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赵。
最近我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模型。这个角色应该上了年纪的朋友都认识吧,就是幽游白书里面使用黑龙波的飞影。
黑龙波飞影
下面来看看打印制作的过程。
FDM3D打印的速度很慢,阿赵我用的打印机是老款的设备,打印速度更慢,所以就略过了打印的过程了。
由于阿赵上班的时间很长,早上7点半出门,晚上10点半才回到家,所以很难在打印完一个部件之后手动换模型继续打印,于是我把多个部件合并在同一个切片模型里面,这样可以连续打印十几个小时,同时把多个部件打印出来。
3D打印是需要加支撑的,不然悬空的模型部位就打印不出来,之前我打印的时候都是使用垂直支撑,出来的效果会很差,问题主要有3点,第一点是模型和支撑接触的地方,会非常粗糙,凹凸不平。第二点是在拆除支撑的时候,垂直支撑是非常难以拆除的。第三点,垂直支撑的内部是有打印内容的,虽然密度不如正常模型部位那么高,但也非常耗费打印材料。
这一次我没有使用垂直支撑,而是用了树形支撑。树形支撑不是所有切片工具都带有的,我使用的是Cura切片软件。使用方式很简单,在支撑设置里面找到支撑结构,然后下拉,选择树形,就可以了。
树形支撑的优点有3个,第一,树形支撑的里面是空心的,只有边缘一圈需要打印,所以节省了打印材料。第二,树形支撑在垂直面和模型接触的地方,可以生成一层类似保护膜一样的阻挡结构,不会让模型边缘凹凸不平。不过底部支撑的部位还是避免不了。第三,树形支撑由于空心和对模型接触少,拆支撑相对会比较简单。
接下来是漫长的拆支撑过程。虽然树形支撑比较好拆,但也耗费了我不少的时间。树形支撑其实很多时候用手直接拆都可以拆得掉,但由于它的边缘很薄,比较锋利,所以如果支撑结构复杂时,也比较容易割到手。于是我自己是习惯用钳子之类的工具来拆除的。但用钳子也有一个问题,拆得太顺利,会把某些模型的薄弱部位或者尖端部位不小心扯断了。
拆完支撑之后,由于模型和支撑垂直接触的部位还是会有坑坑洼洼的表面,所以打磨是少不了的。我的习惯是先用电动打磨工具,不同目数的打磨头,先把大面积的部位打磨一次,然后再用不同目数的手动打磨棒,打磨细节的部位。打磨是一个很漫长和痛苦的过程。
在上颜色之前,我的习惯一般会先喷一层水补土。水补土的作用主要有3个,第一是稍微掩盖打印的层纹和支撑产生的瑕疵。第二是可以统一模型的颜色,比如模型如果用不止一种颜色的材料,通过喷水补土,可以把基础颜色统一。第三是可以增加之后上色时颜料的附着度。水性漆颜料在PLA材料的表面附着力是不太好的,如果直接把颜色上到PLA表面,颜色有时候会上不了。先上一层水补土,再在水补土的基础上上颜色,附着力就会好一些。
接下来是上色时间了。我的上色分成2种。对于大面积的颜色,我一般是直接喷漆。比如这个飞影的模型,大面积的使用了黑色,所以我就可以直接喷。对于细节的部位,或者需要调颜色的时候,我一般会选择手涂颜色。3D打印的上色过程很重要,很多朋友打印完模型之后,最终的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颜色没有上好。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毕竟由于现在大家都依赖于使用电脑,现在很多美术毕业的学生,都很久没有拿起过画笔在调色盘上调颜色。多色3D打印机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以后可能有一天就不需要再这样手动上颜色了。不过真彩多色3D打印机的价格还是很贵,所以暂时来说,手涂技巧还是比较重要的。
终于到了组装的阶段了,把刚才上完颜色的模型部件逐一拼接在一起。这里一般是需要使用胶水的。
组装完成!看看这个模型的效果,是不是还过得去呢?
说起来,阿赵我接触3D打印的时候第一个打印的模型也是黑龙波飞影,这个是2年前打印的飞影。
对比一下,大家可以看看,阿赵我对于3D打印的技术是不是也稍微提高了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