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
总体设计原则
——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集约高效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基础,深化总体规划,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分级搭建云端承载、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顶层设计、科学推进。坚持统一基座、集成门户、平台互通、数据共享、业务联动的总要求,科学组织顶层设计,分步加快实施,以目标为导向,推动平台建设落地实施。
——统一标准、规范运行。按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规定,统一平台数据标准、接口标准,规范各级平台应用体系、数据体系、基础环境和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各级平台的无缝对接、数据共享、信息互用、平稳运行。
——应用创新、安全可靠。遵循国家信息创新应用政策要求,核心软硬件产品均优先采用国产化产品(或兼容国产),确保平台研发、生产、升级、运行、维护的全程可控。
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总体目标
依托物联感知技术,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建立城市运行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对路灯、桥隧、公厕、化粪池、垃圾桶等城市管理要素安装物联感知设备,健全城市管理“神经网络”,补充原有静态管理信息,实现对城市管理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物联感知和全量数据在线采集能力。
增强城市管理触觉感知能力。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城管以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融合RFID物联网、4G/5G通信、空间信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虚拟化技术等多项前沿技术,探索城市管理的感知性,提高智能化、自动化在城管业务中的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和空间可视化。
引入智能立案、智能派遣、智能处置等应用,立案环节引入视频智能分析立案、感知设备报警立案等方式实现案件的智能上报,做到第一时间全面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在派遣环节引入案件智能派遣规则大大加快案件派遣效率减少错误派遣,在案件处置环节引入微信处置与案件智能导航功能,提升处置人员处置效率。
城市视频监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视频数据进行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