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相关技术介绍

1、流媒体简介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指将一连串的媒体数据压缩后,经过网络分段发送数据,在网上即时传输影音以供观赏的一种技术与过程,此技术使得数据包得以像流水一样发送;如果不使用此技术,就必须在使用前下载整个媒体文件,这对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景而言,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流媒体技术为此孕育而生。

传统的视频监控、IPTV,以及这几年兴起的视频直播、网络授课都属于流媒体的范畴,从广义上来讲,视频通话,视频会议也属于流媒体。

2、视频监控
2.1 传统解决方案的现状和挑战
视频监控是流媒体技术传统的应用场景,在政府、企业以及现在逐渐流行的个人消费市场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城市逐步推进平安城市项目进程,在安防、交通等领域,视频监控市场规模愈发壮大。而且随着室内家居摄像头、车载记录仪的普及,视频监控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传统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主要建立在基于 LAN 的网络、服务器、录像机和摄像机的基础之上。这些高度复杂的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施工和维护成本, 因为传统基础设施价格高昂,并且需要时间来规划、实施和维护。传统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也不好扩容维护,对于用户而言,也不友好,操作使用局限在局域网中,已经难以适合新时代的发展。

2.2 发展趋势
由于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入局,视频监控行业也在经历一系列的变局,譬如小米摄像头、360水滴摄像头的流行,也鞭策着传统的视频监控行业相关企业的变革(譬如海康威视推出的萤石云平台),虽然目前这些变革多数还局限于个人消费市场,但从长远来看,视频监控上云,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基于云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由于其高质量、可靠性、安全性、便捷性以及较低的部署和维护成本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预计未来视频监控,将像目前流行的网络直播一样方便,用户安装好摄像头后,接入网络即可视频上云。使用者在浏览器或APP即可查看所有摄像头的实时监控以及历史录像,通过APP或绑定的手机号码,可以实时接收摄像头发送的事件通知(譬如入侵事件)。

2.3 技术难点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的视频监控行业技术栈多采用私有协议SDK、onvif/rtsp等协议栈。这些协议目前对浏览器而言都不友好,在以前IE浏览器还流行的时期,可以通过ocx插件的方式来对接这些协议,但是随着IE的没落以及目前流行的chrome、火狐浏览器对原生插件的愈加不友好,通过插件的方式来实现访问监控视频的方式将愈发困难。如果要在chrome、火狐浏览器上访问监控视频,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案可行:

rtmp
目前主流的chrome和火狐浏览器都还支持flash插件,所以目前在浏览器上还可以通过rtmp方式来访问监控视频。但是由于随着html5的普及以及flash的停止更新,预计可预见的未来,rtmp技术将随着flash一起行将就木(谷歌宣布chrom浏览器2020年12月将不再支持flash player)。

http-flv
http-flv直播的方式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式,该技术基于html5,可以通过无插件的方式实现视频直播,而且由于rtmp负载可以平滑的转换成http-flv协议,所以正在逐渐取代rtmp成为新的直播技术标准,目前各大直播网站(譬如斗鱼直播,bilibili等)也陆续从rtmp切换成该技术。 但是由于浏览器的限制,不能同时打开过多(chrome限制6个)的同域名下的直播窗口,所以该技术也不太适合多路同时打开(譬如9宫格视频)的视频监控领域。而且由于Adobe的不作为,flv容器格式停止了更新,对H265的支持遥遥无期。

ws-flv
ws-flv直播技术基本与http-flv一致,无非是传输介质换成了websocket协议,除了解除了http-flv不能同时打开过多同域名下的直播窗口的限制,其他技术特性、参数基本与http-flv一致。目前看,ws-flv既适合视频监控(可以同时打开多路监控视频)也适合视频直播行业,是rtmp很高的升级替代方案。

webrtc
webrtc是谷歌主导的视频通话技术标准,目前各大主流浏览器都兼容该标准。通过该技术,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上实现无插件的视频通话,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实现低延时的视频直播。目前业界也有很多基于webrtc的应用和产品,但是很多局限于视频聊天等低延时交互式场景,在视频监控领域,目前还尚未流行。而且该技术栈目前还在持续更新,技术难点太多,要与视频监控领域融合还需时日。

hls
hls协议是苹果公司主导的技术标准,该技术标准兼容性最佳。不仅桌面浏览器,包括手机浏览器甚至是手机QQ、手机微信都支持该直播协议。 但是该协议延时比较大,不太适合视频监控等对延时要求很敏感的行业。不过最近苹果公司新推出低延时hls直播标准,预计hls标准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以上直播技术标准目前都不完全契合视频监控行业的需求,如果要达到比较好的用户体验,通常以上技术混合使用。

3、视频直播
3.1 视频直播的现状和挑战
视频直播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游戏直播、手机直播的流行,视频直播已经司空见惯,进入了每个人的视野。 随着阿里、腾讯等云平台的入局,OBS,SRS等优秀软件的开源,视频加速CDN技术的成熟,打赏、广告等商业模式的落地,目前视频直播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业界也诞生了斗鱼、虎牙、映客、花椒等知名直播平台。

目前而言,这些直播平台使用的技术栈基本都是rtmp,但是由于flash技术即将被淘汰,所以直播行业也将迎来一些变局以及挑战。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直播平台,在web端,都已经或正在往http-flv方案转型。由于flv与rtmp同出一门(都是Adobe公司产品),负载格式一致,方案升级改造平滑可靠,http-flv替代rtmp具有天然的优势,相信将来http-flv能很好的挑起rtmp的大梁。

