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用幸存者心态去对待问题,永远不要有受害者心态”

我不会因为人性而感到意外,也不会花太多时间感受背叛,

我总是低下头去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一类事情,

所以我不允许自己花太多时间,去感受背叛,

但凡有一丁点这种想法,从我脑海闪过,我就马上规避掉了,

我不喜欢任何成为受害者的感觉,

我认为这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人类思考方式,

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

一定要理解并接受现实,不然的话,你就很容易遭受痛苦的折磨。

在查理·芒格看来,不应该对人性感到意外,“人性”并不如你所想,如果你遭受了某个人的背叛,那你不应该浪费很多时间去感受这个背叛。

碰到这种事很不好,但你只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适应这种事。

比如你把自己最私密的事告诉了好朋友,用不了多久,你会发现很多人都知道了你的隐私。

你信任朋友,你以为对方是你最好的朋友。但对方未必这么想啊,他(她)可能认为你只是自己的朋友之一,而且你的排名还比较靠后。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面子和虚荣心,会在背后贬低朋友,出卖朋友,背信弃义,把朋友的事当成谈资,把朋友当成衬托自己的背景板。

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或者是其他什么人际关系,都很难做到稳固和长久。

这是一种现实状况,因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背叛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能够理解人性,忘掉背叛。

本篇文章如有帮助到您,请给「翎野君」点个赞,感谢您的支持。

首发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ingyejun/p/18387689

<think>嗯,用户问的是查理芒格的排列组合具体应用,我需要先回想一下查理·芒格的相关理论。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作伙伴,以他的多元思维模型闻名。排列组合这个说法,可能是指他在分析问题时的综合思维方式,或者更具体地应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原理。 首先,我得确认用户指的是不是芒格在投资决策中使用数学的排列组合,还是比喻性的思维方式。如果是数学应用,可能需要查证芒格是否真的在投资分析中用到排列组合计算,比如概率或机会的组合。或者,这可能是指他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组合起来,形成“排列组合”效应,从而更好地评估投资机会。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芒格的演讲或著作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在《穷查理宝典》中,他多次提到要掌握多个学科的重要理论,作为思维模型。这可能涉及到将不同模型组合起来分析问题,类似于排列组合中的不同元素组合产生新效果。 另外,芒格强调的“lollapalooza效应”是指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非线性效应,这或许和排列组合有关。例如,多个有利因素叠加,可能带来远超单个因素的效果,类似于组合数学中的乘法原理,而非简单相加。 还有,芒格在评估风险时,可能考虑不同风险因素的各种组合情况,使用概率论中的排列组合来计算潜在风险的概率分布。比如,不同事件独立或非独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投资结果的影响。 此外,芒格提到的能力圈概念,可能与排列组合有关,即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组合不同的优质企业,形成投资组合,降低风险。这里的组合可能指投资标的的选择和配置,利用数学优化来达到最佳收益风险比。 需要验证这些想法是否正确。比如,是否有芒格直接引用排列组合数学理论的例子,还是更多是比喻性的应用。可能需要查阅资料确认,但根据已有知识,芒格确实强调多模型和复合效应,这可能与排列组合的思想相通,但具体的数学应用可能较少被直接提及。 用户可能希望了解芒格如何在实际投资中运用这些概念,所以需要结合实例说明。例如,分析一个投资案例时,芒格如何综合考虑管理、市场、财务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类似于排列组合中的不同情况,从而做出更全面的判断。 还要注意用户的背景,可能是投资爱好者或学生,希望了解芒格的思维方法,因此需要将概念解释得清晰易懂,避免过于专业的数学术语,同时结合投资实例。 总结回答的结构:先介绍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再解释排列组合在其中的比喻应用,如多因素分析、lollapalooza效应、风险管理中的概率组合,以及投资组合的构建。最后举一个实际例子,说明如何综合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强调复合效应的重要性。</think>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和沃伦·巴菲特的长期合作伙伴,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投资哲学闻名。他提出的“排列组合”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数学计算,而是一种比喻,强调通过**多元思维模型**和**多维度因素分析**来综合评估问题。以下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核心逻辑: --- ### 1. **多元思维模型的“组合”** 芒格认为,单一学科的视角容易导致“铁锤人倾向”(手里只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他主张将不同学科(如心理学、经济学、物理学、数学等)的核心原理组合起来,形成更全面的分析框架。 - **应用示例**: 评估一家公司时,芒格会结合: - **经济学**(行业竞争格局、护城河) - **心理学**(管理层决策偏见、消费者行为) - **数学**(概率、复利效应) - **工程学**(系统冗余与风险) 这些模型的交叉应用,帮助他更精准地识别投资机会与风险。 --- ### 2. **“排列”风险与机会的概率** 芒格擅长用**概率思维**分析复杂问题,通过排列不同因素的权重和可能性,计算潜在回报的期望值。 - **应用示例**: 在决定是否投资一家公司时,他会列出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如宏观经济、管理层能力、技术变革等),评估每种变量发生的概率及其对收益的影响,最终选择“赔率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 ### 3. **“Lollapalooza效应”:多因素协同放大** 芒格提出,当多个关键因素朝同一方向叠加时,会产生非线性爆发式结果(即“Lollapalooza效应”),类似于排列组合中元素的协同作用。 - **经典案例**: 可口可乐的投资逻辑: - **品牌护城河**(消费者心智占有) - **规模效应**(全球分销网络降低成本) - **成瘾性产品**(糖分与咖啡因的生理依赖) - **轻资产模式**(高利润率) 这些因素的组合,使得可口可乐成为长期复利增长的典范。 --- ### 4. **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构建** 芒格强调通过分散但集中的投资组合(即“少数高确定性机会的重仓”)来降低风险。这本质上是将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排列组合”,实现整体抗风险能力。 - **核心逻辑**: - 选择业务模式简单、现金流稳定的企业(如消费股)。 - 通过行业分散(如金融、能源、科技)避免单一系统性风险。 - 利用“安全边际”(低价买入)提高抗波动性。 --- ### 5. **逆向排除法:减少错误的“排列”** 芒格常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那个地方。”他通过排除法,优先规避可能致命的错误(如高杠杆、复杂金融衍生品、管理层不诚信等),而非盲目追求收益。 - **实践方式**: 在决策清单中明确“禁止项”,过滤掉不符合标准的选项,从而缩小优质机会的范围。 --- ### 总结:芒格思想的本质 芒格的“排列组合”实质是**系统化思维**的体现: 1. **跨学科整合**——将碎片知识连结成网; 2. **概率加权**——量化不确定性的影响; 3. **非线性思维**——关注多因素的协同与冲突; 4. **长期主义**——通过复利积累“排列组合”的爆发力。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投资,对解决复杂问题、制定个人决策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