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与 Linux多线程函数对应表

Linux Pthread API                               Windows SDK 库对应 API

创建  pthread_create                              CreateThread
退出  pthread_exit                                ThreadExit
等待  pthread_join                                WaitForSingleObject

条件:
创建  pthread_cond_init                           CreateEvent
销毁  pthread_cond_destroy                        CloseHandle
触发  pthread_cond_signal                         SetEvent
广播  pthread_cond_broadcast                      SetEvent/ResetEvent
等待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imedwait    SingleObjectAndWait

互斥锁:    
创建  pthread_mutex_init                          CreateMutex
销毁  pthread_mutex_destroy                       CloseHandle
加锁  pthread_mutex_lock                          WaitForSingleObject
解锁  pthread_mutex_unlock                        ReleaseMutex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Linux操作系统培训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页。 内容摘要 Linux基础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Linux设备管理 Linux文件管理 Linux进程调度 Linux多线程编程 Linux进程间通信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页。 Linux基础 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软件和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它为计算机提供方便,有效,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等。 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和非实时操作系统,又可以分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和非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linux操作系统即可以作为准实时的操作系统使用,也可作为非实时操作系统使用,并且可以满足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要求,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所以,linux操作系统已经渗透到嵌入式领域、服务器领域、个人pc领域,成为目前应用领域最广的一种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3页。 Linux基础 Linux系统的组成 整个linux系统由内核、设备驱动、各种运行时的库、shell及应用程序等组成。 Linux的启动过程。 在硬件上电之后,首先会有一个自举程序运行(在嵌入式领域成为loader,在pc中成为bios),然后自举程序在初始化必要的硬件(例如内存)之后将linux内核读取到内存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开始位置运行linux内核. linux内核在进行必要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和挂载根文件系统之后,会启动文件系统中的一个程序作为系统中的第一个进程,这个进程就是大名鼎鼎的init进程,init进程会,然后运行etc目录下的对应的shell脚本文件。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4页。 Linux基础 Linux内核的作用 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系统的文件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网络协议,直接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 linux的版本号 通常我们所说的linux的版本号,指的就是linux内核的版本号。版本号由三部分组成主版本号、次版本号、末版本号。例如:2.6.19 2为主版本号、6为次版本号、19为末版本号。同时可以通过版本号来确定linux的版本是稳定版本还是开发版本(次版本号奇数为开发版本,偶数为稳定版本)。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5页。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命令 功能 ls 列出当前目录下有哪些文件和目录。(ls –l 为列出一个目录下的详细信息) cd 进入一个目录。(cd .. 为进入上一级目录) pwd 显示当前目录。 rm 删除一个文件或目录。(rm –r 为删除一个目录及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mkdir 创建一个目录。 cp 拷贝一个文件。(cp a b 把a文件拷贝成b文件) du 列出目录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 rmdir 删除一个目录 find 在指定路径查找文件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6页。