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随着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增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面临着特殊的安防需求。本文提出了一个集成系统解决方案,以应对校园开放性带来的治安挑战,通过高清视频监控、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构建一个综合监管系统。
2. 总体目标
本系统旨在建设一个“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高集成”的安防综合监管系统,实现全网调度、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提供统一的中心管理平台,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开放性。
3. 设计原则
设计遵循“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标准性、经济性、扩展性”的原则,确保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和业务需求。
4. 需求分析
分析了校园安全因素的变化,包括建筑组成、人员构成和校园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现有安防系统的不足,如信息孤岛、智能化不足等问题。
5. 解决思路
提出了改革校园安防管理理念,推动多系统联动,采用新技术如微光全彩成像技术,以及结合智能算法提高效率等解决思路。
6. 系统总体设计
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概念、总体框架和特点,包括多种智能摄像机应用、图像视频抓拍抓录、黑名单白名单权限管理等。
7. 校园安全防范区域设计
根据校园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了重点要害部位、重点公共区域和一般区域的防范区域,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护要求。
8. 前端业务系统设计
详细设计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智慧人员管理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和智能报警管理系统,以满足校园安防的具体需求。
9. 传输网络设计
讨论了传输网络的设计思路、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包括VLAN规划、网络IP地址规划、路由总体规划等。
10. 存储系统设计
推荐了视频云存储系统,并讨论了CVR存储系统,包括系统概述、需求分析、设计目标、技术路线等。
11. 后端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介绍了系统的架构、组成和特色,以及管理效益分析。
12. 监控指挥中心设计
包括解码拼控系统设计和大屏显示系统设计,旨在提供全局可视化的监控管理。
13. 应用平台设计
概述了平台的定位、设计原则、性能指标和架构,以及功能模块和平台功能。
14. 系统安全性设计
涵盖了网络传输与接入安全、系统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行为审计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5. 结论
智慧校园综合安防系统建设方案通过集成先进技术,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校园安防解决方案,以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方案部分内容摘要:
3.1 系统总体介绍
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我们建设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配置高清网络枪机、球机等网络设备,通过音视频编码技术,进行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实现对校园全方位、全天候的全面监控。主要支持视频预览、回放以及旧的视频监控的利用等功能。
1)智慧人员管理系统建设
利用多种智能的前端摄像机和后端设备完成人脸的识别,进而对校园出入人员以及在校师生进行统一管理。主要支持人员以图搜图、疑似目标模拟轨迹生成、重点人员布控、人脸抓拍和黑名单报警
2)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建设
采用车辆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实现对校园内车辆的统一监控与管理。主要支持对车辆进行以图搜图检索、车辆应用功能检查,如车辆特征统计、轨迹回放等、园区车辆超速、禁停的违规抓拍告警、停车场出入口缴费及车辆布控等功能
3)智能报警系统建设
主要由报警主机、报警控制键盘、报警输入模块(地址模块)、前端报警探测器等部分组成,配合使用智能图像识别报警系统实现报警管理功能。主要支持一键报警管理和周界入侵报警等功能。
4)AR智能管理
主要由AR全景摄像机或AR重载云台摄像机与人脸抓拍机、人流统计相机、普通IP摄像机等前端设备组成,可对AR摄像机覆盖区域不同场景、不同监控点的监控画面进行预览,并且可以对任意区域内的人流摄像机统计数据进行整合、展示,并对人脸摄像机的人脸抓拍和卡口摄像机的过车进行记录展示。
5)存储系统建设
本方案主要采用两种存储方式,分别是中心集中存储和微视云存储。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设计采用先进的视频流直存技术和CVR视频监控专用存储设备,通过集中式的存储方式部署在总控中心,用于存储管理所有前端监控摄像头的实时监控视频。
集光安防微视云存储系统是由集光安防自主研发的一套针对安防监控行业应用的专业级云存储系统。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结合先进的集群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离散存储技术等,通过流式文件系统对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和应用化整合,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稳定、高扩展性的数据存储服务。
6)应用平台建设
智慧型校园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基于视频、地图等各种基础应用,建立集安全保卫、防范监控、GIS应急实战、安保业务应用为一体的集中管理平台。平台集查询、定位、管理、分析为一体的针对业务场景的校园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集成了视频监控、报警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实现多系统之间多联动,系统支持实时监控、点位查询、录像查询和回放、远程控制告警对讲、图像抓拍等基础业务功能,同时支持资源、用户、权限、录像、告警、日志等管理功能。