3.2 发展趋势
视频直播目前从内容上来讲,涵盖了游戏、美女、户外、娱乐、体育等直播;从设备上来讲,涵盖了PC、手机、web、电视等客户端,市场上也诞生了斗鱼这样的头部企业。从目前来看,视频直播行业市场格局已经比较稳固,进入了平稳发展期。

从技术上来讲,直播行业也将迎来一些变革。 一是rtmp技术随着flash的一起淘汰,web端rtmp播放器将成为历史。 二是随着webrtc的强势流行,直播技术栈可能与webrtc融合。 三是苹果主导的低延时hls的推出,可能最终有大一统之势。

不过近期来看,http-flv是rtmp的最佳替代方案,但是和rtmp一样,也有不支持H265的短板,而且移动端浏览器对此支持并不完善,所以该方案在将来有大概率会被其他方案替代。

3.3 技术难点
直播行业相对视频监控行业来说,商业化程度更高,更面向于普通消费者,用户规模更大,产业链也更加成熟。但是由于利益格局的划分、巨头间标准制定的角力,目前直播的技术标准和用户体验是割裂的。

在桌面web端,之前直播技术由Adobe旗下的flash/rtmp技术主导,不过由于Adobe的不作为,以及谷歌苹果等公司的抵制,flash已经进入死亡倒计时。目前来看,http-flv已经接手rtmp的大旗,成为了新的事实上的桌面web端直播标准。但是http-flv由于其不支持H265的短板(Adobe官方可能永远也不会支持H265),其地位也并不稳固,现在也有公司正在尝试使用webrtc进行视频直播,但是由于该技术跨界太大,其技术栈又太庞杂,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也并不完善,目前在直播界,还未看见大规模采用该直播技术的方案实施。

在手机APP端,由于播放技术自己可以主导,也由于历史沿革原因,目前一般沿用rtmp技术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微信小程序也支持rtmp播放器),用户体验比较好,延时一般3秒或以下。

在移动web端,可采用的直播方案更少,目前基本只能采用苹果公司主导的hls方案,但是由于hls的技术特性,延时非常大(一般5秒以上,最大可达10秒以上),其观看体验跟手机APP、桌面web端是严重割裂的。

通过我们上述的分析看出,目前直播技术方案,在每种端都不一样,用户体验也差距巨大,目前并没有一种多平台支持、令人满意的通用解决方案。目前要实现一个完善的直播产品,最少要采用包括rtmp/http-flv/hls这3种技术方案,而且这三种技术方案目前也并不能让人满意(rtmp/http-flv不支持H265,hls延时高)。

4、我们的解决方案以及优势
目前我们的流媒体服务框架支持rtsp/rtmp推流客户端,rtsp/rtmp/http-flv/ws-flv/hls播放客户端,并且可以无缝把rtsp/rtmp推流转换成上述4种播放协议,同时我们也支持mp4录制存档,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从mp4文件加载成直播流。

除了上述功能之外,我们还支持拉流rtsp/rtmp代理成rtsp/rtmp/http-flv/ws-flv/hls,也支持把直播rtsp/rtmp流推送到其他的服务器。

另外,我们还提供丰富的http api 以及 http hook api,通过这些api,我们可以与其他业务服务器一起,打造丰富的业务逻辑。

我们的流媒体框架支持linux、macos、ios、android、windows全平台,既可以作为商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也可以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中,作为基础流媒体服务组件。

代码采用C++11标准打造,避免使用裸指针,稳定可靠,采用epoll多路复用、线程池、异步网络IO模式开发,并发性能优越,已经经受住了长期的高并发验证考验。同时针对及时推流的特征,做了特别的优化,可以减少视频打开延时、提高画面打开成功率,让用户获取画面秒开,延时极低的体验。

  • 16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SRT和RTMP是两种常用的流媒体传输技术,它们在全媒体直播中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以下是对它们的优缺点做出的介绍: SRT的优点: 1. 低延迟:SRT采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较低的传输延迟。这对于实时互动性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在线教育、视频会议)非常重要。 2. 可靠性强:SRT结合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具备错误纠正和重传机制,能有效防止数据包丢失或损坏。这使得在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数据传输质量。 3. 安全性高:SRT支持数据加密和鉴权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访问控制。这对于保护敏感信息和防止未授权访问至关重要。 SRT的缺点: 1. 配置复杂:相较于RTMP,SRT的配置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更多的网络设置和参数调整,对于非技术专业人员而言可能会有一定的学习成本。 2. 兼容性:由于SRT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传输协议,与其他传统流媒体协议的兼容性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在使用SRT的同时,还需要确保相关设备和软件的兼容性。 RTMP的优点: 1. 广泛兼容性:RTMP是一种较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流媒体传输协议,被广泛支持和使用。它可以与多种设备和平台兼容,使得流媒体内容的传输更加简便。 2. 简单易用:相对于SRT而言,RTMP的配置相对简单,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更易上手和使用。 3. 流行应用广泛:RTMP在视频直播、在线游戏、音乐和媒体内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 RTMP的缺点: 1. 延迟较高:相对于SRT而言,RTMP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带来较高的延迟,这对于实时互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在线教育、视频会议)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便。 2. 对网络稳定性要求较高:RTMP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如果网络不稳定,容易导致视频卡顿、延迟等问题。 综上所述,SRT和RTMP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选择合适的流媒体技术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应用场景来决定。如果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网络环境不稳定且对安全性较为关注,SRT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如果需要广泛兼容性、简单易用性且对延迟要求不高,RTMP可能更适合。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