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命令 功能 grep 在指定文件查找指定字符串 mv 移动文件或目录 chmod 改变文件权限指令 man 命令或函数帮助查询指令 top 查看cpu和内存使用情况的指令 ps 查看当前运行的进程的指令 pstree 查看进程树的指令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7页。 Linux设备管理 Linux上层应用与实际设备的关联 Linux对于设备的管理是通过设备驱动程序来进行管理,采用设备文件的方式进行关联。每个设备文件都有设备类型,主设备号、次设备号,在驱动程序中会注册这些设备号。这样当上层应用程序操作设备文件时,就会将请求通过Linux操作系统调用传递到驱动程序中,驱动程序控制硬件设备完成相应的操作。 Linux设备文件一般在/dev目录下面。例如如下设备文件: crw-rw---- 1 root uucp 4, 64 12月 8 09:57 /dev/ttyS0 是指/dev/ttyS0为字符型设备,主设备号为4,次设备号为64。其实这就是linux系统中的串口1的设备文件。我们打开这个设备文件,然后写入数据,我们写入的数据就会从串口发送出去,我们读入数据,就会读取到从串口收到的数据。 如果我们想控制串口的速率、校验位、码位的长度,我们只需要调用ioctl函数,然后传入相应的数据就可以了。 linux操作系统培训资料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8页。 Linux文件管理 Linux系统中使用的文件类型 目前linux采用的文件系统有ext3文件系统,但是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中更多的使用的是jffs2,yaffs和nfs网络文件系统。 Jffs2
同步概念 所谓同步,即同时起步,协调一致。不同的对象,对“同步”的理解方式略有不同。如,设备同步,是指在两个设备之间规定一个共同的时间参考;数据库同步,是指让两个或多个数据库内容保持一致,或者按需要部分保持一致;文件同步,是指让两个或多个文件夹里的文件保持一致。等等 而,编程中、通信中所说的同步与生活中大家印象中的同步概念略有差异。“同”字应是指协同、协助、互相配合。主旨在协同步调,按预定的先后次序运行。 线程同步 同步即协同步调,按预定的先后次序运行。 线程同步,指一个线程发出某一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不返回。同时其它线程为保证数据一致性,不能调用该功能。 举例1: 银行存款 5000。柜台,折:取3000;提款机,卡:取 3000。剩余:2000 举例2: 内存中100字节,线程T1欲填入全1, 线程T2欲填入全0。但如果T1执行了50个字节失去cpu,T2执行,会将T1写过的内容覆盖。当T1再次获得cpu继续 从失去cpu的位置向后写入1,当执行结束,内存中的100字节,既不是全1,也不是全0。 产生的现象叫做“与时间有关的错误”(time related)。为了避免这种数据混乱,线程需要同步。 “同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数据混乱,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实际上,不仅线程间需要同步,进程间、信号间等等都需要同步机制。 因此,所有“多个控制流,共同操作一个共享资源”的情况,都需要同步。 数据混乱原因: 1. 资源共享(独享资源则不会) 2. 调度随机(意味着数据访问会出现竞争) 3. 线程间缺乏必要的同步机制。 以上3点中,前两点不能改变,欲提高效率,传递数据,资源必须共享。只要共享资源,就一定会出现竞争。只要存在竞争关系,数据就很容易出现混乱。 所以只能从第三点着手解决。使多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出现互斥。 互斥量mutex Linux中提供一把互斥锁mutex(也称之为互斥量)。 每个线程在对资源操作前都尝试先加锁,成功加锁才能操作,操作结束解锁。 资源还是共享的,线程间也还是竞争的, 但通过“锁”就将资源的访问变成互斥操作,而后与时间有关的错误也不会再产生了。 但,应注意: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持有该锁。 当A线程对某个全局变量加锁访问,B在访问前尝试加锁,拿不到锁,B阻塞。C线程不去加锁,而直接访问该全局变量,依然能够访问,但会出现数据混乱。 所以,互斥锁实质上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把“建议锁”(又称“协同锁”),建议程序中有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使用该机制。但,并没有强制限定。 因此,即使有了mutex,如果有线程不按规则来访问数据,依然会造成数据混乱。 主要应用函数: pthread_mutex_init函数 pthread_mutex_destroy函数 pthread_mutex_lock函数 pthread_mutex_trylock函数 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数 以上5个函数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错误号。 pthread_mutex_t 类型,其本质是一个结构体。为简化理解,应用时可忽略其实现细节,简单当成整数看待。 pthread_mutex_t mutex; 变量mutex只有两种取值1、0。 pthread_mutex_init函数 初始化一个互斥锁(互斥量) ---> 初值可看作1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t attr); 参1:传出参数,调用时应传 &mutex restrict关键字:只用于限制指针,告诉编译器,所有修改该指针指向内存中内容的操作,只能通过本指针完成。不能通过除本指针以外的其他变量或指针修改 参2:互斥量属性。是一个传入参数,通常传NULL,选用默认属性(线程间共享)。 参APUE.12.4同步属性 1. 静态初始化:如果互斥锁 mutex 是静态分配的(定义在全局,或加了static关键字修饰),可以直接使用宏进行初始化。e.g. pthead_mutex_t muet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2. 动态初始化:局部变量应采用动态初始化。e.g.