7)监控中心建设
校园区域安全监控管理的指挥中心以及监控配套显示设备部署均在监控中心。主要包括解码拼控系统和大屏显示系统。支持解码上墙、拼控管理、报警上墙、超分辨率显示、级联扩展、LCD显示。
3.2 系统特点
3.2.1 多种智能摄像机应用,打破监控环境限制
依托行业领先的前沿技术,通过在不同校园区域、场景中因地制宜地不同的智能前端防控感知设备,构建有机融合、全面立体的前端感知体系,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前端信息感知采集。以综合管理平台为依托,以后端各种智能分析服务器为保障,各场景下的不同前端智能设备既各司其职,同时又协同作战,组成一个多融合的多维整体,打破监控条件束缚,全面提升对校内人、车以时间和空间为轴运行发展的全过程防控水平,提升校园治安整体防控能力。
3.2.2 图像视频抓拍抓录, 减少特征检索比对时间
系统以视频监控为基础,以视频监控图像为依托,分别完善系统前端、后端视频结构化功能。除了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配合智能分析设备,还支持前端结构化数据,可以在前端进行图片抓拍视频抓录功能,基于智能算法,对视频进行分析,提取出视频里出现的人、车、物的各项属性,提取视频结构化信息,支持以图搜图。通过对实时或历史监控视频中的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增强与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有效地缩短特征检索比对时间;从而提高系统分析研判效能。
3.2.3 黑名单白名单权限管理,确保校园秩序安全有序
开放自由的校园环境的便利性也为校园安防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和复杂性。校园的不同场所不同环境,尤其是一些重点区域都要有严格的人员权限管理。系统中采用智能前端人脸比对设备和智能分析服务器组合,在校门口、校园主干道等公共场合区域部署黑名单功能,可以让重点监控目标止步于校园外,在财务室、实验室、宿舍等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部署白名单,让校园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尽可能的肃清了师生们校园环境,做到“该禁的禁”,更要做到“该进的进”,从而保障校园环境安全有序。
3.2.4 轨迹智能检索追溯,保障追踪目标有迹可循
依托于前沿的智能化技术,系统结合前端人脸抓拍设备/服务器,以图搜图,快速在后端进行比对分析,对目标可以模拟生成时间轴轨迹或者基于地理位置坐标的地图轨迹;为客户解决追踪目标的有源可循问题,而不再是一张张单一的目标图片,让保安人员无从下手;同时配合智能分析设备,可对重要目标进行持续的视频追踪,当相似目标出现时可进行提示并查看实时、历史画面。
3.2.5 独创视频云存储, 促进成本节省和高可靠性
着眼于后续发展需求,系统采用高性能、高安全、高拓展性的视频监控存储技术,以集光云存储系统为依托进行系统设计,突破传统存储方式的性能瓶颈,为客户提供高效、稳定、快速的存储服务。
以高效灵活的方式管理存储空间,对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整合,提高用户管理效率,虚拟空间可灵活调整,不但能扩大,同样可以缩小;采用一体化检索设计,大大提高了查找速度;提供7*24小时不间断高校可持续数据服务,充分保护数据安全和可靠性,充分满足校园安防对数据可靠性的需求;提供视频数据的高速读取服务,深入开发视频录像的专业化应用设计,优化了应用的服务质量;提供统一开放的应用功能接口,由上层业务平台直接调用,保证了系统后续发展的多种兼容性问题。
3.2.6 一键报警多级联动,提高防范应急处突能力
一键报警系统的应用为校园安防的前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以让在校师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仅求助有门而且不必亲自到保安室进行报警求助,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紧急报警设备部署在教室内、宿舍楼内、教学楼走道,楼梯拐角、操场、校内道路旁、场景从室内到室外,尽可能的覆盖任何有紧急报警需求的场合。并且系统可对诸多事件进行预案联动处置,当事件发生时,可进行预案联动。使每一种事件都能得到合适的处理,让系统自动化对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将事件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应急处置不当问题。
3.2.7 三维平台智能管理监控全局可视化,刷新校园安防新高度
普通的安防监控方案,在调用监控点的时候需要登录不同的设备,步骤繁琐。且无法对区域内监控点进行统计,形成大局观。为应对高教校园逐渐对外开放,校内社会人员越来越多的趋势,为解决高教校园人员众多、管理较难的问题。以“高效率、高准确率”为原则,做到人、车管控可视化、人、车管控高效化和人、车管控智能化。采用三维平台智能管理,对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监控点进行统一管理,以最快捷的方式调取监控点信息,给予校园安防监控以全局观和高度的可视化,建立校园安防监控智能化大场景覆盖,刷新校园安防新高度。
智慧校园相关标准和政策文件
▶GB∕T 36342-2018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
▶DB34T 4391-2023 中小学校园智慧化设计标准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DB32∕T 3160-2016 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规范
▶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试行)》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
▶ 教育部关于发布智慧教育平台系列两项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 附件1:智慧教育平台基本功能要求
▶ 附件2:教育基础数据
▶ 附件3:教育系统人员基础数据
▶ 附件4: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
▶ 附件5: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技术要求
▶ 附件6:教师数字素养
文件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looyyuu/896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