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前一篇《AI Agent开发必学之DIFY-安装》中我们开始涉路到了Agentic Flow了,很多读者给我反馈说DIFY或者是N8或者是RagFlow一类的“AI工作流”在实际生产使用时超过3个节点就觉得慢,一次交互都要10几甚至是20多秒,在了解了一些读者的实际情况后才发觉很多读者还是没有完全搞清工作流的本质原理,在使用上出现了“结构性设计错误”才导致了各种慢。这可能也是因为现在很多自媒体上手用DIFY给大家看可以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功能,而真正在生产环境面对复杂真实的实际案例时,没有说清这个原理。
和大家这么说吧,在EAI的年代光一个工作流就要授课课时规定在120小时,然后是讲规则引擎+BPM又120小时,然后是ESB,再然后是EAI。在2015-2016年左右企业数字化到达“顶峰”时,工作流和规则引擎以及ESB都被一统进入了BPM工具了,于是出现了很多互联网级别的BP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