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学习笔记

说在前面

本文谨整理学习来自 劝学网: 楞严经.的学习笔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笔记。

卷一

阿难问经

阿难在乞食途中被淫女用幻术所惑,幸被佛祖救下;恨自己道力不够,缺乏实际修行的功夫;其中讲到:

佛家用功,首先在思想上下功夫。众生一天到晚,妄想纷纭,散乱不‘止’。一切烦恼,由此而生。要止息烦恼,必先止息妄想。止息妄想,并不是把思想压制不动,而是使妄想自然不生。因为起心去压制妄想,压制心本身就是一个妄想。如此怎能达到止息妄想的目的呢?
尽管妄想自然停息,而却不是有意去停息它。没有丝毫‘停息’的思想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止’。

随后佛祖问自己的亲弟弟阿难,当初是什么让他放下尘世深重的恩和爱跟随他出家呢?阿难回答: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我常常考虑,如来的三十二相,决不是世间男女情欲之爱所能生得出来的,何以故?男女之欲,粗浊不堪,男精女血,腥臊交遘,杂乱而成,决不能生出这样殊胜明洁,能发出像紫金一样光彩的身体’

佛祖说:一般人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以妄想为真心,误认妄想为真实,因此轮转生死(妄想即是妄心)。

何为心目

佛祖又问阿难,你当初是怎么看到我的三十二相,又是怎样感到羡慕和喜爱的呢?
阿难回答是:心、目。

心能知一切事物,目能见一切事物。假若心目不动,那么,外界尘劳虽众,一点作用也不能起。所以我们虽然困在尘劳中,流转生死,其主要原因,还该归罪于‘心目’。

佛向阿难征诘"心"的所在,阿难七番答复都是错误的,犹如‘盲者窥日’,始终不得要领,辩论称为‘七处征心’。

佛告诉阿难:

一切众生,从无始久远以来,因为不识本来明净的心体,妄认妄想所成的假像。于是一切行事,种种颠倒,

在我们的思想中,从幼到老,从早到晚,千变万化,无时或休的妄想,都是客人。而主人却是永远不动的坐在那里观看那些川流不息的客人。试冷静的观察一下,在我们的心中,谁是主人谁是客?就可以明白什么是妙明真心了。

往来不息的是客,摇动不止的是尘。应当知道‘客尘’即是烦恼的根源。而长住不去的‘主’即是我们的‘真心’。澄寂不动的‘空’即是我们的‘自性’。‘客尘’尽管自扰,其实不碍‘主空’。若明得此理,不取‘客尘’即断‘见’‘思’二惑。即可证得本不生灭的‘心性’。

写在最后

佛经本身没有这么多”小标题“,是我自己笔记整理而已;
“欲望像野草”,在这浮躁的社会,我们的内心总是会充满浮躁;学习佛家经典给我内心带来纯净,远比读外文名著来的快的多!
要做好“静”字功夫,要注意念头的把持;这一内容像王阳明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道理十分相似,但是作为学佛经的小白,我的理解不是很深,只是在修心,学习把持念头,有同样爱好的,希望交流和指点!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iusaisaiV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