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pthread_mutex_destroy函数 销毁一个互斥锁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 pthread_mutex_lock函数 加锁。可理解为将mutex--(或-1)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数 解锁。可理解为将mutex ++(或+1)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pthread_mutex_trylock函数 尝试加锁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加锁与解锁 lock与unlock: lock尝试加锁,如果加锁不成功,线程阻塞,阻塞到持有该互斥量的其他线程解锁为止。 unlock主动解锁函数,同时将阻塞在该锁上的所有线程全部唤醒,至于哪个线程先被唤醒,取决于优先级、调度。默认:先阻塞、先唤醒。 例如:T1 T2 T3 T4 使用一把mutex锁。T1加锁成功,其他线程均阻塞,直至T1解锁。T1解锁后,T2 T3 T4均被唤醒,并自动再次尝试加锁。 可假想mutex锁 init成功初值为1。 lock 功能是将mutex--。 unlock将mutex++ lock与trylock: lock加锁失败会阻塞,等待锁释放。 trylock加锁失败直接返回错误号(如:EBUSY),不阻塞。 加锁步骤测试: 看如下程序:该程序是非常典型的,由于共享、竞争而没有加任何同步机制,导致产生于时间有关的错误,造成数据混乱: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tfn(void *arg) { srand(time(NULL)); while (1) { printf("hello "); sleep(rand() % 3); /*模拟长时间操作共享资源,导致cpu易主,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printf("world\n");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srand(time(NULL));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while (1) { printf("HELLO ");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sleep(rand() % 3); } pthread_join(tid, NULL); return 0; } 【mutex.c】 【练习】:修改该程序,使用mutex互斥锁进行同步。 1. 定义全局互斥量,初始化init(&m, NULL)互斥量,添加对应的destry 2. 两个线程while中,两次printf前后,分别加lock和unlock 3. 将unlock挪至第二个sleep后,发现交替现象很难出现。 线程在操作完共享资源后本应该立即解锁,但修改后,线程抱着锁睡眠。睡醒解锁后又立即加锁,这两个库函数本身不会阻塞。 所以在这两行代码之间失去cpu的概率很小。因此,另外一个线程很难得到加锁的机会。 4. main 中加flag = 5 将flg在while中-- 这时,主线程输出5次后试图销毁锁,但子线程未将锁释放,无法完成。 5. main 中加pthread_cancel()将子线程取消。 【pthrd_mutex.c】 结论: 在访问共享资源前加锁,访问结束后立即解锁。锁的“粒度”应越小越好。 死锁 1. 线程试图对同一个互斥量A加锁两次。 2. 线程1拥有A锁,请求获得B锁;线程2拥有B锁,请求获得A锁 【作业】:编写程序,实现上述两种死锁现象。 读写锁 与互斥量类似,但读写锁允许更高的并行性。其特性为:写独占,读共享。 读写锁状态: 一把读写锁具备三种状态: 1. 读模式下加锁状态 (读锁) 2. 写模式下加锁状态 (写锁) 3. 不加锁状态 读写锁特性: 1. 读写锁是“写模式加锁”时, 解锁前,所有对该锁加锁的线程都会被阻塞。 2. 读写锁是“读模式加锁”时, 如果线程以读模式对其加锁会成功;如果线程以写模式加锁会阻塞。 3. 读写锁是“读模式加锁”时, 既有试图以写模式加锁的线程,也有试图以读模式加锁的线程。那么读写锁会阻塞随后的读模式锁请求。优先满足写模式锁。读锁、写锁并行阻塞,写锁优先级高 读写锁也叫共享-独占锁。当读写锁以读模式锁住时,它是以共享模式锁住的;当它以写模式锁住时,它是以独占模式锁住的。写独占、读共享。 读写锁非常适合于对数据结构读的次数远大于写的情况。 主要应用函数: pthread_rwlock_init函数 pthread_rwlock_destroy函数 pthread_rwlock_rdlock函数 pthread_rwlock_wrlock函数 pthread_rwlock_tryrdlock函数 pthread_rwlock_trywrlock函数 pthread_rwlock_unlock函数 以上7 个函数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 失败直接返回错误号。 pthread_rwlock_t类型 用于定义一个读写锁变量。 pthread_rwlock_t rwlock; pthread_rwlock_init函数 初始化一把读写锁 int pthread_rwlock_init(pthread_rwlock_t *restrict rwlock, const pthread_rwlockattr_t *restrict attr); 参2:attr读写锁属性,通常使用默认属性,传NULL即可。 pthread_rwlock_destroy函数 销毁一把读写锁 int pthread_rwlock_destroy(pthread_rwlock_t *rwlock); pthread_rwlock_rdlock函数 以读方式请求读写锁。(常简称为:请求读锁) int pthread_rwlock_rd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pthread_rwlock_wrlock函数 以写方式请求读写锁。(常简称为:请求写锁) int pthread_rwlock_wr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pthread_rwlock_unlock函数 解锁 int pthread_rwlock_unlock(pthread_rwlock_t *rwlock); pthread_rwlock_tryrdlock函数 非阻塞以读方式请求读写锁(非阻塞请求读锁) int pthread_
