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设计
1.1 设计思路
1.1.1 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1.1.1.1 基本思路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确保建设符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目标设置和演进路径科学合理,智慧城市建设需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1.1.1.1.1 统一领导,因地制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围绕智慧城市的痛点和难点,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打造因地制宜、科学有序的城市发展框架体系。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化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1.1.1.1.2 服务引领,以人为本
围绕智慧城市服务,突出以人为本,探索研究符合实际需求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用建设,构建广大群众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智慧服务体系,在提高全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民生改善中切实发挥作用。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全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使公众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使游客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并拥有良好旅游体验。
1.1.1.1.3 市场为主,协同创新
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在部分领域,打造“产业+生态+旅游”圈,按照“模式创新、产业融合”的原则,在顶层设计阶段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建设,采用市场化机制,提高产业效益。
1.1.1.1.4 整合共享,滚动发展
在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等方面充分考虑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和x市实际发展需求,最大化共建基础设施,实现全市公共基础资源集约共享,并预留足够的拓展空间;兼顾城市的现实基础和资源潜力,使方案能够切实落地;考虑到智慧城市概念、技术、标准等的不断演进,坚持滚动编修规划,根据环境调整建设内容和方向,确保x市智慧城市建设与时俱进。
1.1.1.1.5 可管可控,确保安全
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对于核心信息系统和核心工控系统,要采取完全自主可控的具备国内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
1.1.1.2 指导思想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善政”、“惠民”、“兴业”、“宜游”为四大目标,以“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创新引擎,围绕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社会治理“最多报一次”、智慧旅游“最多点一次”的全域覆盖、智能高效的城市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凸显产业特点、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空间潜力、生态环境资源等城市特色和优势,夯实智慧基础,提升智慧能力,推进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打造优质、便捷、幸福、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有机融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以需求应用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协同推进,注重资源整合,将城市建设成为区域融合的智慧引领、产业创新的智慧基地、绿色发展的智慧引擎、和谐幸福的智慧典范。
1.1.2 设计构想
图 四1智慧城市架构设计蓝图
根据调研总结,通过82家调研单位的信息化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对标新型智慧城市标准,初步全面了解了城市信息化现状、需求和差距,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蓝图(见图1-1)。
从战略定位上,根据调研单位提出的需求,对智慧城市设计了四个示范应用。具体包括互联网+智慧旅游示范、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互联网+城市治理示范、互联网+电商扶贫示范,分别承接旅游资源聚集、旅游产业提升,服务企业、普惠民生,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扶贫就业、商贸物流等需求。
在建设领域方面,主要是通过建设产业发展特色高端、城市运行安全高效、生态宜居绿色环保、民生服务便捷普惠等领域的工程,对标国内一流智慧城市。如三亚、杭州的智慧旅游,浙江的互联网+服务,广东的城市应急指挥,深圳的网格化治理等典型智慧应用,在智能设施、应用支撑、资源建设等基础性建设方面对标贵州大数据中心。
1.1.2.1 总体构想
x市智慧城市建设将立足于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结合市民、企业和政府的实际需求,采用计算资源池、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先行、逐步展开的方针,打造具有x市特色的智慧城市。
聚焦重点领域,重视总体规划。通过统筹考虑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事业诸多方面,把实现便民惠民、保护生态环境、支撑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着眼点;以实现数据融合、促进生态保护为主要目标,进行总体规划,科学布局,聚焦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突出问题,实现任务聚焦、工作聚焦、政策聚焦、资金聚焦,以保证智慧城市项目稳步推进,顺利落地。
以总体规划为纲,建设智慧城市,突出信息融合。总体规划作为x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指导并引领x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完成智慧城市设计,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统筹考虑计算资源池、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应用、新模式,把握当前新技术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注重系统架构的灵活性,重点解决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和智慧产业的融合发展。
建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机制,保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据x市的资源和环境禀赋、经济和社会形态、技术和产业基础,建立维护x市智慧城市建设良性运行的组织机构和标准体系,确立符合x市特点的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