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范围for/nullptr(C++)


前言

auto

auto主要用于类型推导,代替长类型

auto在c语言使用时修饰变量,表示这个变量是具有自动存储器的局部变量,但是在实际中几乎不会使用。

C++11赋予了他新的含义,auto作为一个新的类型指示符来指示编译器,auto声明的变量必须由编译器在编译时期推导而得。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 10;
	auto b = a;
	auto* pa1 = &a;
	auto pa2 = &a;
	auto& aa = a;
	cout << typeid(a).name() << endl;
	cout << typeid(b).name() << endl;
	cout << typeid(pa1).name() << endl;
	cout << typeid(pa2).name() << endl;
	cout << typeid(aa).name() << endl;
	return 0;
}

typeid().name()可用于打印类型。
对于指针*可写可不写。
但是对于引用,&必须加上。

auto使用时必须进行初始化,编译器在编译期间需要根据类型进行推导。
在编译期间将auto替换为实际类型。

在同一行声明多个变量时,这些变量必须是相同的类型,否则编译器就会报错。因为编译器会根据第一个类型进行推导,然后用推导出的类型定义其他变量。

auto不能做参数,也不建议做返回值。
auto也不能用来声明数组。

auto b[]={1,2,3,4};会报错。

为了避免与c++98的auto发生混淆,c++11只保留了auto作为类型指示符的用法。

范围for

我们对数组进行遍历,可以用下面方法

void TestFor()
{
int array[] = { 1, 2, 3, 4, 5 };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i)
     array[i] *= 2;
for (int* p = array; p < array + sizeof(array)/ sizeof(array[0]); ++p)
     cout << *p << endl;
}

但是这样很麻烦,c++11引入了范围for
for循环后的括号由冒号“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范围内用于迭代的变量,第二部分则表示被迭代的范围

void TestFor()
{
int array[] = { 1, 2, 3, 4, 5 };
for(auto& e : array)
     e *= 2;
for(auto e : array)
     cout << e << " ";
return 0;
}

依次取数组中的值赋值给e,自动判断结束,自动++。

也可以结合break,continue使用。

我们如果想要对数据进行修改,就必须加&(引用),这个用指针实现不了的。

for循环迭代的范围必须是确定的
对于数组而言,就是数组中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范围;
对于类而言,应该提供begin和end的方法,begin和end就是for循环迭代的范围。

void TestFor(int array[])
{
    for(auto& e : array)
        cout<< e <<endl;
}

这段代码就不可以,范围不确定。

nullptr

在良好的C/C++编程习惯中,声明一个变量时最好给该变量一个合适的初始值,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错误,比如未初始化的指针。如果一个指针没有合法的指向,我们基本都是按照如下方式对其进行初始化:

void TestPtr()
{
int* p1 = NULL;
int* p2 = 0;
// ……
}

NULL实际是一个宏,在传统的C头文件(stddef.h)中,可以看到如下代码

#ifndef NULL
#ifdef __cplusplus
#define NULL   0
#else
#define NULL   ((void *)0)
#endif
#endif

NULL可能被定义为字面常量0,或者被定义为无类型指针(void)的常量*

void f(int)
{
 cout<<"f(int)"<<endl;
}
void f(int*)
{
 cout<<"f(int*)"<<endl;
}
int main()
{
 f(0);
 f(NULL);
 f((int*)NULL);
 return 0;
}

默认情况下将其看成是一个整形常量,如果要将其按照指针方式来使用,必须对其进行强转(void *)0。

注意:
1.在使用nullptr表示指针空值时,不需要包含头文件,因为nullptr是C++11作为新关键字引入的。
2.在C++11中,sizeof(nullptr) 与 sizeof((void*)0)所占的字节数相同。

3 为了提高代码的健壮性,在后续表示指针空值时建议最好使用nullptr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如有错误请大佬指点我会尽快去改正 欢迎大家来评论~~ 😘 😘 😘

  • 24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要获取网络实际使用率,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网络统计信息。在 C/C++ 中,可以通过调用系统 API 来获取这些信息。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 GetIfTable 和 GetIfEntry 函数来获取网络接口的流量统计信息。可以使用这些函数计算网络实际使用率。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 /proc/net/dev 文件来获取网络接口的流量统计信息。可以读取该文件并计算网络实际使用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 代码片段,用于获取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网络接口的流量统计信息并计算网络实际使用率: ```cpp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iphlpapi.h> #include <iostream> #pragma comment(lib, "iphlpapi.lib") int main() { MIB_IFTABLE* ifTable = nullptr; DWORD ifTableSize = 0; // 获取网络接口表格大小 GetIfTable(ifTable, &ifTableSize, false); // 分配缓冲区,获取网络接口表格 ifTable = (MIB_IFTABLE*) new char[ifTableSize]; GetIfTable(ifTable, &ifTableSize, false); // 遍历网络接口,输出实际使用率 for (DWORD i = 0; i < ifTable->dwNumEntries; ++i) { auto& ifEntry = ifTable->table[i]; // 计算网络实际使用率 ULONGLONG bytesSent = ifEntry.dwOutOctets; ULONGLONG bytesReceived = ifEntry.dwInOctets; ULONGLONG bytesTotal = bytesSent + bytesReceived; double utilization = bytesTotal / (double)ifEntry.dwSpeed; std::cout << "Interface: " << ifEntry.wszName << std::endl; std::cout << "Utilization: " << utilization << std::endl; } delete[] ifTable; return 0; } ``` 注意,上述代码仅适用于 Windows 操作系统。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需要使用相应的 API 或文件来获取网络统计信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im 鹏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