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3D

“现在什么票最难买?不是春运火车票,是《阿凡达》!”

 

本来冲着中国电影博物馆那块儿27米×21米的IMAX银屏(号称亚洲最大的银屏之一)和70毫米胶片版去的,结果发现人们的疯狂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最后无奈还是买的普通数字3D影厅票。。。对于买票一事儿就不多说了,下面瞎扯一些关于3D影片的方面。

 

《阿凡达》算是我第一次真正看3D效果的电影,猛一下感觉确实蛮神奇的。以前听说的都是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不过我觉得说像是在看话剧更贴切些(也许这和不是巨幕也有些关系)。因为你会感觉在银屏后面完全有一块儿真实的三维空间,一切活动都在这块空间中进行。

 

今天特地注意了一下几个地方:

1、确实是有两台放映机在同步投射

2、不带3D眼镜的情况下看屏幕确实有略微重影

3、现在的3D眼镜的两片镜片已经没有早期的色差

先说第三点,早期眼镜的两片镜片大多分别是红绿两种色调,那时候的3D图像重影效果也大多是红绿两个影像。加上前面两点的说明,就很容易理解3D影片的原理:模仿双眼!

 

人之所以感觉世界是三维的,是因为有两只眼睛的存在。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自然给了几乎所有动物都有两只眼睛的原因吧。如果只有一只眼睛,你看到的世界永远是2D的。记得初中物理中应该已经有所介绍了。

 

目前的3D影片应该就是这样出来的(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电影拍摄时由两台摄像机从两个角度(模仿双眼的角度)同步拍摄,一定要精确同步!这样一部电影就会有两组不同的胶片。

接下来放映时候,要用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两组胶片(同样也要精确同步),两组稍有偏差的影像投射到同一块儿银屏上,这就是为什么3D影像肉眼看起来会有重影,此时就轮到3D眼镜上场了。

3D眼镜起到的作用就是过滤影像。左镜片把右眼摄像机的影像过滤掉,右镜片把左眼摄像机的影像过滤掉,此时两眼完全就像平时看真实世界一样,出现立体感。早期眼镜制作很简陋,因为过滤影像的原理很简单,红镜片过滤红光,绿镜片过滤绿光。但现在的眼镜应该已经不是这么简单了,难怪两个镜片没有了色差(据说现在一幅3D眼镜的造价好几百)。

 

如此简单的原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实现拍摄自己的3D影片呢?我觉得只要解决好同步、影像重叠、滤光这几点,完全可以拍摄简单的3D影片或图像。但具体实现和遇到的问题,肯定没有说起来这么简单^_^。

据说日本富士胶卷公司发售了一种可拍摄3D照片和录像的数码相机。作为全球首款3D数码相机,它能够拍摄3D静态照片和3D电影,并且在相机的液晶屏上就可以直接欣赏到所拍摄的3D影片和照片。

 

我对以后的期待:

1、实现影片DVD 3D版 + 3D眼镜,这样就可以坐在家里看3D了。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现实好实现,但是绝对没有电影院巨幕的效果震撼。

2、实现完全立体电影,这样就不需要带3D眼镜就能直接看3D电影了。这个相对就比较科幻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