线程概念 什么是线程 LWP:light weight process 轻量级的进程,本质仍是进程(在Linux环境下) 进程:独立地址空间,拥有PCB 线程:也有PCB,但没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共享) 区别:在于是否共享地址空间。 独居(进程);合租(线程)。 Linux下: 线程:最小的执行单位 进程:最小分配资源单位,可看成是只有一个线程的进程。 Linux内核线程实现原理 类Unix系统中,早期是没有“线程”概念的,80年代才引入,借助进程机制实现出了线程的概念。因此在这类系统中,进程和线程关系密切。 1. 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也有PCB,创建线程使用的底层函数和进程一样,都是clone 2. 从内核里看进程和线程是一样的,都有各自不同的PCB,但是PCB中指向内存资源的三级页是相同的 3. 进程可以蜕变成线程 4. 线程可看做寄存器和栈的集合 5. 在linux下,线程最是小的执行单位;进程是最小的分配资源单位 察看LWP号:ps –Lf pid 查看指定线程的lwp号。 三级映射:进程PCB --> 页目录(可看成数组,首地址位于PCB中) --> 页 --> 物理页面 --> 内存单元 参考:《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毛德操 对于进程来说,相同的地址(同一个虚拟地址)在不同的进程中,反复使用而不冲突。原因是他们虽虚拟址一样,但,页目录、页、物理页面各不相同。相同的虚拟址,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页面内存单元,最终访问不同的物理页面。 但!线程不同!两个线程具有各自独立的PCB,但共享同一个页目录,也就共享同一个页和物理页面。所以两个PCB共享一个地址空间。 实际上,无论是创建进程的fork,还是创建线程的pthread_create,底层实现都是调用同一个内核函数clone。 如果复制对方的地址空间,那么就产出一个“进程”;如果共享对方的地址空间,就产生一个“线程”。 因此:Linux内核是不区分进程和线程的。只在用户层面上进行区分。所以,线程所有操作函数 pthread_* 是库函数,而非系统调用。 线程共享资源 1.文件描述符 2.每种信号的处理方式 3.当前工作目录 4.用户ID和组ID 5.内存地址空间 (.text/.data/.bss/heap/共享库) 线程非共享资源 1.线程id 2.处理器现场和栈指针(内核栈) 3.独立的栈空间(用户空间栈) 4.errno变量 5.信号屏蔽字 6.调度优先级 线程优、缺点 优点: 1. 提高程序并发性 2. 开销小 3. 数据通信、共享数据方便 缺点: 1. 库函数,不稳定 2. 调试、编写困难、gdb不支持 3. 对信号支持不好 优点相对突出,缺点均不是硬伤。Linux下由于实现方法导致进程、线程差别不是很大。 线程控制原语 pthread_self函数 获取线程ID。其作用对应进程中 getpid() 函数。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返回值:成功:0; 失败:无! 线程ID:pthread_t类型,本质:在Linux下为无符号整数(%lu),其他系统中可能是结构体实现 线程ID是进程内部,识别标志。(两个进程间,线程ID允许相同) 注意:不应使用全局变量 pthread_t tid,在子线程中通过pthread_create传出参数来获取线程ID,而应使用pthread_self。 pthread_create函数 创建一个新线程。 其作用,对应进程中fork() 函数。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返回值:成功:0; 失败:错误号 -----Linux环境下,所有线程特点,失败均直接返回错误号。 参数: pthread_t:当前Linux中可理解为:typedef unsigned long int pthread_t; 参数1:传出参数,保存系统为我们分配好的线程ID 参数2:通常传NULL,示使用线程默认属性。若想使用具体属性也可以修改该参数。 参数3:函数指针,指向线程主函数(线程体),该函数运行结束,则线程结束。 参数4:线程主函数执行期间所使用的参数。 在一个线程中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新的线程后,当前线程从pthread_create()返回继续往下执行,而新的线程所执行的代码由我们传给pthread_create函数指针start_routine决定。star
基于事件驱动的网络框架源码 首先看一下Server类,这个类就是整个框架的核心类,在这个类中只需要 s=new Server(8883,4); s->setUserConnectionCallback(onConnect); s->setUserMessageCallBack(onMessage); s->start(); 就可以启动一个4个线程在8883端口监听的完整的网络程序,其中的两个onXXX就是网络程序需要处理的业务 Server类中包括了有一个重要的类叫做Eventlooper这个类就是对epoll的封装,要用epoll_ctl注册到epoll上的fd又被封装为Channel类,当有数据到来需要操作时,channel中的几个函数指针就指向了需要回调的函数, 这里使用了boost库的function 其中的函数定义为: typedef boost::function EventCallBack; 在epoll返回的时候Eventlooper会遍历可以操作的所有channel,并调用其成员函数handleEvent,该函数会判断events,也就是EPOLLIN EPOLLPRI等,并更具相应的需要去调用处理函数。 这里的Channel并不直接使用而是做基类存在的,更直接的操作在Acceptor和TcpConnection中,其中的 Acceptor 对应了接受连接的socketfd,而TcpConnection则封装了socket的读写操作,在Server的构造函数中会创建一个Acceptor类,真正accept成功以后又会调用到Server的OnConnection函数中,这个函数会根据每个线程的负载将客服端连接的fd注册进相应线程的epoll(当然在单线程的情况下就只有一个epoll)。最后一个作为缓冲区的类charbuff,用链将单个7KB的缓冲区穿在一起,当数据大于7kb的时候会自动将其释放,避免内存不足,如果数据的块数多余一块那么发送数据就会调用writev。至此整个框架的流程就都已经清楚了,一个简单的实现。 在此还要感谢一下linux多线程网络服务器编程的作者陈硕,CINF的实现部分就是参考其网络框架muduo来的。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