shadow_50,text_Q1NETiBAeGhhaWswMQ==,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输入输出系统

6.1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组成: 外设 + 接口 + 总线 + 管理软件

基本功能:

  • 完成计算机内外的信息传递
  • 保证CPU正确选择输出设备
  • 利用缓冲等,实现主机与外设的速度匹配

特点:

  • 异步性
  • 实时性
  • 设备无关性

输入过程:
CPU把地址值放入总线 --> CPU等候设备数据有效 --> CPU从总线读入数据存入寄存器

输出过程: CPU把地址值放入总线 --> CPU把数据值放入总线 --> 设备等数据有效取走数据

6.2 IO系统性能

IO系统性能:存储IO、通信IO

  • 连接特性:哪些设备可以和IO相连
  • IO系统容量:IO系统可以容纳的设备数
  • 响应时间:从用户输入命令到得到结果所花的时间(s)
  • 吞吐率:单位时间完成的IO操作次数(用IOP表示)

6.3 输入输出方式

无条件IO方式: 执行IO指令时,CPU默认外设已经准备就绪,外设很难满足这一点

程序控制IO方式: 执行IO指令时,先获取设备状态(设备状态寄存器),决定下一步操作(程序决定)

  • 数据要经过CPU,CPU还要浪费大量时间查询设备状态
    中断IO方式:外设主动通知CPU接收或输出数据,有实时性

DMA方式: 由硬件执行IO,外设准备好后通知DMA,DMA接管总线,完成数据交换

  • 既有中断的优点,又降低了服务的开销

通道和IO处理机方式: 外设种类很多速度差别很大,将外设管理工作从CPU总分离出来

  • 通道本身就是个简单的CPU,执行IO指令的处理机
  • IO处理机是通道的进一步发展,更像一个CPU了

6.4 中断请求与响应

6.4.1 概念

CPU由内部外部事件引起CPU中断正在运行的程序,具有随机性(符合输入输出系统特性)
作用:

  • 主机与外设并行
  • 故障处理
  • 实时处理

类型:

  • 内部中断(软件、异常)
  • 外部中断(可屏蔽中断INTR、不可屏蔽中断NMI)
  • 0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