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理解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描述的是一种一对多的行为关系。一个任务被委派给多个人去执行,责任链模式规定的是这些人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一个链条,任务在链条上挨个访问,如果任务被某个人给执行掉,则任务结束。

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避免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场景

  1. 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由谁处理,需要在运行时动态决定
  2. 需要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3. 在请求者不知道谁能处理自己的情况下,向多个接收者发送处理请求

角色

抽象处理者角色

声明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并保持一个对下一个节点的引用

具体处理者角色

处理请求的角色,如果不能处理,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具体处理者角色

抽象请求

请求的抽象接口,可能包含一个具体处理者角色

具体请求

具体的请求,具体处理者需要处理的事件

实现

具备三个要素

  1. 抽象处理类接口
  2. 抽象请求处理方法
  3. 请求对象

下面是抽象处理类的定义,重点是抽象处理方法以及指向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

/**
 * 处理者抽象类
 */
public abstract class IHandler {

  public IHandler next;

  /**
   * 处理请求抽象方法
   *
   * @param duty 请求
   * @return 是否处理
   */
  abstract boolean handle(IDuty duty);
}

看一下具体的处理类的实现

/**
 * 具体处理者1
 */
public class FirstHandler extends IHandler {

  private String deal = "HD";

  /**
   * 实现处理的方法
   * @param duty 请求
   * @return 是否处理成功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ndle(IDuty duty) {
    boolean done = this.deal.equals(duty.deal());
    // 如果当前处理者没有处理掉请求,当还有处理者时,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if (!done && next != null) {
      return next.handle(duty);
    }
    return done;
  }
}


/**
 * 具体处理者2
 */
public class SecondHandler extends IHandler {

  private String deal = "DR";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ndle(IDuty duty) {
    boolean done = this.deal.equals(duty.deal());
    // 如果当前处理者没有处理掉请求,当还有处理者时,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if (!done && next != null) {
      return next.handle(duty);
    }
    return done;
  }
}

然后是抽象请求和具体请求

/**
 * 抽象请求
 */
public interface IDuty {

  /**
   * 请求的部分逻辑(测试)
   */
  String deal();
}


/**
 * 具体请求
 */
public class DutyRequest implements IDuty {

  /**
   * 返回DR,在本次测试中,标记只有第二个处理者可以处理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deal() {
    return "DR";
  }
}

具体使用时,先构造处理链路,然后提交请求给第一个处理者

public void action(){
    DutyRequest dr = new DutyRequest();

    // 构建处理者链路
    FirstHandler fh = new FirstHandler();
    SecondHandler sh = new SecondHandler();
    fh.next = sh;
    sh.next = null;

    // 从第一个角色开始处理
    fh.handle(dr);
  }

以上代码就模拟了一次利用责任链模式来编码处理请求的过程。可以看到,在这种模式下,请求事件和处理者之间没有强耦合,当有新的请求出现时,只需要构建新的请求,并派送给处理链路即可。

其实在安卓源码中,事件的处理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链模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安卓事件分发源码验证一下。

总结

所有的设计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只是大多数优点都会大于缺点。责任链模式也一样。优点是可以将请求者和处理者关系解耦,提高代码的灵活性。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需要对处理者链路进行遍历,当链路很长时间,可能会造成性能上的影响,特别是在递归调用时,这点需要注意。

责任设计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该请求。该模式将这些对象串成,并沿着这条传递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能够处理它为止。 责任链模式的核心是定义一个处理请求的抽象类或接口,然后让多个具体的处理者对象继承或实现这个类/接口。每个具体的处理者对象都包含一个对下一个处理者对象的引用,形成一个式结构。 当一个请求进入责任时,责任中的每个处理者都有机会处理该请求。如果可以处理请求,则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处理,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直到有一个处理者能够处理它。 责任链模式的关键点是要找到合适的处理者顺序和条件。通常情况下,责任链模式适用于以下情况: 1.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类型的请求,但具体由哪个对象来处理由运行时决定。 2. 不明确请求的接收者,希望请求在一个对象中流动,直到被处理。 3. 需要动态地指定可以处理请求的对象集合。 使用责任链模式可以实现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解耦,增加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责任的长度和效率问题,避免责任过长或造成性能问题。 总结一下,责任设计模式是一种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的设计模式,通过将多个处理者对象串成,沿着这条传递请求,直到有一个处理者能够处理它。这样可以增加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类型请求的情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